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蒙城小队长 华人家长注意!加拿大医生最容易误诊的病,孩子插管维持生命! attach_img
每逢夏季,都是蒙特利尔蜱虫肆虐的时候,大家外出游玩的时候千万小心,否则严重时甚至会丧命。 蒙特利尔这边的夏季也是很炎热和潮湿的,无论是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结伴去森林或者湖边的cottage避暑,穿上清凉的短衣短裤,度过这个愉快的季节。 不过,孩子们尽情疯玩时,千万要提防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一不小心,你就会被它盯上袭击,严重甚至可致命! 这不,加拿大一萌娃就中招了! 安省一男娃,在户外游玩的时候,被蜱虫咬伤。孩子的母亲发现事态不对,就立刻带男娃去医院。 本来没有多大的事儿,及时治疗就好。但坑爹的医生耽误事儿啊! 每次去就诊都跟孩子妈说没事儿,只是普通蚊虫叮咬,过几天就好了。 然而,这次是致命的蜱虫! 因多次误诊,男娃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不幸的染上了脑膜炎。病情恶化,最后需要身体插管才能监测各项身体指标。 美国有一位小女孩,因为被蜱虫咬了一小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正常站立。据医生说,这是因为被蜱虫咬了之后导致的部分神经麻痹。 在入夏之前,加拿大公共卫生部门,就已经向市民发出蜱虫警告,提醒居民们在外出时,采取一些防护措施:防蚊虫喷雾、减少皮肤在森林或小径等蚊虫多的地方裸露等。 每年因为被蜱虫叮咬,病情恶化而入院治疗的案例简直是太多了! 所以,居民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相对应的预防蜱虫措施。 蜱虫是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虫子,落在人类身体上的时候,根本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更危险的是,加拿大的蜱虫,多数都可以传播“莱姆病”! 莱姆病小科普: 游走性红斑是莱姆病的特征性表现,于蜱虫叮咬后 1 至 2 周内在叮咬部位形成。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痛、疲乏和关节痛等全身性症状。并发症可能为神经系统、心脏或肌肉骨骼疾病。 目前尚无任何疫苗。 当蜱虫叮在人身上的时候,会将嘴插入皮肤表面,拼命吸你的血。 能吸多少血呢? 看上图,能从右侧能变成左侧的样子,最后将整个头部都嵌进肉里。 下面这张图可能更直接一点,最左是没吸血前,最右是吸血之后。 其危害之重,无论你多有钱,找多么有名的大夫,都没办法治好蜱虫叮咬的病。 代表人物:加拿大国宝级代表艾薇儿。就因为被蜱虫咬了,翻来覆去的治了8个月,苦不堪言。 所以大家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上! 下面为大家列几条最重要的防蜱虫tips,希望大家都能避免被咬,快乐的度过这个余额不多的夏天! 穿浅色服饰; 穿长衣长裤; 像贾斯汀比伯那样穿袜子; 尽量别走没路的草地; 使用防蚊虫喷雾。 文丨多伦多生活微信ID丨itorontolife
最后发表: 蒙城小队长@ 2019-8-2 21:30 3148 0 2019-8-2
萌村村长 “省吃俭用”,害得无数中国人患上肝癌... attach_img
一说到癌症,许多华人的脑癌海中便会浮现出肺癌两个字, 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乃是华人的第一大杀手。 然而,在暗处对华人的生命虎视眈眈的 绝不止肺癌一个, 还有一种癌症甚至比肺癌更让人畏怯, 它非常善于隐藏自己, 杀人于无形之中。 它悄悄潜入你我的生活习惯中, 可以悄无声息地让你“引火上身”。 人们常常在它的威慑下仍表示不在乎, 摆摆手说“没事的没事的,就这一次不要紧”, 面对孩子们的劝说,许多老一辈也会表示“都吃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这么浪费”。 而这个冷面无情、却能让无数华人置之不理的杀手就是—— 肝癌。 你知道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什么高度了吗? 一个数字一定超乎你的想象: 50%。 什么?意思是每两个华人中就有一个患肝癌?错! 而是世界上每两个肝癌患者中, 就有一个是华人! 在2014年, 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2014》中指出, 2012年中国新增肝癌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 均占全球新增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的 一半以上。 2012年我国新增肝癌病例394770例, 占到了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50%。 世卫组织预计,2015至2030年间, 中国将有约1000万人因肝硬化和肝癌死亡。 在中国,肝癌发病率高于0.02%以上, 而欧美大部份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只有0.005%左右。 用〝肝癌大国〞来形容中国, 并不为过。 曾经有一批学者对此现象展开了专题研究, 起初,他们认为, 中国的酒桌文化是让中国人困于肝癌的最大原因。 他们研究发现, 大多数华人体内都携带有 乙醛脱氢酶, 这种酶在遇到乙醇(大量存在于平常我们饮用的酒水内)后, 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在体内到处飞奔, 这样一来逐渐导致了乙肝和丙肝, 从而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而在研究的后期,他们发现了一个数据上的缺口, 那就是,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移民国家出生的华人, 平日里酒喝得也不少啊, 但他们的肝癌发病率相较于国内传统华人, 降低了3倍之多! 这…难道是威士忌比五粮液更健康吗… 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一定还有某一个能和酒桌文化“并驾齐驱”的害人病因, 正在左右着华人的身体健康! 这个病因跟随着许多华人走过一生, 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习惯中。 它经常无声无息地潜伏着, 随后肆无忌惮地进入华人的口中, 可怕的是,许多养成习惯的华人对它却置之不理, 在得到劝告后仍然我行我素。 它就是许多华人口口相传的—— 省吃俭用! 省吃俭用四个字一直被视为是一种“品德”, 没错,这样的品德在塑造人格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但是一种对于达观的过度表达, 却让华人的身体惨遭肝癌的摧残。 在揭示这个不起眼却又危险的习惯之前, 我们先来了解一种霉菌吧, 在《家庭医生》系列文章中, 称这种霉菌 比砒霜还毒几十倍,是人类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这样的说法不免有些夸张,毕竟比砒霜还毒的物质一旦摄入体内, 恐怕人也等不到致癌的那一天了… 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毒性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它会大几率引发肝癌和肝硬化, 被认为是导致华人肝癌的 罪魁祸首! 它几乎在生活中十面埋伏, 存在于家中的冰箱、厨房和饭碗中, 甚至用开水煮也“煮不死”, 你可能耳闻他人告诫, 听过它的名字,可你未必真正了解它, 它就是——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 常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 在毒性上,砒霜和剧毒物氰化钾见了它,也会“自叹不如”。 黄曲霉素是目前为止 最强的致癌物质。 它需要被加热至280℃以上才开始分解, 所以一般的加热不易破坏其结构。 进入体内后, 黄曲霉素主要在肝脏内代谢, 严重破坏肝脏健康。 我们从黄曲霉素被发现的过程中,即可了解黄曲霉素有多么的可怕。 1960年,英国发现有10万只火鸡死于一种以前没见过的病, 被称为“火鸡X病”, 再后来鸭子也被波及, 在家禽界掀起了一波腥风血雨。 人们追根溯源,发现最大的“嫌疑犯”是饲料, 这些可怜的火鸡和鸭子吃的是花生饼。 花生饼是花生榨油之后剩下的残渣,富含蛋白质, 是很好的禽畜饲料。 科学家们很快从花生饼中找到了罪魁祸首, 一种真菌产生的毒素。 它被命名为“aflatoxin ”, 就是全国人民在蒙牛的努力下学会的又一个科学名词—— “黄曲霉素”。 在黄曲霉素刚刚被发现没过几年,印度就遭到了 黄曲霉素的“血洗”。 1974年,印度西北部180多个村庄, 由于收获玉米时被雨淋湿后发了霉, 村民吃了这些霉玉米几周之内, 陆续出现了黄疸、呕吐、食欲缺乏等中毒症状, 严重的还有肝脾肿大和腹水, 总计中毒者397人,死亡106人。 他们主要死于肝功能不全所致的胃肠道出血和肝昏迷。 检测这批玉米时, 培养出了黄曲霉菌, 发现含有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每kg玉米含6-15g之多。 中毒者每日吃入黄曲霉毒素2-6mg达六周之久。 这是当时轰动全球的 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 那么在生活中,黄曲霉素究竟存在与身边的哪些物质上呢? 我们一直在说,黄曲霉素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那么到底离我们的饮食起居有多近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回答, 也许你上一顿午餐, 就曾摄入了黄曲霉素! 在上文中介绍黄曲霉素时,我们曾经提到过, 黄曲霉素主要会在 霉变的谷物中产生。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它的产生是潜移默化的, 只要谷物食物存在过期现象, 黄曲霉素就已经开始在 表面滋生了! 众所周知,华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储食”方法, 在许多地方,这一套方法不免过于老旧, 现在的年轻人倒还好,但尤其是年迈一些的长者, 一些放过了期的食物,只要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食用大碍, 便会以“节俭”为理由, 继续食用, 但你可知道,恰恰就是在这些稍有过期的谷物表面, 就生长着这个肝脏杀手! 总的来说, 在中国,食物的储存、检测、 监控等方面都不健全, 发霉的食品还能在市场上流通、销售; 而对于海外华人来说, 很多人还没有养成不吃发霉食品的习惯, 食品发霉了舍不得扔掉; 华人还总喜欢吃一些发酵、腌制的 传统食品, 喜欢吃花生油,这些食品容易被黄曲霉素污染。 总的来说中国居民要比发达国家的居民更容易 摄入黄曲霉素。 人们都说,抛开剂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 但黄曲霉素在计量上从不和人讨价还价! 黄曲霉素含量在30-50µg/kg为低毒, 50-100µg/kg为中毒, 100-1000µg/kg为高毒, 1000µg/kg以上为极毒。 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黄曲霉素含量在 1mg/kg就可诱发癌症。 而1mg/kg黄曲霉素含量只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素。 