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特稿:魁北克的乳腺癌筛查项目 [打印本页]

作者: 新闻频道楚卿    时间: 2015-1-16 11:49
标题: 特稿:魁北克的乳腺癌筛查项目
【小编按:中国歌手姚贝娜不幸患乳腺癌去世,引发网友的无限感慨,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防治乳腺癌的警钟。其实,在魁北克省,拥有完善的乳腺癌筛查项目机制,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思考。】


“我选择将自己的故事公之于众,是因为还有很多女性不知道,自己生活在癌症的阴影之下。”2013年5月14日,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投书《纽约时报》,将自己接受“双侧乳腺切除术”一事公之于众,呼吁女性关注患癌风险,关注自身健康。


朱莉的动情呼吁绝非危言耸听。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报告,仅在2008年,全球女性新发乳腺癌高达138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22.9%;当年死亡高达46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13.7%。乳腺癌正以惊人速度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女性杀手”。因此,如何提供有效的公共预防服务,帮助女性更好地预防乳腺癌,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在公共健康方面的一大考验。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有一套运作成熟的“魁北克乳腺癌筛查项目”(Programme québécois de dépistage du cancer du sein,简称PQDCS)。或许,魁北克的运作模式与公共参与机制,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思考。


运作模式


经过数十年研究,1998年5月,魁北克社会服务和健康部正式推出了“乳腺癌筛查项目”。该项目附着于魁北克医疗保险体系,是一项由魁北克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健康服务。项目规定,在当地常住的50-69岁的女性均有权享受每两年一次的X光乳房造影筛查(La mammographie)。


为什么要采取“筛查”的方式预防乳腺癌?事实上,一方面,以目前的医学研究,人类无法准确认识和把握诱发乳腺癌的原因,病因性预防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病例大量出现,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议题,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那么,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魁北克人找到的方法是进行“X光乳房造影筛查”。因为,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合理的筛查能在早期有效发现乳腺癌,提高治愈可能性。


“预防乳腺癌、减少乳腺癌导致的死亡率”是魁北克乳腺癌筛查项目的初衷。然而,如果没有一套完备的运作机制,良善的初衷也只不过是决策者的想象。这个项目究竟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首先,这个项目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效依托于魁北克医疗卫生体系。魁北克居民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太阳卡”(RAMQ),享受基本的、免费的健康医疗服务。申请太阳卡时,个人信息会被录入医疗卫生系统。太阳卡成为个人与公共医疗服务之间的重要纽带,它既是个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通行证,也将个人信息记录于公共医疗系统中。


其次,对于被筛查者而言,参与步骤非常简单。当一位魁北克女性居民年满50岁时,公共医疗服务系统会自动将这位女性的信息收入“魁北克筛查项目”的“目标名录”。随后,一封参与筛查的“邀请函”和一张“筛查中心的一览表”会邮递出来。与一般邀请函不同,这封“邀请函”具有医生“处方”的效力。收到信件后,她可根据自身意愿决定是否参与筛查项目。如果愿意,她可以选择上述一览表中的一家筛查中心,进行电话预约。等到当天,她只需手持“太阳卡”和“邀请函”前往选定的筛查中心。基本手续完成后,专业医生会展开筛查服务。最后,乳腺癌筛查结果会以书面形式,邮寄给被筛查人。如果结果不乐观,这位女士一定会得到一位指定医生的跟踪服务,展开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遭遇的难题


我们可以看到,魁北克通过信息数据处理,建立了一个完善而易行的筛查项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魁北克人没有遭遇难题。根据魁北克公共健康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e santé publique du Québec)的数据统计,以魁北克全省范围计,从2000年到2012年,参与筛查项目的女性比例从42%提升到58%。虽然参与人数在不断增长,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魁北克面对的难题在于,如何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女性,更积极地参与其中。


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何符合条件的女性参与程度不高?为此,魁北克经过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于筛查项目,不少女性心存疑虑。她们担心这种筛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涌入魁北克,但身处魁北克,并不意味着能了解和融入本地。原有文化观念的塑造、语言能力的不足、资讯接触的不畅等诸多因素,足以让移民与“魁北克乳腺癌筛查项目”失之交臂。

(, 下载次数: 1)




对症下药的公共参与机制


为对症下药,魁北克社会服务与健康部可谓费尽心思。


首先,为打消不少女性的疑虑,魁北克政府在项目宣传和讲解方面下足功夫。卫生部门将女性常见的疑虑列出,再以科学研究的数据说明,为何目前采取的筛查手段是先进和令人放心的。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魁北克不仅充分利用官方网站,让民众可以直观、具体地了解到项目细节,还利用Facebook等覆盖面大的社交媒体传播项目资讯,为公众解疑释惑。


其次,魁北克社会服务与健康部组织调查研究发现,在众多移民族裔中,来自华人社区、海地社区、南亚社区、阿拉伯社区这四个移民社区的女性参与率最低。因此,一个名为“我被邀请了,你呢?”(Je suis invitée. Et toi?)的参与项目应运而生。这个项目的目标是,解决因文化、语言等各种不同因素造成的不同族裔无法平等享有健康服务的难题。


这项由加拿大公共卫生署资助的参与项目,可谓立意高远、构思精巧。在魁北克,由于法语是官方语言,各种法语文件和材料俯拾皆是。但对于大多数移民来说,语言是横亘在自己与新社会之间的障碍。即便语言水平好的移民,过于专业的医疗术语,同样会让人望而生畏。那么,究竟怎样解决由于语言带来的阻隔?


