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留学之初至入读北美名校:家长应注意什么(深度长文)

[复制链接]
1289 0
萌村小萌 发表于 2018-5-15 21:41: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山西晋中
               
近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热潮持续升温。根据2017年底相关统计,仅来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就达到12万人,占加拿大国际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加拿大已经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第三大目的地。不过,中国学生来加拿大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学生和家长对加拿大教育并不是太了解,对于如何从小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规划,如何申请北美名校,进校后又如何顺利融入,都似懂非懂。

为帮助中国学生和家长准确了解加拿大教育,顺利进入和融入加拿大教育体系,2018年2月25日下午14时,《高度》周刊联合加拿大灰熊研究院、加拿大乐活网、UBC大学UHUBOR教育信息平台、上海界面新闻,召开了“加拿大青少年教育解惑”沙龙。本文即根据沙龙讨论内容整理而成。


加拿大青少年教育解惑沙龙现场

孩子生涯规划应该从5岁开始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中国流行已久。多年来,有的父母奉之为圣经,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择名校、铺名路,但是也有父母嗤之以鼻,认为不能过早开发孩子智力,以防拔苗助长、本末倒置。作为父母,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UBC大学林学院王光玉教授分享了他的“5岁规划”观念。

王光玉教授表示,很多家长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过早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当然是不合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放任自流,不管孩子或着等到长大以后,再考虑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家长应该及早为孩子进行生涯规划,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优秀能力和精神。

中国教育盛行计划观念。孩子还没有出生,大到国家、小到年轻父母,就开始“计划生育”、“计划胎教”。孩子一出生,就要按照父母计划,坐上开往大学的列车。不管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适合不合适走学术的路,上大学是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有计划地让孩子补作文、学奥数、练英语,哪门薄弱补哪门,实行的是“取长补短”的事,总之高考总分够高才是硬道理。这是一种系统的计划教育。

但是,北美教育体系完全不同。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多样,让学生有无数条通往成功之路。在每个阶段,学生都会面对不同的选择,每一次抉择,都意味着放弃某些东西,而得到另一些东西;他们在不同阶段的选择中,走的是自己喜欢的道路,做的是“扬长避短”的事。高中毕业后,暂时没有明确目标的,就去旅游、打工甚至流浪,在社会中感受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确定人生目标,然后再决定如何实现目标。


UBC林学院副院长、加拿大灰熊研究院院长王光玉教授

与中国大学相比,北美大学体系相对来说更富有弹性。大学前两年是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第三年开始选择具体专业,选修的学分就是学生确定专业、选择职业的关键课程。因此,在北美大学里,根本没有同班同学的概念。特别是到了大三大四,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上的课不一样,很少有固定的班级。对于习惯固定模式的中国学生来说,初到北美留学,很容易不知所措,甚至陷入迷茫。

中国家长要想送孩子到北美留学,适应北美的“野蛮生长”教育,就必须从小对其进行高品质的规划和引导,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张、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准确地说,孩子从kindergarten (五岁)开始,就应该接受专业的生涯规划。这里的规划,不是指为孩子挑选名校,不是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才艺班,而是指启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孩子学会审视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意愿的探索未来,并且帮助他们及时调整。

王光玉教授在沙龙中强调,现代社会到处都有教育资源,孩子想学习非常容易,但是他们要向在未来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仅仅学习这些课程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领导和企业家素质,必须能够带领一个团队共同奋斗。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引导他们养成自我选择能力,根植主人翁精神、企业家精神和领袖精神!


C娃也能变成“超娃”

龚妍女士十多年前来到温哥华,她的儿子目前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优秀年轻人。但是,恐怕谁也不会想到,龚女士刚刚移居加拿大时,孩子成绩并不理想,多门课成绩都是C,她戏称为“C娃”。那么,这个“C”娃是如何变成“超娃”的呢?


