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孤 独
[打印本页]
作者:
此时此刻
时间:
2015-9-22 16:30
标题:
孤 独
孤 独
文:倪志娟
(, 下载次数: 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在北京参加了三天的哲学研讨会,就象看了三天的表演,最好的表演者并不是坐在台上讲课的那几个学者,虽然每次讲完后,求合影的、求签名的崇拜者都围满了他们左右,但相比于演艺界中追星族的疯狂只能算是小巫,没有什么新意。真正有趣的是另外一些和我一样坐在观众席上、却并不甘心做观众的人。每次讲课结束后的提问时间,他们总是很踊跃地站起来发言。
这些发言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首先就申明自己是哲学的外行,但对哲学非常向往。通过他们的自我介绍,我才知道来参加会议的并不是清一色的高校教师,还有商人、政府官员,甚至还有一个渔夫和一个73岁的农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老农民,长得瘦小精干,一点也不显老。跑到台上,用一口非常地道的方言讲演,他说话的时候很投入,全身都在动,两脚跳跃着,拿着话筒的手上下摇动,另一只手也不闲着,在空中左抓一下,右抓一下,表情异常丰富,声音也抑扬顿挫,时而还自我陶醉地大笑几声。这人应该是个天生的小品演员,只是站错了舞台。我们完全听不懂他的方言,却被他的样子逗得大笑,会场一时很乱,和上面写着高级研讨会的横幅很不相称。终于有人站起来冲着他吼,让他讲普通话,他仿佛辩解了几句,依旧用的是方言,很无辜的样子,我们又忍不住笑,他坚持说完自己的话,才下去了。
还有一类人是哲学的痴迷者,喜欢上台发表自己的新观点,口气都很大。有一个年轻的中学教师说他发现了相对论的九点漏洞,还有一个年轻的军人,说他要重新定义哲学体系,哲学应该数字化,至于怎么将哲学数字化,他又说不清楚。还有一个笑眯眯的男人,每天都要发言,每次发言又很罗嗦,大意是说哲学现在处在一个转折点,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发展本土哲学,他从89年至今,一直关心哲学的动态,已经找到了发展哲学的新方法,积累了150多万的读书笔记,恳请在场的领导和专家关注他。
这些人发言时,台上的专家很有礼貌地微笑着,而其他与会者则不耐烦地用嘘声驱逐。我记得有一个名人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强调人的言论自由:大狗有叫的权利,小狗也有叫的权利。市场经济的好处是这些“小狗”可以付出金钱购买“叫”的权利(三天研讨会的会费是三千多元),可是他们自叫他们的,没有人重视他们的声音,绝大部分人是冲着“大狗”的叫声而来的。
晚上聚餐的时候,工作人员说起他们,直接用了疯子一词,有时候会加上一个修饰词:可爱的疯子,大家一边调侃着他们,一边也夹杂着一些难辩悲喜的感叹。
也许人的确是一种矛盾体。一方面,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与其他人真正理解和沟通。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处在群体之中,只有得到群体的认可,内心才能圆满。这些行为怪异的疯子,显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中自得其乐,但他们一定只拥有一个自适却并不自足的世界——他们努力想得到关注、认可和理解,正说明他们不能自足。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不可能的,这便是人的孤独了,有人又非要去求得理解,这就使孤独的人生又具有了一种悲哀的意味。这样,当我们反观一切孤独者的行为时,仿佛都在观看一部悲剧的上演,而无论其中的主角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历史上,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疯子,有些可爱,有些并不可爱,绝大多数是不可爱的,非得等他们死后,隔了生死的界限,他们才逐渐可爱起来。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人们都恨他们,厌恶他们,或者忽视他们,他们享受着孤独,也受着孤独的折磨。从会上这些活生生的“疯子”身上,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疯子们的遭遇。比如庄子,尼采,康德,卡夫卡等人。
先说庄子。庄子和惠子在壕梁之上关于鱼之乐的辩论,可以看到庄子是深刻地理解人的孤独的宿命的。在辩论中,他关注的是鱼之乐能否被“知”、以及如何被“知”的问题,假如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我们如何可以了解他人的内心呢?我们又如何传达我们的内心呢?假如不能了解,也不能传达,那么人内心的乐与悲又有何意义呢?庄子一生看似洒脱,其实他一生就挣扎于人性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对立之中:“梦蝶”是对梦与醒的思索,“鼓盆而歌”是对生与死的思索,“无用之材”是对苟活与成就生命之意义的思索……有限的生命,无涯的宇宙,两极的对立多半是让人“殆矣”,“一生死,齐万物”其实是做不到的,所以庄子才会向往逍遥游。
再说尼采。我喜爱尼采有些叶公好龙的味道,因为在生活中,对具有尼采气质的人我一向敬而远之。但这并不妨碍我被他的思想所激动,这大概是由于他的思想中注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的缘故。身体病弱的尼采,一生遭尽冷漠与白眼,他的内心却依旧蕴藏着伟大的爱,在他彻底疯掉之前,他在街头泪流满面地扑向一头被鞭打的驴子,试图用自己的身躯去保护它,显示了一种强大的博爱精神。或许他真的希望做太阳,可以拯救一切处于阴暗之中的人们,事实证明他的这种理想本身就是一种悲剧。然而他说:即使人生是一场悲剧,我们也要快快乐乐地去演。我不知道他是否真地快乐过——应该有过,当他写作的时候,但他的确把孤独当作了家,最终流着泪回到了他的“家”里——在疯人院度过了他短暂的一生。
孤独且意识到自己是孤独的人,多半是智者,而智者毕竟只占人类总数中的极少数,那么,其他人即所谓芸芸众生又如何呢?鲁迅笔下的阿Q也许算是芸芸众生的典型,是千百万蒙昧的孤独者的绝好画像。
阿Q一定不知道孤独是何物,但他又确实是孤独的,他想姓赵,想革命,想和吴妈困觉的行为,都是想寻找同类。同时,阿Q又清高得可以,不愿和小D王胡同流,不喜欢小尼姑,为头上的癞子自卑又自傲,他分明无法和别人同类。到最后,他莫名地被抓,也不觉得有多么难过,因为人都是要死的,他终于可以和其他人做同类了,所以死反而是他的一点安慰。他是迟钝的、可怜的,无法自己做主而将一切被动当作了理所当然,让人看着想笑,更想哭。在他身上,时时可以看见我们自己的影子。阿Q的刻画显示了鲁迅的伟大:一切伟大的作家都不止表现对现实的批判,同时也暗示出这种批判的徒劳,因为现实的残缺其根源在于人性本身的残缺,人性既然无法圆满,现实当然也是无法改变和抗拒的。
研讨会上,有一个教授提到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那个教授说所谓“现象学”就是从现象入手,一层层挖掘,最后还原出现象背后的本质。我发现这种方法很有效,将研讨会上的各种怪异现象还原,出现的就是所有人最本原的存在状态:孤独。无论你沉默,或者言说,孤独不可逃避。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