如果大量摄入黄曲霉素,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就不说急性肝炎、肝细胞脂肪变性、胆管增生这样的疾病, 毒性一旦发作,可能命不久矣… 而不幸中的万幸是, 通常霉菌产生的毒素量较低, 只有严重霉变的粮食才可能含有大量毒素。 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中食用“舍不得丢”的食物就是安全的, 大家最该担心的,是日积月累之下的慢性中毒, 甚至致癌性。 当一个人持续摄入微量的黄曲霉毒素时,可导致生长障碍, 肝脏慢性损伤、肝硬化等。 这样说来,黄曲霉素究竟普遍存在于哪些食物内呢? 快过期的牛奶赶紧喝?快过期的花生赶紧吃掉? 这样的做法, 其实都是很危险的! 1. 花生 花生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很强,如果过期了,洗得再干净也没用, 一定要扔掉! 因为花生本身富含油脂, 而黄曲霉毒素又易溶于油脂,假如胚芽有毒素, 胚乳部分肯定也有毒素。 就算把胚芽去掉了,剩下的毒素 仍然会影响人体健康。 2. 玉米、稻米等粮食在人们平时收货、储存粮食的过程中, 诸如玉米、稻米等谷物往往会受到 黄曲霉素的污染, 尤其是在雨季空气湿润的时候。 其中,玉米的胚部体积大,含水量高, 再加上含糖也较多, 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易受污染。 一旦受到黄曲霉素的攻击, 拿水煮玉米、开水泡米都毫无作用, 根本杀不死黄曲霉素, 一旦发现这类谷物不对劲, 请务必弃之勿食! 3. 核桃、杏仁、瓜子等坚果 像核桃、杏仁、瓜子等坚果, 过期后从表面并不能发现太大异象, 但是这些坚果一旦产生了霉变, 其中将会普遍含有黄曲霉素! 那么怎样避免误食这类坚果呢? 黄曲霉毒素味道发苦,假如在吃坚果类零食时,感到味苦, 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 剩下的零食也最好丢掉,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 食物之间极易牵连霉变。 4. 土榨油 自制油或“土榨油”更好?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类有产品安全隐患更大! 首先,食用油原料没人把关, 如果用了霉变的玉米、花生和菜籽等, 很容易导致黄曲霉素感染。 再则,如果榨油设备清洗不干净, 同样会造成食用油发生霉变。 这样的油产品若是染上了黄曲霉素, 便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260℃的高温都不足以完全杀死黄曲霉素, 若是家中的油产品被“污染”, 想不吃进嘴里都难啊! 5. 鲜奶 这下糟了,连澳洲华人最爱的鲜奶也遭到毒手! 如果奶牛吃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农产品, 会导致牛奶中出现黄曲霉毒素。 过了安全使用日期的牛奶,即便在冰箱中保存, 也仍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有研究证明: 在不改变牛奶品质的前提下, 先将鲜奶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 然后冷却至20℃,再经紫外线辐照30分钟, 才使其中的黄曲霉毒素M1减少了56.2%。 如此大成本的方案还没有完全祛除的黄曲霉素, 发现家中的鲜奶不在安全使用期限内了, 千万不要再“舍不得丢”, 一定不能再喝了! 看到这里许多朋友们都会问了, 既然黄曲霉素这么厉害,那我们不如等死算了? 什么都不能吃都不能喝, 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 老编作为一名资深吃货, 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剥夺人们生活中享受美食的权力, 而是希望深陷在“省吃俭用”习惯中的华人们能够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那么,平时需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误食到黄曲霉素呢?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 1. 坚决、果断、眼也不眨地扔掉过期的食物 谷物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 花生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 甘蔗瓤部颜色略深,呈浅棕色,有暗灰色斑点, 闻起来有霉味或“酒糟”味; 红薯表皮会呈现褐色、有黑色斑点或干瘪多凹,薯心变硬、发苦。 这些迹象都表示食物霉变了, 一定要及时扔掉, 绝不能因为怕“浪费”而继续食用! 2. 科学储粮:保持干燥、通风 在发霉早期, 肉眼是看不到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切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在保存食物时, 尽量将食物放置于低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不要在用食品袋或塑料袋套在食物表面储存, 这样反而更容易 让食物滋生黄曲霉素! 另外, “屯粮”别一次性屯太多, 最好买小包装的,一旦霉变了,整包整袋都毁了, 这对吃货来说可是灾难… 3. 彻底清洗餐具 家中放置于厨房的筷子、碗碟, 由于长期处在潮湿、高温的环境中, 很可能会与食物发生交叉霉变, 从而“染上”黄曲霉素。 所以,碗筷尽量通风晾干, 定期高温消毒! 总的来说,如果能做到摒弃“舍不得扔”这类生活饮食习惯、 加强科学储存食物的意识、 定期清洗、消毒家中的碗筷, 黄曲霉素在你家中便没有生存之地了! 黄曲霉毒素一直获得了科学家们的“特别关照”, 对它的研究可能是所有的真菌毒素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 奶牛若是使用了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 在其产出的牛奶中也会 发现黄曲霉素。 黄曲霉毒素在农产品中几乎无法避免, 不想饿死的人类也只好无奈地吃下一些。 世界各国,都只能设定一个“限量标准”。不超过那个标准, 危害就小到可以忽略了。 所以,华人们,尤其是有着“节俭”生活习惯的华人们, 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 过期的食物、稍有霉变反应的坚果、在冰箱中储存过久的牛奶, 千万千万不要再吃了, 立刻丢弃! 不要为了一种达观,而损害了自身的健康。 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最后发表: Chacha@ 2018-11-6 00:38 3621 1 2018-11-5
萌村村长 身体的健康指标对照表来了,告诉你什么样的人才算健康! attach_img agree
你知道自己健康吗?最客观地判断你是否健康的标准就是指标数字!今天就给大家带来对照表! 1正常心率:60-80次/分   一个健康成人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大多数人都在60-80次/分之间。   小朋友的心率要比成人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高血压患者,超过每分钟80次时就需要进行心率管理。 2正常血压值:120/80毫米汞柱   正常血压值是120/80毫米汞柱。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7 版美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标准定义为≥130/80mmHg,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血压的低压超过80毫米汞柱以上,高压在130毫米汞柱以上,你就是高血压病人了! 3正常血脂值:   总胆固醇:3.1~5.2mmol/L   甘油三酯:1.7mmol/L以内 4正常血糖值:3.9~6.1毫摩尔/升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毫摩尔/升,若超越7.0毫摩尔/升称为高血糖。   2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可确诊为糖尿病。 5正常腰围值:女80cm以下,男85cm以下   腰腹部脂肪过多,就会破坏胰脏系统,加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即为超标。 6正常牙齿数:80岁有20颗   口腔健康的标准,首先是没有炎症,没有牙龈出血、异味、肿痛等症状。   除此之外,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口腔健康的硬指标:八十岁人的嘴里至少还有20颗能够正常咀嚼、保证生理需要的功能牙,也被称作“8020”。 7正常视力值:1.0-1.5   视力最常用的是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距离为5米,正常视力为1.0-1.5。小于1.0为近视。 8正常肺活量:男性为3500~4000毫升,女性为2500~3500毫升   肺活量检测数值低,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差,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不充裕,机体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   一旦机体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情况(如长时间学习、工作、剧烈运动时)就会出现氧供应的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诸如头痛、头晕、胸闷、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等。 9正常握力值:一般大于50   加拿大研究人员在世界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握力与健康的关系。他们调查十多个国家近14万名患者,发现握力每减五公斤,死亡的风险就增加16%,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则分别上升7%和9%。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 一般正常握力指数应大于50。一旦发现握力下降,就该考虑是不是心脏功能下降,或者出现了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应去医院心内科做个检查了。 10正常步速:0.8-0.9米/秒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的长短,而且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   多数老人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8-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最后发表: 萌村村长@ 2018-4-4 05:26 236474 0 2018-4-4
萌村小萌 什么!不是说最宜居吗?!加拿大癌症协会:加拿大一半人将要得癌! attach_img