首先,魁北克人以“形象视图”的方式,将筛查项目的步骤呈现在宣传材料上。让语言不通的移民,也能通过直观明了的宣传单,了解项目流程。


其次,对于移民来说,如果能为她们提供母语服务,那么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一旦语言障碍不存在,无论遇到任何问题,她们都可以顺畅表达。以蒙特利尔市为例,魁北克乳腺癌筛查项目咨询热线已开通了中文、海地语、阿拉伯语和南亚语的热线服务。在这四个参与率最低的移民社区,居民再也不必为语言沟通障碍而烦恼。


然而,形象的视图也需要广而告之,热线需要为人所知,如果没有有效“推广”,也无济于事。因此,一方面,魁北克政府与从属于不同移民社区的服务机构紧密合作,通过这些机构推广筛查项目;另一方面,设立“魁北克乳腺癌筛查项目咨询员”的志愿者岗位,让更多不同社区的朋友接受一定的培训,使他们全方位了解“魁北克乳腺癌筛查项目”,成为联结所在社区居民与筛查项目的“使者”,将资讯与服务带到各自的社区。


筛查项目与华人移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蒙特利尔的满城服务中心(Service à la Famille Chinoise du Grand Montréal)。作为服务大蒙特利尔地区华人移民的志愿机构,满城服务中心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为华人移民举办乳腺癌筛查讲座。在这里,可以经常看到来自Jean-Mance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Ginette Laporte护士,从专业角度为华人移民答疑解惑。不仅如此,满城服务中心家庭部负责人王桂英(Guiying Wang)女士不仅经常邀请项目咨询员到不同区域展开乳腺癌筛查项目宣传,而且联系筛查中心,组织“组团筛查”,帮助有需要的华人移民参与筛查。


为让魁北克筛查项目走入中国社区,任职于魁北克省社会服务和健康部的张开玫(Kaimei Zhang)女士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投入了许多心力。今年5月,我在政府举办的“乳腺癌筛查项目”咨询师培训活动中,结识了这位热情的华人职员。她对我说,“我希望更多的中国人在这里得到机会。目前,中国社区的参与率很低,我们中国人要为自己的社区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为了华人能有效参与,她奔波在魁省政府与满城服务中心之间,还在蒙特利尔的中文、法文报刊上撰写文章,推广筛查项目。


我们正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方面,近些年以来,华人移民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华人群体在本地事务和实现自身权利方面并不令人满意。如何让更多华人积极主动参与到包括乳腺癌项目在内的本地公共服务当中,确实值得进一步思考与实践。可喜的是,由于华人移民人数增加,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之时不仅不能忽视她们的存在,而且会采取针对性服务。同时,不少关爱华人社区的有识之士,也在更多借助各种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华人移民克服障碍,实现权利。


启示


在魁北克人眼中,平等享有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重要的,而乳腺癌筛查项目的运作模式、对症下药所设置的参与机制可以算作一个很好的注脚。不难发现,依托于魁北克医疗保险体系,让乳腺癌筛查项目有了根基,而不是孤零的“景观式服务”。基于大量调查研究,结合女性乳腺癌患病率和公共财政情况,魁北克政府确定了筛查项目的适用人群。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筛查项目自然来源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为了便利项目参与,乳腺癌筛查项目设置得简单易行、环环相扣。与此同时,魁北克人不断采用各种方式,激活公众参与,打破参与障碍。


中国也意识到这项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今年4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乳腺癌早期筛查倡导会议”,大力倡导我国应该增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工作,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虽然魁北克与中国社会的情况不同,但如何平等地为女性提供简易可行的乳腺癌筛查服务,如何打破参与阻碍,或许“粉色魁北克”的例子值得大家思考。


(作者冉夷侨,系魁北克乳腺癌筛查项目咨询师、蒙特利尔大学法学硕士、微思客总编。澎湃新闻王昀编辑。)

本文原载于2014年7月1日的《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原始网页:http://www.dfdaily.com/html/8762/2014/7/1/1163533.shtml



作者: 萌友评论    时间: 2015-1-16 14:11
以往可以每年照一次Memogram。現在改为二年一次。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