编辑:华妹
最近,美国的一所高校要把自己的名字从“学院(College)”改成“大学(University)”引起了关注,为什么呢,因为这所学校想改名的想法非常的直接而粗暴:为了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生!
美国大学改名,为了吸金?
一所大学改名,在哪都不算什么新奇事儿。
因为教学水平提高、学科数目增加、学位级别提高等原因而申请改名的高校国际或是国内都不在少数。但是,最新更名的美国北佛蒙特大学,非要改名的最主要理由却相当“纯粹”:只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
北佛蒙特大学,由两个州立学院合并而成:林登州立学院(Lyndon state college)和强森州立学院(Johnson state college)。按照原有学校的名称,新学校如果叫“美国北佛蒙特学院”也合情合理。然而,据美媒报道,在学校参加改名投票的500位教职员工和学生中,60%的人选择了“University”。
校方对此解释了很多,比如推广在线教育时,人们习惯输入“University”而不是“College”等等。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钱”。
该校负责人直白地告诉美国媒体,“College”不如“University”名头响,在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College”的意思是高中而不是大学。所以,要是名字都不响亮,还拿什么吸引人家?要知道,中国留学生可是能付全额学费的呀!
高校改名花费不菲。美国厚仁教育首席发展官陈航称,学校名字变了需要向相关机构报备,需要准备新的市场材料与宣传材料等,林林总总加起来,开销还挺高。但是,即使花掉血本,这所高校也坚决要改名,其理由让人很无语:就在佛蒙特州,州立高校卡斯尔顿大学也是由“College”更名为“University”的。北佛蒙特大学为此更着急了,看看人家,已经走到了前面。
卡斯尔顿大学官网截图
其实在中国人的印象里,美国高校好像不太在名字上费心。比如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刷屏的“深泉学院”,1917年成立的,直到今天中国人才知道,这个学校培养了好多哈佛、耶鲁的高材生。
但是,从北佛蒙特大学要改名的事件中,我们似乎能够嗅到一点儿什么,这些美国的高校开始将中国的留学生看作了金主,中国留学生渐渐地成了美国国际教育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不是这样呢?北佛蒙特大学到底有多需要中国留学生?
美媒表示,在佛蒙特州一些较小的公立高校,财政拨款只占它们收入的16%,学费和相关费用则占到了收入的58%。目前,大部分中国学生更愿意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更大的公立学校。在吸引留学生方面,佛蒙特州在全美排名中几乎垫底,仅列在第48位。而中国留学生不光是北佛蒙特大学的重要经济来源,放眼整个美国,中国留学生都已成为美国国际教育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美媒报道截图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统计,从2006年开始,国际学生赴美留学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当中,以中国留学生的人数激增为主。
美国NBC援引一份调查数据表示,从2013-2014学年,仅中国留学生就为美国经济带来了268亿美元的收入。2015年,超过32万名中国学生在美留学。
“美国国际教育的经济贡献中,几乎1/3都是中国学生贡献的。”美国厚仁教育首席发展官陈航介绍说。
如今,在美中国留学生的人数还在增长。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最新发布的数字,来自中印两国的留学生人数占2016年新增留学生的84%。
另有数据显示,仅在佛蒙特州,国际学生2016年的数量超过2012年时的两倍,其经济贡献高达7500万美元;而中国留学生还是国际学生中的主力军,占总人数的40%。
因此,对包括北佛蒙特大学等在内的众多美国高校来说,现在改名花点钱算什么?与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长远利益比起来,眼下这点血本钱已经算是微不足道了。
牛津大学
但是,改名了就意味着学术地位也提高了吗?
网友们认为,这个不尽然,也没有必要的联系性。网友还举出了世界的名校对于改名的态度非常的冷淡:
比如,牛津大学位于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汇合处,建校之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便由此得名——这名字不但陈旧,还非常土气,但丝毫没有影响其在全球教育界的地位。
早稻田大学
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因为是1882年在东京郊区一片稻田里创办的而得名。这样的名字如果放在中国,会因为乡土气息过重而被更改。但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外国留学生,都没有因为这个名字放弃求学的机会。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是唯一的主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则是一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他们得以成为所在领域的大学领头羊,绝对不是名字的功劳。
中国大学改名者占一半以上
反观国内的大学也一直在改改改,可是改过了名字以后,褒贬不一。
此前,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大学不干了。川大校方迫于校友压力,给教育部发函表示反对,还提起了行政复议。四川大学方面反对的理由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前身为“华西医科大学”,再往前的名字为“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泸州医学院改名后的简称与此相似,故“川医”老校友认为这会抢走“川医”的名头,侵犯了母校的权益。
受到高校改名困扰的还有很快就要填报志愿的高考考生和家长们。据媒体报道,一位考生家长抱怨说:“现在什么学校都叫什么‘电子’、‘科技’大学。改来改去,我们都不知道哪儿是哪儿了。给孩子想报个学校,现在光听校名不行,还得打听它原来是什么学校。”
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共有472所高校更改校名,占高校总数的23%。
本来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高校改名,总结起来无非有这样的规律:
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号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
二是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
改名的直接好处
高校改名最直接的好处来自于招生,中国社会舆论存在着“以名识校”的问题,一所高校,从学院更名大学,办学质量并没有变,可当年的招生就可能提高录取分数好几十分。一些热门沿海城市的普通大学更换了“高大上”的名字,虽然在本地仍然没有什么吸引力,可是到了外地,一所二本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一本线还要高出许多。
对于学校来说,除了招生上的好处,还有体量的扩张。职业技术学院在资金投入、专业建设、实验设备、师资力量上的确和综合性大学存在差异。学院升为综合性大学,平台更大,可以设立硕士点、博士点,获得的资源更多,名誉、声誉、影响力、办学层次可能都会获得提升。
“更名热潮”与大学行政化也密不可分,“学校更名升格后,领导的官位和待遇也会随之上升,例如处级升副厅级,副厅级转正厅级,这种官僚主义无疑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大学改名和扩张大动作,表面上看,政府获得政绩,学校得到扩张,公众得到更大的受教育机会。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事实上,学校内涵与名字没有必然关系,如果没有达到大学的水准,就算改掉名字,也无大学之实。
来自:世界华人周刊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