根据加拿大癌症协会的最新"预言",加拿大每两人中就得有一人在其一生中早晚会得癌症,而且四分之一的加拿大人将死于癌症。加拿大癌症协会的年度报告说,在2017年,据估计将总共有 206200名加拿大人将被诊断出有癌症,其中 80800人将因癌丧生,癌症,是加拿大的第一大死因。加拿大癌症协会的流行病学家,莱阿·史密斯 (Leah Smith)表示,现在我们每年都在看到加拿大的癌症病例上升, 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加拿大的癌症病例将急剧增加。她说,这是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反映,在2017年的新增病例中,预计大约90%的患者年纪在50岁以上。她说,加拿大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老年,一个肯定的趋势是,癌症病例的数量将会上升。30年来癌症死亡率下降加拿大癌症协会同时说,加拿大的癌症死亡率在1988年达到顶峰,之后这近30年,死亡率一直下降,男性的癌症死亡率下降超过30%,女性的死亡率下降了17%。莱阿·史密斯表示,癌症死亡率下降,主要是因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就是说社会戒烟的努力获得了成效,男子的吸烟比例一直高于女性。与此同时,社会加强了对乳腺癌的监控,政府为一定年龄段的妇女提供定期免费的检测,从而减少了乳腺癌的死亡威胁。生存率大增莱阿·史密斯还说,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在大大提升,总体而言,加拿大各种癌症的患者,60% 可以生存 5年以上。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高达 95%,乳腺癌高达 87%,结肠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 64%。胰腺癌没有突破但胰腺癌的情况除外,胰腺癌是生存率最低的癌症,患者中只有8%的人能活过5年。今年据估计有5500名加拿大人将被诊断出有胰腺癌,4800人将死于这种疾病。莱阿·史密斯说,不幸的是,胰腺癌的生存率没有提高,不仅在加拿大,世界各地都是这样。朱莉·林嘉士(Jolie Ringash)医生是多伦多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 ( 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 )的肿瘤专家,她说,胰腺癌是50年来没有取得明显突破的一种癌症。专家们说,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会感到腹疼或背疼,以为是别的病,等到被诊断出时,往往已经是晚期。朱莉·林嘉士表示,对于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和治疗,需要更多的研究。她说,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幸存者和家人、朋友,经常举行活动来提高社会的认知,并筹集资金,而胰腺癌一直没有进入公众的视线。她说,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人针对胰腺癌组织活动,去游行,去讲演,去筹集资金。本文转载自加拿大天天网
最后发表: sesethe@ 2018-3-31 00:04 238904 7 2017-6-26
萌村村长 本地 | 加拿大医疗体系——竟是发达国家中最落后的! attach_img agree
加拿大留学生会整理编译转载自网络媒体来源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发表报告,比较全球多国的医疗体系,发现加拿大除了开支居首外,其他主要表现都较同类体系的发达国家落后。 菲沙研究所周二发表全球医疗体系比较报告的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加拿大与其余8个同样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发达国家,包括澳洲、法国、德国、荷兰、新西兰、瑞典、瑞士及英国,比较当中的不同之处。而报告的第一部分发现本国的医疗开支居首,但医疗体系表现却强差人意。 轮候时间过长 凸显不足该报告显示,除加拿大之外,其他8个国家的医疗体系多年来都有改善。而且除了加拿大之外,其他8个国家都容许私人机构提供医学上必要的治疗服务。最令人关注的是,加拿大的医生人数、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必要的医疗科技(包括磁力共振及电脑影像扫描)都出现短缺。而医院轮候时间过长,更凸显加拿大医疗体系的不足。 相比之下,在澳洲及德国,私营医院分别填补39%及43%医院床位,为其居民提供多种选择。由于不容许私营医疗服务,加拿大的医疗开支完全倚赖国家政府预算的拨款,因此各级政府负担也是不断加重。而其他国家选择垫底费、用保险付款、要求病人负担部分费用以及多次计算收费,都可鼓励国民有责任地使用医疗服务。 该报告作者还指出,调查结果正好显示,加拿大想要完善医疗体系,必须参考以上的国家在改革全民医疗保健服务上的做法。 本文来源:加拿大留学生会
最后发表: 萌村村长@ 2018-3-23 03:46 241539 0 2018-3-23
萌村村长 春季养肝就是养命!这4类人要特别注意,快看看有没有你
春季养肝是头等大事,但是如何养肝、肝脏最喜欢什么却不是人人都清楚。 调查显示,每12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人肝脏有问题。要想护好肝,必须知道肝脏“最想要”的是什么。肝脏不同于其他器官,它是人体代谢毒素的主要功臣,不会补的话,会越补越乱。 此文由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士敬老师总结的养肝知识,我们给配上了一些操作性强的护肝食疗方剂,大家可以看看收藏起来~ 4类人群急需护肝治肝 1、脸色、眼白发黄,有黄疸症状的人需要养肝。 肝脏不好的人,常常表现为脸色、眼白或者皮肤发黄,即所谓的黄疸症状需要护肝治肝。 2、四肢乏力,容易疲倦,懒惰少动者需要养肝。 这主要是因为肝功能异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中间代谢障碍,导致能量产生不足,人体易疲劳,体力下降,精神欠佳,肝脏损害致使胆汁排泄不畅时,血液中的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当您出现了疲倦,不思饮食的症状时,就需要及时进行养肝调理。 3、脾气暴躁易怒,情绪容易激动的人需要养肝。 肝脏喜疏恶郁,经常生气发怒,多因为肝气淤滞不畅引起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导致的疾患发作,虽然一时可能不会出现什么症状。不过,确实会给我们的肝脏健康埋下不少的定时炸弹。 因此,经常生气,烦躁,情绪波动,腹部胀满的人需要及时进行养肝调理。 4、厌油腻,小便发黄者需要养肝。 主要是因为肝脏分泌和产生胆汁的功能减弱,使得肝脏对脂肪的消化功能减弱。 因此会出现厌油腻的现象,肝脏排泄胆汁受阻,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过多的胆红素经过肾脏排泄,就会出现小便发黄的现象。因此,出现这一症状的人应该注意养肝调理。 养肝不能缺了它们 1、脂肪不是肝脏的敌人 要养肝护肝,每天吃的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最好分别占20%,剩下的60%为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等。 肝脏需要脂肪,但不代表需要过多的脂肪,所以瘦肉、低脂牛奶、虾等低脂食物是首选。 2、蛋白质能修复肝脏 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芝麻、松子等“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是肝脏的最爱。这些食物中丰富的蛋白质就像肝脏的“维修工”,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修复肝脏的早餐,开启一天好肝脏1分钟高蛋白早饭1.鸡蛋煮熟备用 2.蒜末放入碗里加少许油,微波炉叮出香味,1~3分钟都可以,看个人口味,时间越短会比较冲,但是久了会直接变油爆蒜末了,一般情况基本是闻到香味再等10~30秒。 3. 小碗里放入鸡蛋夹碎,放点生抽,剁椒拌匀,完成! 3、肝脏爱“吃糖” 不少人不知道,糖是保护肝脏的重要物质,但这不是让大家大口吃白糖。每克葡萄糖能提供人体所需要能量的70%左右,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缺乏能量的状态,就会影响肝脏功能。 糖还能合成一种叫肝糖原的物质,储存在肝脏中,可以防止摄入体内的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糖类的主要来源有米饭、面食、白糖、蜂蜜、果汁、水果等。 茶水煮饭,肝脏也喜欢1. 取2克茶叶,用350毫升开水泡5分钟,将茶水滤出。 2. 将淘洗好的米放入锅中,倒入煮饭所需量的茶水,按平常煮饭方式煮熟即可。 茶水烧饭、煮粥,不仅可使米饭色、香、味俱佳,而且还有去腻、洁口、化食和帮助肝脏代谢的好处。 4、B族维生素是肝脏“加油站” B族维生素能加速物质代谢,让它们转化成能量,不仅能给肝脏“加油”,还能修复肝功能、防止肝脂肪变性,进而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此外,B族维生素能增强肝脏对酒精的耐受性,从而起到护肝作用。猪肉、黄豆、大米、香菇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5、维生素E是护肝新武器 国外最新研究显示,维生素E能起到阻止肝组织老化的作用。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E。 坚果中的平民贵族,每天一把葵花籽。葵花籽含有丰富的油脂,脂肪含量达到50%,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所含丰富的VE可安定情绪,防止细胞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 葵花籽中的铁和叶酸也很丰富,可预防贫血;富含的B族维生素和镁、锌等矿物质,有治疗失眠、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吃葵花籽的时候,注意尽量选择没有用盐炒的。 6、肝脏喜欢绿色食物 中医认为,五色归五脏,“青色入肝”,绿色食物能有益肝脏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比如西兰花、菠菜、青苹果等。 西兰花隔水蒸1、虾米用温水浸泡十五分钟。 2、西兰花用盐水浸泡后洗净,掰成小朵,大蒜切成蒜米。 3、西兰花,虾米和蒜米混合拌匀,水烧开后,隔水蒸5分钟。出锅洒食盐,淋芝麻油。 最健康的西兰花烹饪方法,被公认为是隔水蒸。蒸菜时,将温度控制在100°C内,最大限度保留营养。蒸西兰花不应超过5分钟。若有较难熟的根茎,建议提前2分钟放入。 春季养肝就是养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6种元素,肝脏最喜欢,补足它们,身体轻松,肝脏好一年!赶紧动手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看看,养肝,人人都需要! 本文来源:民生开讲
最后发表: 萌村村长@ 2018-3-7 04:11 239977 0 2018-3-7
蒙小白白 加拿大医院产科水平低到吓人!中国父母选择来加拿大生孩子,完全是在赌命! attach_img recommend heatlevel