龚妍女士

回首来时路,龚妍女士表示,大部分孩子是需要家长去引导的。像成绩不理想的“C娃”,更需要家长用心引导。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可言。接下来,龚妍女士总结了自己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弯道超车的几点经验。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家长要不断的探索和调整,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只有知道孩子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的潜力,聚焦孩子的能量。第二,家长要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帮助孩子保持最好的状态,拥有充分的自信。第三,不能盲目跟风,别人学什么就让自己孩子学什么,家长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会甄别教育资源,了解哪些适合孩子,哪些不适合孩子。

具体到申请大学,龚妍女士提醒说,家长一定要有清醒的定位,不能越俎代庖,凡事都替孩子操办,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独自应对风雨。她说自己坚持的原则是“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当好孩子的参谋、助手和陪伴。
现场的另一位家长代表易小丁先生有两个女儿,一个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另一个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他表示,家长应该及早为孩子的教育提供规划,因为教育界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如果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做精,至少需要1万小时的时间投入。如果家长不为孩子提供规划,不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并且投入其中,就很难做好一件事情。

易小丁先生提醒说,家长为孩子提供教育规划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孩子喜欢干什么,二是孩子能够干什么,三是孩子喜欢干和能够干的东西到底有没有市场。如果孩子找到了自己喜欢干和能够干的,但是没有市场,找不到落脚之处,也是一种失败。


易小丁博士

易先生两个女儿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大女儿申请大学时,曾在商学院和医学院之间犹豫过,但是听了很多商学院报告后,认为商学院毕业生口才太好,自己不擅长表达,最终选择了医学院。 小女儿自小就有主见,中学阶段就确定将来到美国读大学。在两个女儿的求学过程中,家长从来不代替他们做决定,只是不时地提供建议,指导她们如何才能提高自己,成功申请到理想大学。当然,孩子年龄小,凡事想得不会那么周全和细致,家长在具体事务上多为孩子操些心,还是非常必要的。


加拿大UBC大学申请攻略

UBC全称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中文译为英属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或卑诗大学。UBC创立于1908年,主校区位于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西区,目前学生共计6万多人。根据各大学排行榜排名,该校在加拿大常年位居前3位,在全球位居20-40位之间。目前,UBC每年招收13万多国际留学生,其中四分之一左右来自中国。

UBC学生录取办公室吴蓉女士来到沙龙现场,介绍了UBC大学最新招生政策与程序。她表示,2017年下半年,UBC发布了新的学生录取政策,新的录取政策并不是提高难度,而是要更全面、系统地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确保录取更加公平。这些变化不会影响今年高中毕业的学生,不过高二的学生及家长应多加注意。

根据原来的录取政策,UBC主要考察学生12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三)四门课的成绩,其他四分之三的课程成绩,不纳入录取考察范围。四门课中,英文是必修,其他三门课根据学科以及学生自身情况确定,比如一个来自中国的学生,除了必修英文外,如果想上文科,可以选普通话12、经济、法律,如果想上理科,则可以选普通话12、物理、化学。

新的录取政策将分三步对学生进行考察。第一步是看学生11、12年级(高二、高三)的整体课程,包括选修了哪些课程,平均分是多少;第二步是看学生11、12年级(高二、高三)的核心课程,即与所报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比如学生大学想报理科(science),除了英文、数学外,可以在生物、化学、物理、地质中任选两门。第三步是看学生12年级的最核心课程,文科是英语,理科、工科、商科等则是数学和英文。其中考察11、12年级课程的时候,applied design、skill and technology、physical & health education、career and personal planing等选修课除外。

UBC录取时,不仅考察学生成绩,还要评估学生所选科目的宽度、深度和相关度,看学生有没有选修AP课或者IB课,有没有勇于尝试新的领域,有没有挑战自己,有没有选修微积分,所选课程与所申请专业是否吻合等。当然,UBC录取时不会“一刀切”,有些学生家在偏远地区,不具备选修某些课程的条件,学校会酌情考虑。此外,UBC录取还要看学生是否具备学习的潜力和能力。


