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将只能吃上家,可以碰三家,但碰的机率很小。三亨利能碰在一起,可见战争频繁(参见上期《三亨利之战》),只是在16世纪,又是法国,较为奇突而已。欧洲彼时遍地战火,譬如英国女王玛丽一世恢复天主教的国教地位,杀害约三百多名新教徒,人称“血腥玛丽”(Bloody Mary),而后继的伊丽莎白一世又是位新教徒。至17世纪初,一场宗教圣战席卷大部分欧洲国家,历时三十载(Thirty years'war)。
宗教战争源于基督教,也就是罗马天主教廷,这是基督教中央,也是灾难源头。先看几段经文,和合本,据NewInternational Version译出。(笔者引用圣经,均按此本。)
《新约》说基督(Jesus Christ,耶稣基督)升天后,使徒们建立教会(Church),“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11:26)后来,教会就被称为基督教(会),或耶稣教,以区别其它宗教(的教会)。会,聚会之意,社会学意义上是个组织,一如社团、政党、帮会等,只不过这个组织历史太久,又大得不得了。
基督对西门彼得(Simon Peter)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16:18)设在罗马的天主教会凭此自认正统、嫡传:石头就是彼得,彼得接受天国钥匙,为首任教皇,其继任也有同样权力。
上述一段福音英文为:……you are Peter, andon this rock I will build my church. 异议者认为Peter与rock不是一样东西,希腊原文前者为petros(石块),后者petra(磐石),petros只是 petra 敲下来的碎片。天主教会则说,这Peter绝对不是小石块,耶稣在一语双关。由此争论不休,至今仍诸说纷纭。
门徒原名西门,被耶稣赐名彼得。正如中国北方常为孩子取名小石头、铁蛋之类,甚至瓜瓜豆豆,似乎很贱,但反衬爱之深。唤门徒作小石头,特显基督爱心。再说,虽不像犹大卖主求荣,但耶稣危难时,彼得三次不认主(太26:31-35;69-75),足见小石头人品并不高尚,信仰更是不坚定,岂可托付大事?这段经文添一个字更通顺:你是小石头,(而)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说此话时耶稣手指地下巨石。耶稣对自己接班人的选择,要么三缄其口,天机不可泄漏,断乎不会卖关子,玩双关语。 讲权力,就丝毫不神圣,倒是十足凡俗,权力比金钱更俗,更应该以世俗方式解决,无须拘泥圣人伟人的谜语。天主教尤其功利地引用圣经,譬如耶稣曾赶走在圣殿做买卖的,说他们使圣地变成贼窝(路19:45-46),后来教廷卖赎罪券,可想到这段经文?
果然,16世纪宗教改革时提出,由教徒选举产生神职人员。俗事俗办,无关神圣,不问小石头大石头。
基督教早期受尽迫害,教徒甚至被喂狮子,一旦成为国教,有了权力,就有争权夺利,口诛、笔伐乃至战争,连续不断。期间有加尔文在日内瓦的改革,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加尔文主义(Calvinism)影响至今不衰(不过后世的Calvinism,已经不是加尔文的Calvinism)。值得一提是因为,它已经超出宗教外壳,而又典型,在社会、政治、伦理等学科可作标本。这场改革还令人联想中国的文革,尽管两者时空相隔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