还记得早前川普曾提到加拿大公共医疗体制,嘲笑说加拿大看病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这在加拿大已经是一个多年的问题。 至于原因人们看法不一。医护人员说是人手少, 政府拨款不足,但也有人认为主要是管理不利,效率低下。 这个星期,CBC同时播出了两篇报道,都是涉及医院产科的事故和问题。具有相当的可比性。 有关蒙特利尔圣贾斯丁医院的报道说,该院妇产科近几个月来事故数量猛增。而护士们说,这是因为他们人手太少,又不让加班,因此工作压力太大,上班时要超负荷工作。 比如按照原来的规定,一名护士只能照顾两名病人,如果产妇需要特殊护理,一名护士只照顾一名产妇。 可现在,他们被要求照顾三名病人。他们忙得没有时间吃午饭和晚饭,甚至没有时间去洗手间。至于所发生的事故,记者没有多说,似乎只是疏于照顾。 而CBC另一名记者安妮ˑ伯恩斯-皮珀(Annie Burns-Pieper)则发表了一篇她经过长期调查所写的报道,专门讲的是10几名产妇在医院生孩子时遇到的问题。 我们先看看她报道举出的几个例子: 新不伦瑞克的布莱塔尼ˑ戴维斯(Brittany Davis)说,她生孩子的时候,一个护士用针头刺她的腿七次,以确保她的硬脑脊膜处于工作状态,她疼得直哭,却受到护士责备。 杰西卡·埃尔文(Jessica Ervin)说,给她接生的医生,没有摘下手指上戴着的钻石戒指就戴上了胶皮手套,然后不顾她已经开始宫缩,把手伸进产道检查,以至于她疼得尖叫。 萨曼塔·鲍威尔(Samantha Powell)说她生产时受到欺凌,医生告诉她如果不上手术台剖腹产,婴儿就会被杀死掉。 她说: "这是欺凌,非常明显,这绝对是欺凌。也许我还可以称之为虐待"。 这三个故事只是记者安妮全国调查了解到的数十个案例中的一小部分。安妮联系了全国各地的医院和卫生当局,发现自2010年以来,已经有数百个关于产妇护理治疗的投诉。 投诉的内容包括对治疗方式及质量的一般性怀疑,对病人的歧视,不专业的言语,以及患者的尊严被剥夺,等等。 至于到底有多少投诉,则很难统计。阿尔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医疗投诉中心,他们在过去六年共收到763宗关于产科护理治疗的投诉。 而加拿大两个最大的省份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则没有投诉中心,患者的投诉都是交由医院和主管部门处理。 记者联系所有卫生机构时他们都说,投诉数量与接生的数量相比,只占很小一部分。一些专业协会和教育部门也认为,这样的投诉是很少的,不构成什么问题。 但有些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则认为,虽然总的来说一线医护人员是合格的,但不能因为出现的问题少就忽略不计。 上面提到的萨曼塔·鲍威尔原来就是卡尔加里一家医院的产科护士,她为她目前的医院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但她也说她一点也不怀疑有些医护人员的行为没有按规则,缺乏对患者的尊重。 而她自己在安省医院生孩子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 她说:"本来分娩对妇女来说就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生孩子的痛苦已经很大了,令很多妇女感到害怕,如果在生产时得不到尊重和善待,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一些接受CBC采访的妇女说,分娩中因医护人员做法不当造成的后果有时会延续多年。一些人得了产后抑郁症或出现精神健康问题,也有人因此失去对医生和医疗系统的信任。 育空地区耶洛奈夫地区医院的妇产科临床主任安德鲁ˑ卡塔斯卡(Andrew Kotaska)博士认为,通常来说,产科医生工作时都要很专注,在分娩期间做出的决定可能会使人怀疑。 有时候,时间很短,母亲或婴儿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没有很多时间讨论处置方法的利弊,医生只能做他们在那一刻感觉的最重要的事情。 据说现在不少中国父母选择来加拿大生双非婴儿?!加拿大医院产科就这水平,你们也敢拿妈妈和小宝宝的生命冒险? 来源:天天网
最后发表: 傲思叮叮@ 2018-1-29 17:58 243432 3 2017-9-4
蒙小白白 在加拿大看病和中国看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些常识过来之前要先搞明白! attach_img recommend heatlevel
中国人去加拿大之前,对这个国家的一切都会感到好奇。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最难搞明白的其实就是加拿大的医疗系统。虽然都听说过加拿大医疗执行的是全民免费政策,但不少中国人对这套医疗体系的评价完全不一样。国内的互联网上,有人说加国医疗系统不行,还是在中国看病好。有人说在加拿大住了一次医院,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有种“共产主义”的体验。 哪一种更贴近真实情况呢?我们还是从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开始,先了解一些加国的医疗系统吧。 为什么会有免费医疗 很多地方的人认为“医疗是一种发展GDP的产业”,但是加拿大这边并不这样想。加拿大这边一般认为免费医疗本质上不算“福利”,而应该是“权利”。《加拿大的人权与自由宪章》(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从宪法高度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在该宪章的法律权利章节第七部分,就规定了人们享有对生命、自由和安全的权利,也就是说每个居民都享有保持身体健康的权利,怎么保持?那肯定是有病就要赶紧治疗,不管你有钱没钱。 在1984年的时候,现在这位特鲁多总理的爹,老特鲁多总理任上通过了一项更加详细的法律——《加拿大卫生法》(Canada Health Act)。这项法律里面就明文规定:公立医疗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使加拿大居民在没有经济和其他障碍的条件下,在需要时,合理地获得医疗服务。各个省和地区必须严格按照该法律的要求为使用者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 也就是说,你可以认为免费医疗属于是加拿大政府依法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的行为之一。 大医院为什么效率低 在中国看病,具体去哪里治疗其实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比如,你要是感冒了,可以选择去小诊所治疗,也可以选择去公立的大型三甲医院治疗,甚至你要是想去莆田系的私人医院也没人会拦着你。不管你去哪一种,只要挂得上号,交得起钱,一般都会得到治疗。 但是加拿大的医疗系统划分得比较细致,一般加拿大人看病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医院、诊所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进行治疗。比如,你如果只是定期检查或者小灾小病,优先家庭医生或者家庭医生推荐的专科医生就行了。如果跑去大医院的话常常会等待很久。 因为加拿大大医院收治病人并不是看先来后到,而是看紧急程度来决定先后顺序。如果你是因为肚子疼而去大医院,初诊的医疗人员判定你问题不大的话,你后面来的什么骨折的、烧伤的等需要紧急处理的病人会一直排在你前面。运气好一两个小时,运气不好七八个小时也有可能。可能你到时候你等得自己肚子都不疼了,基本就能自行“出院”了。 所以,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很可能并不是大医院诊疗效率真的低,而是排队就诊原则导致的感受。 什么医生方便见面 如果不是大病、急病的话,大医院医生难得见上一面,在相关领域有点特长的专科医生大部分需要预约。家庭医生很多地方供不应求,不知道哪一天才能确定下来。这种情况下,不就基本没机会见到医生了吗?其实,还有一种医生是很适合中国人就诊习惯的——诊所医生。 诊所一般规模较小,通常只有1到2位医生几位护士。主要处理一些常见的非紧急性病症。通常去诊所的病人没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和家庭医生一样,当诊所的医生判断自己无法为病人治疗或检查的时候,他会去联系专科医生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而有的诊所也愿意为家庭建立病历档案。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诊所不需要预约,跟在中国看病一样,随时来了随时挂号就诊即可。如果发现你病情严重,他们会帮你转诊去大医院。同时有了初步病情判断,也方便你在大医院做更好的治疗。 对于医疗这事,大家不要想太多。堂堂一个高福利的发达国家,医疗难道真的会比一个提倡医疗产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差吗? 最后,大家还可以看看华人妈妈在亲历加国医疗系统的故事: >>>>产前的疼痛管理 生孩子真的很疼,在国内生老大时,我和很多产妇一样,觉得疼也得忍着,不然没别的办法。当时有些姐妹选择剖腹产,就是为了避免产前的阵痛,可是后来发现,手术之后一样得忍受刀口、宫缩的疼痛,而且更难——因为还得喂奶。 总之,生孩子,疼无可避免。 所以在加拿大生老二的时候,我就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疼也要忍着,不能喊,要保持中国妈妈的良好形象。 但是这种心理建议没太派上用场。 按照预约好的时间,来到医院产科,护士就把我领到一间单独的房间里。有一张病床,有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吸氧系统等各种医疗设备,角落里还有一间小小的卫生间。护士告诉我,今天我就在这儿生了。 What?不是像国内那样,先在待产室躺几个小时,等马上要生的时候,产妇再自己爬下床,走到产房去? 于是,在整个待产期间,我一直躺在床上,护士过15分钟来看一次,有情况了就会叫医生。病床扶手上拴着紧急呼叫的按钮,产妇有任何情况,也可以随时呼叫医护人员。 产程后半段,越来越难受,护士跟我说,如果觉得疼得忍不住了,就告诉她,她会给我注射镇痛的药物。我开始还笑着摇摇头,说谢谢不用。又忍了一阵子,当护士第三次来问我需不需要镇痛药时,我坚决地点了点头。 可惜刚注射完镇痛药,我的产程就进入到冲刺阶段了。房间里一下子进来了三四位医生,我躺的病床下半部分被抽掉,换成了一个小操作台。医生站在操作台前,等着接宝宝,两名护士一左一右扶着我的胳膊,帮我使劲儿。 很快,宝宝顺利娩出,剩下一位老医生帮我缝合处理伤口。 整个生产过程,感觉特别难受的时间大概也就5-10分钟。记得生老大时,我已经算比较顺利的产妇,上衣依然被疼出的汗全部浸湿了。但是这一次,几乎没出什么汗,就把孩子生了。 >>>>产后的疼痛管理 从产房回到病房后,护士依然会过一会儿就来看看,询问一下感受,顺带聊聊天儿,让产妇心情可以放松很多。 而且,护士每天都会问我,需不需要止疼药,还不止一次的提醒我,我应该吃点止疼药。 生过孩子的妈妈都知道,即使是顺产,刚生完孩子的一两天行动也很困难,一是身体虚弱,二是产道的伤口很疼。 但是中国妈妈都很坚强,觉得忍受这种痛苦就是生孩子必须的过程,忍几天就好了。而且,还要哺乳,怎么能吃药呢? 所以,直到出院,我都没有领护士的情,吃止疼药。 出院前,负责我的产科医生专门来祝贺并叮嘱注意事项,然后给我了一张处方,说开了一些止疼药,如果我需要,就到药店去买。 我当时还觉得医生多此一举。我生孩子都没用止痛,还担心我回家了疼的受不了?出院时我刚生完孩子不到48小时,走路还有些不利落——步子迈大了伤口依然会疼。老公提着婴儿提篮,老妈掺着我,小心翼翼地走出医院。 门口遇到一个老外妈妈,一手提着婴儿提篮,一手拿杯咖啡。看提篮里婴儿的大小,跟我的宝宝差不多。这位妈妈神采奕奕,走路完全就是一个正常人。我看了好生羡慕,觉得老外的体质就是比中国人好。 回家后第二天,我就发烧了,于是想到医生给开的止疼药。一般止疼药都有退烧作用,就去医院买了一些回来吃。 吃完药,烧退了,伤口也不疼了,我觉得自己浑身都轻松起来了。人也神采奕奕,走路也完全是正常人了,心情大好,什么产后抑郁症都跑到后脑勺儿去啦。 这时,我才知道,为什么护士总是问我要不要吃止疼药了。生孩子的经历让我对国外的“疼痛管理”有了更多的认识。不要忍受可以避免的痛苦,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质量,这恐怕是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医生和病人都还没有认识到的。 (备注:给产妇吃的止疼药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中,属于对婴儿和哺乳期妈妈安全的药物,但在加拿大属于处方药,所以一定要按医嘱购买和服用。) 来源:这就是加拿大
