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东方活化石(3) [打印本页]

作者: 此时此刻    时间: 2015-7-15 11:28
标题: 东方活化石(3)
东方活化石(3)


文:王亭苏


(, 下载次数: 4)

中国人的人生和中国戏剧里的人生,我总是于纷纭里难以分清。中国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被认为是很会做戏的民族。有着复杂的细密的心思,就像那舞台上盛装的哀哀嚎啕的古典美人,一身的绮罗和满头的珠翠,就是东方最古老的韵致和神秘的风情。然而,你似乎永远无法厘清那套行头底下的肉体究竟有着怎样的哀痛和心思,永远是不确定的,摇摆的,激荡的,无法自圆其说的,飘忽不定的,神秘莫测的。

我喜欢戏剧的开端是因为爱上戏里的服装和插在头上的珠翠。炫目,色彩斑斓,变化万千。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姿态和叮当作响的环佩声,很容易让人在充满幻想的年纪入迷。觉得这世界太绮丽和丰富,莫名生出无限憧憬。觉得自己就是戏里的人,咿呀唱着,苦苦怀春,期待情郎早日功名成就,拜高堂,迎佳人。

中国人的人生就是戏剧人生的衍生和延伸,无限地被放大,被夸夸其谈。在情感的漩涡里迷失再迷失,甘愿迷失,这样才符合民族的精神,诗意的,温存的,是是而非的,无论对错的,甚至是不求真假的态度,只是满足一种心灵的需要但还不够彻底的糊涂。因此哀痛是戏里的主旋律。于现实,恐怕也难以摆脱这样的基调,中华文明的种子在农耕文明时期的生发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变迁,相糅合产生的张力因过分内敛而使国人总是低眉顺眼,以礼以仁,就像夹生饭,消化困难,和现实格格不入。因此中国戏剧的舞台多呈现幻觉和理想,而正剧偏多。似乎想把现实社会的人格断喝出去,然后扬鞭上马,踢踢跶跶的舞出一片欢腾。

中国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结局往往圆满,有人因此断言中国人缺少承受灾难的能力。其实是不无道理的。因在现实中往往不得圆满,何不在戏里满足一下?东方的微妙心理总是很奇妙。中国人喜欢逃避,抗拒面对灾难和过错,因此很多个人和社会问题积累下来,以至满目疮痍。不忍内视。因此发展出的戏剧在结局上往往出乎所有人意料,果断跳出逻辑的圈子,来个美满的大团圆。这就是中国戏剧里的因果。

记得小的时候,八九岁的样子,偷偷约上邻居的伙伴一起跑到戏院看戏,一连两场,挤坐在夹道的空隙里,看狸猫换太子。看刘妃和李妃之争,宫廷复杂多变的命运。然而到了结局,到第二场时便觉得乏味,好人终得好的报应。但是总是显得匆忙和突兀,因此把现实里的我割裂得生疼。总是糊涂着懵然着。不知道怎么就在绝地里逃生的。东方精神在戏里达到极致,讲礼仪,知善恶,惧因果。然而,戏剧于我而言终是外行,唱作念打于我都是纷繁的热闹,华服美人才是我的主要目标。然而总是揪心,生怕美人夭折,因此也往往很入戏,看着看着便看出些门道,极致年长时,恍然大悟般突然想起某个情节,哦,原来如此。

几年前迷上京剧《锁麟囊》程派唱腔,优美华丽,也是突出因果之报。中国戏剧其实是扎根人的心底的,明目繁多的艺术形式,串联出东方的优雅风情,然而不时露出点粗俗,喜欢打探,喜欢于暗处窥探,毫无罪恶感。无论戏里戏外,皆是一派繁忙热闹。婚丧嫁娶无不热闹非凡。而且大多都有不可救药的从众心理。瞧:他说的!如果此话出自某个尊长之口,便更有无限权威性,他都说了!彷佛不容置疑。戏剧看得多了,回到现实里,便觉得生厌,因为仿佛都经历了一遍,有些沧桑的感觉。

几年前看《大宅门》,白老太太的葬礼,觉得真是奇异的景观,一个人可以死的如此热闹,气派,被很多人缅怀,恐怕也是死得其所了吧。然而还是觉得有些深冷气从心底冒出来,死都可以搞得如此戏剧和热闹的民族,果真是活在戏里的,于现实而言,无论怎样挣扎,总是有距离的吧!也许,东方的美就在于此,被艺术的光芒笼罩在坚硬的现实之外,超然地,忘我地活个惊天动地,活色生香,谁说不是一种强大的能力?!然而,又是担着风险的,现实永远不会因为艺术的再创造而发生丝毫妥协,因此,活在戏里的中国,应该时不时猛醒一下,对自己说,回到现实!

2008年在苏州,有幸看到昆曲《杜丽娘》,这一沉浸便是六年多,我时时想倒退回去,就为那句独白: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看戏而知趣味,活着而懂真趣,恐怕是人之所愿吧!戏里戏外,混沌大梦,因果循环,善恶昭彰!


——————————————————————————————————————————

        欢迎订阅时代学园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看我的文章。订阅号:TimeAcademy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