最后发表: 奔跑中的坤哥@ 2017-10-27 19:30 243313 5 2017-10-27
萌村小新新 加拿大养老基金已累计投资1880亿的行业竟然是这个!有人笑死了,但是更多人哭惨了! attach_img
养老基金,就是用来为大家支付养老金的投资基金。据加拿大咨议局的数据,目前,加拿大总人口的16%为65岁以上的老人,而未来20年这一比例会增至24%。老年人口增多,养老基金如何才能按时支付这么多养老金?当然是要进行投资才能获得增益。 在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养老基金要投资在有稳定长期回报的领域。那么,哪些是能获得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领域? 据《金融邮报》报道,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加拿大的养老基金正在加大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截止到2016年,加拿大的各种养老基金已累计投入1880亿元到房地产当中,并且表示,会持续在房地产资产中投入更多。 加拿大的一些标志性建筑,都为养老基金所有,比如多伦多的Yorkdale 购物中心以及TD中心。RBC的分析报告显示,加拿大基金规模排名前24的养老基金目前拥有1880亿元的房地产资产,占这些基金所有1.5万亿投资的13%。 RBC的分析师 Neil Downey 和Michael Smith表示,“房地产的目标份额继续攀升,我们相信,未来五年,它们可能会达到14%至16%。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anadian pension plans)是国内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力量。在过去的20年里,这些规模最大的基金对全球的房地产投资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Downey和Smith还表示,这么多年来,由于历史性超低利率、人口结构变化、寿命延长以及退休期增长这些因素的影响,养老基金的负债变化相当大,很多养老金计划对抗市场波动性的能力,或者说承担风险的能力,正在下降。 但作为养老基金,民众每月所缴纳的养老金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而且养老基金很适于长期投资。因此,这些养老金基金正积极转向房地产领域。无疑,他们看中的是加拿大房地产行业的长远投资收益。 从2004年到2016年这十二年,这些养老基金的总净资产已从4850亿元增长到1.5万亿元,增长了两倍还多,考虑复利因素,年增长率几乎接近10%。同期,这些养老基金在地产方面的投资则从320亿元增长到1880亿元,大约每年增长16%。显然,养老基金在地产方面的投资力度要大于基金本身的资产规模增幅。 实际上,从2004年到2016年,这24个养老基金合计在地产方面的投资份额已从6.6%上升到12.9%。而且,他们的总目标是13.3%,因此还有大约50亿元要投资到房地产上。预计在未来的五年,这些养老金在地产方面的投资还会继续加大,会继续上升到14%至16%之间。 来源:壹品·温房
最后发表: MollyMontreal@ 2017-10-10 05:22 236359 1 2017-10-9
蒙小白白 全世界最有幸福感的国家 免费医疗之后 加拿大人吃药也要免费了!但竟有这么多人不高兴…… attach_img
在刚刚过去的劳动节长周末,加拿大劳工组织召开了全国大会,并再次强调了“全民免费药物”计划的重要性。倡议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也有纳税人表达了反对和忧虑。 9月4日,加拿大劳工联盟(Canadian Labour Congress )在阿省卡尔加里市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大会兼烧烤活动。会议讨论了在加拿大全境建立免费药物保险系统(national pharmacare )的可能性。 卡尔加里地区劳工委员会主席Alexander Shevalier说:“目前,有350万加拿大人买不起必须的药物。加拿大境内的公会组织密切关注免费药物战略的制定。这一计划的实现,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 目前,加拿大拥有全民免费的医疗系统,但药物却需要人民自费购买。多项研究显示,加拿大人在处方药上的花费数额极高,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没有福利医保系统的美国。 阿尔伯塔省省长Rachel Notley也参加了这个大会。她说:“我们知道,药物治疗是医疗系统的很大一部分,目前加拿大人的药物支出主要靠购买商业保险。全民免费药物战略不是一件小事,需要联邦政府的介入。”她说,目前阿省和其他多个省份都在向联邦政府提议,希望联邦和省两级政府合作,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 免费药物听起来是一项造福民众的策略。如果实现的话,加拿大的医疗系统将在全球再次领先,并成为别国羡慕嫉妒恨的理由。 但政府在福利支出上的巨额钱款从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无非是广大纳税人的税款。所以,一旦这项政策通过,加国居民的税务负担会更加沉重。 加拿大作为资深的福利国家,居民42.5%的收入都用来缴税。也就是说,“缴税”早已超过房贷、车贷和食品,成为加拿大居民最大的支出。 如果免费药物保险系统真的实现,居民的税务负担必然会大大增加。而这项新的福利措施,并非造福所有人,而是只造福一小部分患有大病的居民。 于是就有人士质疑,我们交的税要为多少人、多少事买单?为少数人的需求而增加大多数人的负担,是否公平? 上个月,BC省府通过决议,废除曼港大桥和金穗大桥的过桥费。消息一出,菲沙河两岸尤其是素里、兰里和高贵林地区的居民欢呼雀跃,为自己每年即将节省的几千块兴奋不已。但过桥费取消以后,大桥建造过程中的银行贷款却仍需偿还,而这就需要动用全省其他人民的税款。也就是说,为了菲沙河两岸少数民众的利益,牺牲BC省其他地区多数民众的利益,NDP的这项新政因此遭到了不少人的批评。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加拿大为精神病患者花费的高昂开支引发了民众反对。麦吉尔大学调查指出,为了照顾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的精神病患者,政府每年要为每名精神病人支出5万多加元的税款,用于廉租屋租金、社会服务、残疾津贴、紧急救助、救护车、出警、出庭协助及戒毒等医疗及警方服务开销。有人士指出,为极小群体的利益要求大多数人买单,这样的政策值得反思。 来源:加拿大留学移民网
最后发表: 蒙蒙蒙@ 2017-9-12 13:05 236512 1 2017-9-8
萌村村长 中文孕妇育婴班项目
作为加拿大的移民,大多人都会感受到在加拿大育儿的喜悦,可是你知道吗,加拿大完备的健康服务系统还为所有等待婴儿出生的父母们免费提供育婴班的课程!成立于1918年的蒙特利尔中华医院于1988年开始举办“华人孕妇育婴班”,因效果良好,为省政府卫生部接受,归纳于社区健康与社会服务中心(CLSC)。为继续满足华人社区的需求,经满城华人服务中心及蒙特利尔中华医院的积极努力,此项目在满地可中华医院基金会的全资赞助下,于2003年开始重新为华人社区提供服务。 为人父母是人生大事,中国自古便有“胎教”之说,现今开设的中文孕妇班课程,便是结合当代医疗科学知识与传统中国育儿常识,从怀孕开始便为今后孩子的健康发育打下基础。中文孕妇班课程积极欢迎夫妇共同参加,以加强分娩教育及了解母婴健康的常识,为孩子出生之后家庭生活的调整及父母角色的过渡打下基础。 报名费:$10/家庭,欢迎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参加。报名请电:514-871-0961 转553,:或发邮件到chineseprenatalclass@hotmail.com]或发邮件到chineseprenatalclass@hotmail.com,项目统筹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有关此项目讯息,可查询 http://www.mtl163.com专栏满华中文孕妇班。 Organisé par 举办机构: L’Hôpital chinois de Montréal蒙特利尔中华医院
最后发表: 萌村村长@ 2017-8-28 21:14 237264 0 2017-8-28
蒙小白白 在加拿大养娃必须知道的儿童常用药(附功效+价格) attach_img recommend heatlevel
家长最怕的事情就是宝宝生病!没有之一~ 特别是在加拿大,看病又不是随病随看,经常是预约到一周开外,这时候家长着急孩子也难受,所以几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免不了有一些常备药以备不时之需。下面爆料君就带大家看看到底家里应该为孩子们准备哪些常用药品。 当然啦,这些药都是非处方Over-the-counter (OTC)可以买到的,对付一些感冒发烧等小病还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本文提及的常用药可以在Shoppers Drug Mart,Warlmart,Loblaws,Costco等超市商场药店部门找到哦! 发烧感冒类退烧药Tylenol 适用年龄:0到11岁,0-2岁的有专门的滴剂参考价格:8.29刀/24ml使用说明:宝宝体温38.5℃以上才使用,两剂退热药至少间隔4小时,每天最多服用5次。 退烧贴Be Koool 适用年龄:没有明确年龄限制参考价格:5.29刀/4片使用说明:退烧贴无需冷藏,方便携带,当孩子发烧时马上就可以使用,每贴的清凉效果可以持续8小时。 舒缓咳嗽通鼻膏Vicks BabyRub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婴幼儿参考价格:5.99刀/50g使用说明:这个是非药物配方,含有芦荟和榕树、迷迭香树和熏衣草香味。用少许轻轻按摩胸口、颈部和后背,可以帮助婴幼儿疏通鼻塞,舒缓咳嗽,可缓解感冒症状,令宝宝更安静和放松,更容易入睡。不要直接用于脸部或已经破损的皮肤,不要涂入口里面或鼻孔里面。 咳嗽糖浆Kids 0-9 Cough & Cold Syrup 适用年龄:0-9岁参考价格:8.49刀/100ml使用说明:新生儿到6岁,每4小时一次,每次2.5毫升(1/2汤勺);7-9岁,每4小时一次,每次5毫升(1汤勺),最好和就餐时间隔开。 防止鼻塞的滴鼻剂little remedies 适用年龄:0岁以上参考价格:5.49刀/30ml使用说明:每个鼻孔各滴入2-6滴,鼻涕流出后即可用吸鼻器或棉签清理,可以帮助宝宝缓解因感冒、干燥、过敏、鼻窦引起的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从而帮助呼吸通畅,尤其是改善吃奶的时候,不会接不上气,鼻子跟像拉风箱一样。 腹泻类防止脱水的电解质水/补液盐Pediatric/Electrolyte 适用年龄:没有明确年龄限制,2岁以下儿童使用请遵医嘱参考价格:11.09刀 /1L,10.89刀/8包使用说明:孩子在腹泻或呕吐后,体内液体流失,很容易发生脱水症状,此时喝普通的水没有用!需要喝生理盐水/电解质水。该款补液盐可以迅速补充孩子体内流失的水分、电解质和矿物质,不含人工色素,而且分冲剂和液体两种,方便家长选择。 Culturelle益生菌粉/片 适用年龄:1岁以上参考价格:28.99刀/30包使用说明:用于缓解宝宝腹泻和消化不良。益生菌不适合空腹服用,空腹时胃酸较多会减灭益生菌。一般在饭后2个小时服用,效果最好。为达到最佳效果,益生菌建议用37度或以下凉水或饮料泡,液体少一些,保证短时间内一次性把益生菌全部服完。 止吐药Gravol Kids 适用年龄:0-12岁参考价格:8.99刀/25mg使用说明:用来预防和晕车恶心,呕吐,头晕。小于2岁的幼儿,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外伤修复类Polysporin儿童伤口愈合膏 适用年龄:没有明确年龄限制参考价格:8.49刀/15g使用说明:宝宝从开始爬行到会走路,很容易磕磕碰碰,出现一些小的皮外伤,妈妈们选择在家处理一下,彻底清洁患处,每天涂1-3次,然后用创可贴或纱布包扎。 儿童蚊虫盯咬消肿止痒膏After Bite 适用年龄: 2岁以上的儿童参考价格:4.97刀/20g使用说明:含有芦荟精华及维生素E,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湿滋润作用。直接涂抹于被叮咬处,轻轻揉开至吸收,可迅速缓解宝宝被蚊虫叮咬后所引起的疼痛、发痒、红肿等各不适症状。若被蜜蜂蜇刺,先拔出蜂刺,再涂于患处。 其他类抗过敏糖浆Children's BENADRYL 适用年龄:12岁以下参考价格:9.79刀/100ml使用说明:春秋是过敏多发季节,这款抗敏糖浆可以快速及有效缓解以下症状: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发痒、流眼泪、各种过敏性红疹、荨麻疹等,但是过敏这种事情,还是最好先去看医生。 缓解宝宝出牙牙疼Camilia 适用年龄:1-30个月参考价格:14.97刀/30支使用:在婴儿出牙期使用,能够缓解因出牙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发烧,疼痛,腹泻,夜间兴奋,红屁屁,脸颊发红等等。每支1ml单独包装,非常容易携带,直接滴入宝宝嘴里即可,无酒精、 无糖、无人工色素、口味或防腐剂、无副作用 。 最后,我们当然希望这些药物宝宝都用不上,希望每个宝宝都健健康康! 来源:超级生活
最后发表: Sarahxy@ 2017-8-21 18:39 243252 1 2017-8-21
蒙小白白 中国人赴加拿大旅游产子全揭秘,本地人极度不满向国会发起请愿! attach_img
三年前,Melody从北京乘飞机来到温哥华。 “海关官员没有问我是否怀孕,我就没有说,”她通过一名翻译这样表示。当时32岁的Melody怀有4个月的身孕,丈夫在家没有同行。Melody进入BC省是通过旅游签证,停留时间是几个月,唯一的目的是在加拿大产子——这样孩子可以获得加拿大身份。“与中国严重的空气污染相比,加拿大的环境太好了,孩子将来学习和就业的选择也更多。如果拿到加拿大护照,将来可以来加拿大发展。” 她出了飞机场就直奔位于列治文的月子中心。月子中心的主人是一对年龄40多的夫妇,他们将她带到预订的房间,里面有一张单人床和摇篮。卫生间是独立的,这样配置的房间“堪称豪华”。每天都有专人将饭送到房间,也有专门的洗衣服务。一栋房子里可同时入住四五个家庭,而且没有住满。她在这里没有交到朋友:大部分的卧室门紧闭,走道里也很安静。月子中心负责她的餐饮,也同时为带孩子一起来的家庭提供托儿服务。“他们能够回答我对生产和哺育提出的所有问题,”Melody说。 旅游产子合法吗 与通常的误解相反,旅游产子是合法的。但是仅仅因为在加拿大生了孩子,并不足以获得永久居民身份。拿旅游签来的妇女必须带着孩子回国,将来再申请回到加拿大,通常是等孩子成人以后,孩子再担保父母移民。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可以保证孩子能有更好的人生选择,但并不是家长成为加拿大居民的捷径。由于月子中心不被法律规范,也不记录在案,很多城市里的医院生产床位都被越来越多的非居民占据。有些情形下,这就成为当地人不安全感的来源,极易成为排外情绪的导火索。特别是像温哥华和列治文这样的地方,长久以来被华人占据,种族紧张状况有其土壤。这两个地区高企的房价被部分归结为外国投资的恶果。 为何旅游产子如此盛行 与邻国美国一样,加拿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允许出生公民权的发达国家之一。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获得出生证明,也可以马上申请加拿大护照。这意味着孩子将来可以享有如下权利:众所周知的教育和公共医疗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其父母所属的中国,孩子也享有一些特权,例如拥有外国护照的孩子可以上国际学校,价格比私校实惠,教育质量也高。温哥华的移民律师Will Tao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北美西海岸最大的旅游产子来源国,和中国的不安全紧密相关。“中国政府什么都要控制,即便很多人有钱了,但仍然没有安全感,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剥夺财产和人身安全,所以加拿大成为有能力的中国人选择的安全退路”。 月子中心知多少? 可以说,月子中心遍布加拿大主要城市。在某些地区,仍像雨后春笋般涌现:2016年7月,卑省卫生部调查显示省内有26家,是2009年的三倍。安省的相关数据并没有公开。多伦多,Sunnybrook医院记录显示,2015年在院产子的外国人增加了不少,主要来自中国、尼日利亚、沙特和阿联酋。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之间,列治文医院出生的1938个新生儿中有295个是中国来的旅游产子。7月卑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和2015年,非居民产子对省财政支出的占用达到$693,869。来产子的游客本身确实也要支付医院一些费用,例如Melody大约支出了 $10,000,是正常生育情况的标准花费。“我觉得很划算,”她说。一些同样待产的列治文本地家庭在去当地医院的时候被告知床位已满,因此抱怨不得不另寻医院,这令当地合法居民很不满。月子中心如何运作 找月子中心和找Airbnb很像。温哥华的大多数月子中心都集中在一个类似Craigslist的网站上,名叫Vansky.com。个人屋主可以提供房间的每晚价格,从奢华的高端住房到普通的单人床房间应有尽有。Melody住的是每晚不到30加元的房间,总体花费为 $4,000 。一次预订几个月,这里是怀孕女性在待产几个月时间里的家。尤其是当她们在五个月左右身孕时就过来的话,她们仍然可以到处乘飞机旅行,而这里就是她们的大本营。旅馆主人提供三餐,还提供一大堆其他服务,例如翻译、交通和预约家庭医生。“我当时一点儿也没有担心,” Melody说,“但是,现在我有点儿后怕,因为父母亲朋都不在身边,这又是我第一次生产,没有什么经验。” 旅游产子引发的矛盾有些时候,月子中心会引发领居的不满和社区健康机构的担忧。这种情况在卑省列治文市已经发生多起。按照2011年人口普查,列治文有49%的人口是华裔。2015年列治文居民Kerry Starchuk 发现自家旁边的房子住满了来自中国的孕妇。每天运送孕妇和食品的车辆迎来送往。这是该社区出现的又一个显著变化。之前的一次是,2014年社区里出现了很多只写中文的牌子。Starchuk游说市政府要求强制所有标牌同时标注英语和法语。现在,她又发起了请愿(e-397),要求联邦政府取消出生公民权,原因是“旅游产子极大耗费了纳税人的钱”,并且“占加拿大公共医疗系统和社会保险计划的便宜”。当年7~10月,这项请愿就在加拿大得到了8568个签名,而达到500个签名就足够向众议院提交了。“列治文医院上个财年,六分之一的出生记录都来自非居民,”议员Alice Wong在声明中写道。10月该请愿被提交到参议院审议,并在12月得到时任移民部长麦家廉的回复,认为此提案事关重大。 未来政策走向通常旅游产子的华人在加拿大是被瞧不起的人群,因为这些人的孩子获得国籍不是通过正当途径下的正当理由。如果不是出于紧急情况,医生也没有义务和权利接收没有健康卡的产妇,因此在面对旅游生子的人群时,医生也面临道德困境和伦理问题。联邦移民部前总干事、多元文化作者Andrew Griffith认为,目前的旅游产子人数还没有多到需要采取激烈手段的程度。不过联邦和省府应该每年统计非居民产子的情况,并且采取法律行动,严厉取缔相关咨询公司和月子中心。政府目前监管不力,海外来的人并不清楚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红线在哪里。这些人还可能从已经在加拿大的人那里获得错误的信息,从而被误导。政府监管也是对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生子的女性提供保护。Melody后来虽然回到中国,但是她的故事还没有结束。2016年她再次怀孕,又订了航班前去温哥华,这次是和丈夫孩子一起。“我感觉医院非常专业,我希望两个孩子能够平等。”这次,她更加自信了,她和丈夫使用了北京移民旅游机构的服务租了房子。生下第二个儿子后,她回到月子中心坐完月子,才回中国。这个家庭短期内没有计划回加拿大,但是她很庆幸,对她的孩子来说,将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来源:加国无忧
最后发表: Rongerfisher@ 2017-8-14 00:21 8486 4 2017-8-13
蒙小白白 加拿大医疗制度好?就连本国人也消受不起了 attach_img
加拿大的医疗保险制度虽然比较健全,但是想要享受到也并非易事。   安省夫妇Monica Lacrocque和Sam Orprecio(下士长)的儿子Mateo现在已经11个月大了。Mateo刚出生就被诊断为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巨结肠”,所以一直大便不畅。   三个月大的时候,他接受了一次手术,但是手术不太成功,所以通便依旧不顺畅。   6月份,Sam被派遣至格治城驻军基地(CFB Gagetown)。这家人从安省搬到了新不伦瑞克省。大约每天两三次,夫妻俩就要向儿子臀部置入一根导管,人工帮助儿子排便。原本一切还好,但是最近两三个月,随着饮食增多,人工排便变的越来越困难。如果不及时排便,那么孩子可能会感染,危及性命。   所以,夫妻俩想早点把儿子的病治疗好。   加拿大有些医生可以做这种手术,但是手术病例并不多。   “在加拿大也可以治疗,不过,加拿大并没有一个治疗此病的专门的中心,类似的患病儿童并不多。”   之前听说哈里法克斯的IWK Health Centre和多伦多的Sick Kids不错,他们就为儿子在多伦多预定看病,但是要到11月份才能进行。   “我们担心他撑不到那个时候,到时候要先检查,然后再安排手术的时间。”   他们想把孩子送往国外治疗,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外科医生治疗的类似病例比较多。在这里,大约9月份,他就可以接受各种检查,随后接受手术。   不过,这项花费大概要$108,000,而加拿大医疗并不能报销这笔费用,因为这些手术可以在国内进行。   无奈之下,这对父母只能寻求捐款。 来源:约克论坛
最后发表: 扁豆杨@ 2017-8-11 08:16 240952 1 2017-8-11
蒙小白白 加拿大式救护?93岁老汉拒绝仍被送医 欠近千账单 attach_img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一名93岁老汉来多伦多探亲,却在一间购物商店内突感不适,路人见状协助叫了救护车,老汉当场拒绝称不需要,但是随后还是被送去了医院,离开时却被告知需要支付920元的救护费用。这真真是让老汉的探亲之旅变得不开心了。 据悉, 老汉名叫Istvan Vago,事发时正与儿子一起在烈市的一元店购物,当时他忽然双膝跪地。   在场有一名顾客刚好是位护士,目睹一切,坚持叫救护车。  他的儿媳表示他只是需要去厕所,Vago也一再说他不需要救护车,并去了趟厕所。护士却说由不得他,坚持叫了车子来。  而等老汉从厕所出来,救护车已经在等他了。 还没等老汉反应过来,救护人员就把他放在担架。  到医院后,相关人员为他作了检查,显示血压正常。http://www.mengchenghui.com/source/plugin/csdn123_news/csdn123_showimg.php?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RXMiae96WTBQGrhuahrma0E1tAe8drKN7NqDrFalBUc0517bg15x5X3kFMQvUVKTbKxd9icp917Ose3RwsTQsCw/0?wx_fmt=jpeg   920元的账单  在去医院的路上,vago由于不太懂英语,但是也不断地重复“喝”和“水”这两个词,想借此传达给医护人员自己只是出于脱水的状态。到医院后,工作人员收集了他的信息,要他做检查。老汉拒绝了。  而在他和家人准备离开时,却被告知需要支付一张920元的账单,其中包含救护车,急诊以及医生的费用。  拿到账单,vago一家人都惊讶不已,一时半会都没能接受。“显然院方知道老人并无危险,但却没有告知我们。”老人的儿媳说道,“我们本可以自己开车送老人,但是没有选择的余地。”http://www.mengchenghui.com/source/plugin/csdn123_news/csdn123_showimg.php?url=http://mmbiz.qpic.cn/mmbiz_png/kRXMiae96WTBQGrhuahrma0E1tAe8drKNww0brz6muuj5Bbia9VH0PokIM04GQHGTr4xzwAvEWOYjChZMIJROk2w/0?wx_fmt=png  Vago说,他完全被吓倒,无法接受。  Vago说,现在他的身体没问题,但是情绪受创,无法平复。  而目前,Vago和家人已经准备寻找法律协助拒交这笔费用。  相关人士发言  根据法律,患者有权选择不就医,但也有例外,即当一个人生命遭遇危险时,任何人都可以尝试进行救援。此外,在患者提出拒绝医疗援助的要求时,必须要确认其处于神志清醒的状态。  对此,医学法律专家Bernard Dickens说,这件事似乎侵犯了Vago的拒绝医疗服务的权利。他说,人们有权拒绝做病人。例外的是,当有人生命处于危险,法律上任何人可以试法救他。但这件事上,Vago的血压正常证明了服务并非必须,Vago没有合同上的义务支付救护车的服务费。http://www.mengchenghui.com/source/plugin/csdn123_news/csdn123_showimg.php?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RXMiae96WTBQGrhuahrma0E1tAe8drKNoQLxNBuRzweam34WiciamcBbLtC0rX55rIv0SqG0mOT4Mq1CMwibibN19w/0?wx_fmt=jpeg  附:加拿大救护车费用  据悉,加拿大是根据不同州有不同的救护车收费。位于加拿大西北部的育空地区是免费的。  而依据不同州省和情况,收费不尽相同  安大略省:有真正需要收45加币,视为无必要收240加币  卑诗省:当场治理收50加币,送院收80加币  阿尔伯塔省:当场治理收285加币,送院收385加币  萨斯克彻温省:一般245或325加币,每超一公里收2.3加币  缅省:由270加币每超一公里收3加币,到570加币不等  纽宾士域省:无私人医疗保险无需支付  加拿大针对救护车出车费用收费差异很大,从个别地区免费出车,到缅省一次出车需要570加币。  约克省和安大略省一样会视乎病人是否真正需要救护车来收取不同费用,  约克省还给出了哪些属于“急症”范围:  胸口痛或收紧  突然感到极痛  呼吸困难  有物哽于喉中  断骨  流血不止  突然头晕及视野不清  面、手及足部感觉麻木  说话有困难  幼儿出现肚泻、呕吐及不想吃、喝  6个月以下婴儿发高烧逾摄氏38.5度等 来源:温哥华港湾
最后发表: 一头大包@ 2017-8-7 16:31 3356 4 2017-8-7
蒙小白白 这就是加拿大医院?一个中国医生在加国看急诊后的真实感慨... attach_img
曾经看到报纸上一些文章,倾诉在加拿大看急诊的困难和等待时间过长。这次我因左膝摔伤有机会亲自看急诊,也谈谈我的经历和体会。 因为不会开车,公交车又不方便,便想起可以骑自行车去附近办事。那天在二手网站看中一辆自行车,便匆匆赶去,不想试车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站起来觉得左膝很痛,走路一瘸一拐的。 勉强走回家,疼痛加剧,膝盖已经肿了。那时家庭医生已经下班,我想只能忍耐一晚,明天再联系看病。 女儿回家一看情况便说不能等到明天,家庭医生那里不能直接拍片子,万一骨折还是要转院,反而耽误治疗,还是立即去看急诊。 由于听了不少急诊的负面消息,心里也是很恐惧,但那时我已经完全不能着地行走,只能让家人背着上下汽车,背着进了医院的急诊室大门。 一进门,就看见几辆轮椅靠边停着,我正犹豫可不可以借用,女儿就推过一辆让我坐下,不用背着我到处走,大家都松了口气。 暗想,加拿大还是比较人性化,要在我们医院(我是国内一座三甲医院的医生),轮椅都锁起来,要用就得用身份证和押金抵押,而且十次有九次都已经借完了。 推着轮椅来到挂号处,前面有一人排队,不久便轮到了我。 负责挂号的是个护士,她就像调度一样,把病人按轻重缓急分类,有时做点紧急处理。 她过来问了我的情况,再测血压、量体温,拿来指末监护仪(戴在手上就能监测到生命体征),见我情况不差就拿走了,然后让我去旁边的窗口登记,挂上手牌,就让我去一边等待。 我做好思想准备,这一等就会是几小时。看着周围的病人都静静坐在椅子上,看着手中的书或玩着手机之类的,没有一个显出焦急的样子。 忽然从大门推进一个担架床,病人脸色苍白,像是昏迷的样子,几个护士迅速围着他,一下就推到里面一间,接下来听见一些响声,想来在抢救病人。 周围的病人还是那么安静,好像他们已经明白,看急诊不是完全按前后,而是要根据病情危重程度适当提前。 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听到一个护士叫了我的名字,这时来了一个护送人员拿着几张纸,想必是我的病例,推着我进了另外一间房间。 这是一间很拥挤的诊室,靠大门的一边放着三张桌子和椅子,墙上有读片机,可能是医生的办公桌。与这堵墙平行并距离1米多处拉了大半条布帘子,从里到外,放了4张诊察床,床与床之间也用布相隔。 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位医生,听说我是膝盖受伤,就让我躺在2号床上,只见一位年轻的白人正在更换这张床的一次性床单,他穿着自己的衣服。换完床单他帮助我坐上床后就离开了。 那位在门口接我的医生约在10分钟后来到2号床边,问了我的病史。检查了我左膝的表皮和功能,就让我去拍X-光片。 又是那个护送员,把我推到放射科,还是让我等待。大约过了20分钟,放射科的大门才打开。 我拍完片又回到2号床,大约在床上躺了一刻钟,我的X-光片送到诊断室,那医生看了以后说没事,骨头没受伤,我和女儿松了口气,但需要髌骨固定六周。 要自费买绑带。就在他要离开时,他又看了眼片子,这下倒看出了问题,说髌骨有骨裂,并用手指给我女儿看,我距离读片机远,没有看清。 我想可能他也不是骨科专业医生,要不看片子怎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反正治疗不变,他又交代了让我原地等着带绑带,而后就匆匆地去看下一个病人了。 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一位黑人小伙来了,笑嘻嘻的,手里拿着一种塑料绑带,把我的左腿从大腿中部到脚跟固定好,并教授了使用方法。 我着急地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活动,他笑嘻嘻地用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说:靓婆,这下你要停止活动了,乖乖躺着吧!我的急诊就这样结束了。 女儿推着我到大厅,付了绑带的钱,护士给我一张淡绿色的纸片,让我一周后看骨折门诊,并写明了门诊的时间和地点。 那位白人青年在急诊室门口叫住了我们,说他可以带我们出去并且顺路认识一下去骨折门诊的路,那青年和我女儿推着我走在笔直的走廊里,我好奇地问他,是否是医学院的学生,是来做“志愿者”的? 他不好意思地说,他还不是医学院的学生。 只是本科大学生,因为想考医学院,就先来做医院的志愿者,让大家看看有否医生的素质和才能。那青年一直把我们送到骨折门诊门口,还提醒我们找到这里的重要标志。出了大门我特意看看时间,前后一共差不多三个小时。 也许是季节和运气的缘故,我觉得我在加拿大的第一次急诊并没有像报纸上说的那样艰难。我想可能也是我的伤较简单,如果还有膝部外伤,需要清创包扎的话,就不是那么快能解决的吧,说不定还要等好长时间才能等到专业医生处理。 不过最让我高兴和意外的是,医院竟然主动安排了以后的诊疗,从此我每周一次来这里看病,医生也是固定的,一直到我的膝盖伤愈合。 我想如果等看家庭医生会这么顺利地看上骨科吗? 看来在这里如何根据病情,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是很重要的。再联想到我们上海的医院,看一次急诊,如果幸运遇到好医生会告诉你以后可以看某某医生,不可能连预约单也开给你。 总结第一次在加拿大看急诊,感觉等候时间还是比较长,但还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与我在国内工作的医院相比,加拿大的急诊医生比较少,我们那边摊子很大,不仅内科和外科分两大片,各自还分科,如内科会分心脏、呼吸、神经等,它们各自有急诊诊断室。 总之,加拿大的急诊医生很艰辛,对知识面的要求更高。我觉得那医院虽然医生少,但安排井然有序,利用率极高,分工明确。对待病人亲切,服务热心,照顾细心。 这与国内不能相比。这几年国内致力于医院的建设,大都市的医院高楼林立,县医院推到小楼建大楼,农村医院旧颜换新貌,但后者门庭冷落,病人都无休止地涌向大医院。 医院的硬件越来越硬,连县医院都基本拥有核磁共振,农村医院都有CT,资源实在太浪费了。不像加拿大每个区检查仪器都集中在一起,需要检查的病人都集中在那里查,资源利用率极高。 并且加拿大的医生完全根据病情需要作检查,能够用费用低的检查解决诊断就决不用费用高的,听说如果医生开的检查太多,超过规定会处罚。 政府为了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添置各种硬件。据报道安省为了缩短候诊时间,今年投资7580万元,添置了核磁共振和其他仪器。让病人早日检查,早日做手术。 都知道,加拿大的医生年薪颇丰,根据最新报道加拿大医生的年薪平均净收入差不多高达25万多。 但我知道在加拿大学医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我在看急诊时遇见的年轻人就是一个例子,为了争取考医学院的资格还必须先去医院做“志愿者”,让群众来评估他是否适合做医生。 大约在九十年代初我有一个同事,刚升为主治医师就移民加拿大,一直到06年我在多伦多见到她,她还在读医科,准备考试成为一个理疗科医生。 听说在加拿大,从进入医学院到学习完毕实习,最后成为医生,需要差不多十年时间。国内医生的年薪虽然不高,但医学生的学习也是很艰苦的。 在我考大学的那个年代,进入医学院都是拔尖的,录取分数线是最高级别的。医学院的学习年限是6年,个别是8年。而其他学院都是4年,最多5年。毕业后大家的工资都是一样的。 而医学生毕业后还要做5年住院医生,24小时值班,吃、住都在医院。医生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而且考试不断,要通过严格的晋升考试才能逐步升上主治医生、付主任、正主任。 除了晋升考试医院每年都要考核,医生要参加专业和外语的考试,还要求写有水平的文章。年轻医生隔三差五值班,即使当上主任医师也要值班,节假日医生没有连续的休息。 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我的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现在随着医患矛盾的不断加深,医院接待办公室(处理医患矛盾)经常发生打骂事件。医生倒成了有很大风险的职业,致使大多数医务工作者不愿意让子女考医学院。考入医学院的分数线逐年下降,更不要说有严格挑选学生的机会了。 加拿大就不会有这种误区。我的一些早年移民加拿大的同学,他们自己在这里当不成医生,但努力培养孩子学医,现在已学成并在医院工作。 在加拿大医生是一个令人尊敬而羡慕的职业。希望能多多培养出新一代医生,不断补充医生的队伍,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 文章来源:加拿大家园
最后发表: 蒙小白白@ 2017-8-2 11:33 12949 4 2017-8-1
萌村小萌 加拿大制药公司和医生间不能说的秘密 你的买药钱都去哪了? attach_img
医生也有灰色收入?在加拿大吃药看病,你有想过自己花的钱都进了谁的口袋吗?尤其是那些需要自己花钱购买的高价药,医生推荐你购买真的只是因为它的疗效好吗?近日,加拿大十家大型制药公司首次自愿披露了他们支付给药剂师以及医生的“辛苦费”,将医药公司和医生间不能说的小秘密半透明化,不料却遭到了更为严厉的抨击....提出公开信息的Innovative Medicines Canada,是一个拥有50余家制药公司的贸易集团,但是最终只有10家制药公司愿意自爆与医生及药剂师间的交易信息,其中四家公开了2016年全年的信息,五家公开了半年的的信息,一家公开了3个月的信息。但是这次公开的信息中只有这些公司在一定时间内,支付给医生及药剂师的金额数量,但并没有明确支付这些钱的理由,所以大家也只能知道两方的交易的大概信息。被批只是公关手段这份数据对于那些想要加拿大医药行业更加透明化的人来说是非常失望的。达尔豪斯大学卫生法学院院长Matthew Herder称这份数据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而更像是制药公司的一个公关手段,并没有对透明性起到很大帮助。而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医生在收到超过$10刀的款项后,都需要在一个公众都可以搜索的网站上进行自我披露,即使是参加学术论坛所报销的食宿费,都需要注明。法国、葡萄牙,丹麦等欧洲国家都有类似法律,而加拿大还远远落后。那么医药公司和医生间的金钱交易,到底都有些什么呢?加拿大媒体CBC总结了7大可能的交易原因:1、医疗科研赞助2、参与临床试验的经费3、请医生参加座谈会的餐旅费4、医学专业问题咨询费5、付钱让医生表达“专业意见”,以获得更多政府的制药业拨款6、请医生参加会议的酬金7、制药咨询委员会会费作为病患,是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家庭医生和制药公司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利益关系的,这对于加拿大人是否能够得到公正的治疗和可负担的药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十大制药公司这次所公开的信息:四家公司公开了2016年全年支付给医疗专业人士的总金额:    Merck: $7,071,379.Roche: $6,141,349.Purdue: $2,060,000.GSK: $942,864.五家公司公开了2016年7月至12月间支付给医疗专业人士的总金额:AbbVie: $4,104,000.Novartis: $3,645,026.Amgen: $2,365,000.Bristol-Myers Squibb: $1,388,187.Gilead: $539,761.Eli Lilly公开了2016年10月至12月间支付给医疗专业人士的总金额:$1,197,926.本文转载自加拿大乐活网
最后发表: 蒙城学霸@ 2017-7-28 13:35 11679 3 2017-6-21
蒙小白白 亲身感悟:在加拿大看个病真的有这么难吗? attach_img
对于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很多人都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全民医保一视同仁,恨的是等候时间长,医护经验少。不过温哥华毕竟是加拿大的大城市了,不能与加拿大小城镇的医疗水平相提并论,来看看网友分享的大温就医经历,究竟如何?以下内容来自VanPeople网友LI李:传统观念里,一提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就觉得认为看病难、等待时间长。我也一直是这个想法,直到最近父亲不得不住院我才开始对这个体系有种新的认知。中国人可能在养成一种习惯:有病一旦进入医院,就希望优先级尽量提前,”我要挂号、我要看医生“,但加拿大是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及分流的医疗体系,考虑到病患的各方面。虽然有些人觉得等待漫长,但我觉得加拿大医院很科学,判断病情很准确,不会浪费医疗资源。这次入住的是列治文医院,大家都知道是华人聚集区,连这家医院的工会头头也是一名上海移民。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加拿大的工会头头不是指派的,而是由这家单位的每一个员工一人一票选出来的。父亲住的病房有四张床,床与床之间可用布帘拉起。床头有小柜,可锁东西;床侧有电视屏幕,只要付费点播,就可以看电视节目。如果不想付费,在楼层里的病友休息室,也可时时收看电视节目,自然是英语或法语节目。医院里可上网,可以用自己的手提电脑,但只有访客区有WiFi,其他时间上网,要用病友自己的数据流量。住医院可看书,这张照片上床头有群友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传记图书。病友休息室里还有供病友看的大屏幕电视。更贴心的是进了加拿大医院,自己不要付什么钱:从牙膏、牙刷、内裤、袜子(防滑,不容许病人穿自己的袜子)、男子的剃须用品、一日三餐、水果、饮料,都会由医院提供。等于只要人进医院,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带,一分钱也不需要。护工也是医院提供的。不需要家属陪护。连上厕所、洗澡、擦身,天天换衣服都由医院负责。强调的一点是在加拿大看病,无论是大手术还是生孩子,就诊、住院的所有费用皆由政府负担,包括伙食和护理等,民众不用担心没钱看不起病。我所遇到的所有医生护士也十分敬业,没有利用职权之便索要红包,态度和蔼可亲。带着一张MSP卡(健保卡),无论你是平民还是富豪,都可以在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以及手术。过往听过朋友的经历,说住院只有冰冰冷的西式餐。可能父亲此次入住的列治文医院是华人聚集区的关系,医院尽可能地供应热食。提早一周,让病友选择,每天花式均不同。想喝茶或咖啡,在床头打个铃,马上就送过来了。父亲看不懂英文菜单没事,护工知道是华裔,会提供热的。这张病床两头布满了仪表盘,可自动摇起很方便。病人头顶上方的枝杆,可帮助病友作康复训练。在床头有用于输氧的管道、监视心跳及呼叫的各种器械,据说这张病床造价大约要7000加元。病友与病友之间有布帘,一旦拉起,可以躲进小楼自成一统,有足够的私密性。父亲对面病床住的是一个优雅的苏格兰裔老太太,涂着口红,着装一丝不苟,举止优雅,说话轻声细语。跟病友们的相处也非常融,气氛都很好,完全不压抑。加拿大的医疗系统运作效率很不错啊。刚进医院时,有关人员就开始调查父亲的背景,从网上检索出,他拿过EI(失业保险金),银行里没多少存款,就帮他填表,申请了生活补助,有二张支票,自动地进了他的银行户头。根据我去探视的经验,加拿大的医院可以随时进出,不用拿号牌,也没有规定的探视时间限制。尽管从理论上讲,晚上8:30前,要结束探望,也没有人来赶客。医院大厅如一个高级的酒店,撒满了阳光,温暖的色调。旁边还有一个星巴克咖啡馆,和其他连锁店没啥两样。各部门的位置用蓝、红、黄三色表示:黄区是造影检查、办理医疗手续;红区,笔者理解为门诊部门、处理紧急情况;蓝区是癌症、精神患者和毒品依赖性治疗的地方。大堂还有病人及家属资源中心,提供各种资料和信息。走近一看,有中侨的信息,不少中文资料。还有免费的WIFI上网密码。整体来说这次父亲的住院经历还是很愉快的,完全没有任何冲突或者不适,父亲身体也在渐渐好起来,感谢所有的医生护士!文章来源:加拿大移民家园
最后发表: 蒙城学霸@ 2017-7-28 13:06 6402 5 2017-7-26
萌村小萌 好消息!魁省处方药要大降价了! attach_img
魁北克政府正在推出一些措施,用于降低仿制药物的价格。据La Presse报道称,卫生部长Gaétan Barrette将出台一系列关于政府处方药保险计划(Prescription Drug Insurance Plan)的招标。同时Barrette将要求联邦竞争局密切监测仿制药品的价格。魁北克药物保险计划每年为仿制药品支付800元,Barrette希望将成本降低40%。过去一年Barrette一直与制药公司谈判,试图降低药价,但是并未成功。魁省政府去年通过了第81号法案,允许政府在谈判失败时发出招标书。制药商认为,魁省人享受着加拿大最低的药品价格,但卫生部长称,加拿大的药价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本文转载自sinoquebec
最后发表: Itskpopbeauty@ 2017-7-1 00:48 4046 2 2017-6-29
萌村小萌 加拿大人住院的主要病因,华人怎么也想不到 attach_img
实行全民公费医疗体制的加拿大住院难的问题是许多加拿大人抱怨的老大难问题,因为受医疗经费的限制加拿大医院床位有限。但如果问去年加拿大医院收治入院的病人最主要的病因是什么,答案会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由于饮酒过量产生的问题而被接受住院治疗的加拿大人超过因为心脏病发作而被收院治疗的加拿大人。加拿大医院收院治疗的病人很大比例有酗酒问题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Sherry Noik的报道,在2015到2016财政年度,一共有7万7千加拿大人由于酒精中毒、戒酒、长期饮酒引发的肝病和各种其他疾病而被医院接收住院治疗。这相当于加拿大医院每天收院治疗212名与酗酒问题有关的病人;这还没有计算那些到医院急诊室求医、经过急诊室医生治疗后自行离开医院的酗酒者。不比不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在2015到2016这同一财政年度,加拿大医院收院治疗的心脏病突发患者的数量是7万5千人,与酗酒问题住院者的数量差了2千人。加拿大健康信息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 (CIHI)统计2015到2016财政年度加拿大医院收院治疗与酗酒问题有关病人的数字是第一次收集这样的数据。加拿大健康信息研究所对上述酗酒患者入院治疗的数据的分析显示,酗酒入院治疗的患者往往既是瘾君子同时也有心理疾病。不少专家认为没有证据显示适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 © Bob Edme/Associated Press长期酗酒者最容易出现的身体疾病是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症。实际上,加拿大卫生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导致加拿大人受伤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酒精饮料过量,这包括了那些醉酒驾车导致的死亡和长期酗酒引发的疾病造成的死亡。因为酗酒问题而住院的病人平均花费的住院费用是8100加元,而加拿大医院平均每个住院病人的费用只有5800加元。200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酗酒问题给加拿大社会带来的损失每年达到140亿加元,其中有33亿加元的公费医疗费用与治疗酗酒患者有关。RCI with CBC,作者方华本文转自加拿大第一生活
最后发表: Jay20161231@ 2017-6-23 21:17 4473 1 2017-6-22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