UBC学生录取工作人员吴蓉女士

吴蓉女士表示,UBC录取政策鼓励、支持积极向上的学生,不希望学生畏手畏脚,逃避自己的不足,为了提高平均分而选择某些课程。比如,一个学生生物很差,但是如果他敢于尝试和挑战,即使成绩很差,也没有关系,UBC录取时会将这门课的分数去掉。

学生申请UBC时,除了提交成绩单,还要撰写申请文书,回答四、五个小问题。这些问题每年会微调,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固定答案,比如“介绍你自己”,“你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经验”,“通过这些经验学到了什么”等。成绩不是最突出的学生,可以通过申请书展示自己,突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撰写申请文书没有固定写法。有些学生揣摩录取老师的想法,竭尽全力按照录取老师的思路去写,其实并不合理。UBC想看到一个真实的学生,想看到学生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故意迎合老师。真实性、原创性和学生特性是UBC录取最看重的。盲目去照搬固定格式、借鉴他人申请书或直接由别人代写,都是UBC录取严格禁止的。

吴蓉女士最后谈了UBC录取评估的标准。这些标准都在UBC网站,大家可以去查阅。

第一个标准是Engagement and Accomplishment,即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就。参与度包括体育、文艺、义工、兼职、社区工作以及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等。成就可大可小,并非突出的成就。如果一个学生持之以恒,几年里不间断参加数学竞赛俱乐部,无论获没获奖,都可以算是成就;有的学生家境贫寒,学习期间兼职工作或照顾弟妹,也是一项成就。

第二个标准是Leadership,即学生的领导能力。这个领导能力不是指学生拥有什么“队长”、“主席”等名号,而是指学生在活动中的管理能力,比如一个学生仅是冰球队的成员,但是他每次训练都特别准时,而且积极帮助教练整理训练设施、提醒队员不要迟到早退,也算是领导能力。

第三个标准是Substance,即材料内容。UBC希望看到具体、真实事例,而不是泛泛而谈。比如,学生在撰写申请书时,应该具体说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而不是仅用形容词说自己如何优秀、勤劳、亲和等。同时,也要避免用假设的语气回答问题,学生最好要用真实的小事例予以说明。

第四个标准是Voice,即学生的沟通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学生撰写申请书时,应该具备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表述准确流畅,能够将自己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让录取老师感受到自己的性格和为人处世能力。申请材料切忌故意选用大词、复杂的词,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和深邃,也不能泛泛而谈,给老师留不下印象。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

对于多数家长来说,送孩子到加拿大留学,都要付出巨大代价。这种代价或者是经济上的,或者是工作上的,甚至还有家庭上的。但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家长,有时并不能取得理想结果。很多孩子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沉迷游戏或失去学习兴趣,最终一事无成。如何指导孩子选择大学专业以及职业,成了父母最头疼的事情。

在沙龙现场,SFU商学院赵斌教授结合教学经历,畅谈了自己对孩子选择专业的看法。她表示,很多学生家长都向她咨询,如何才能把孩子送进商学院,什么专业容易找工作而且工资高。她的惯常答复是,在专业选择上,建议家长去问孩子,而不是问老师或其他人。赵斌教授的演讲,解释了为什么在选择大学专业(或职业方向)时,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替孩子选择或确定专业。

赵斌教授说,她在商学院的课上需要向学生讲授,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应该怎样帮助自己的员工规划职涯发展,其实这些管理学的概念和思想,一般也适用于家长指导孩子。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一句话:“你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你的最终正确择业的机率大约是百万分之一。”赵斌教授说,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一个事实:每个人要想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不断试错和探索的过程。

很多家长以挣钱多少、工资高低作为孩子的择业标准,但事实上,孩子真的从事了那些所谓“理想的” 、挣钱多的职业,并不一定感觉成功和幸福。“那种后悔的感觉,是人在四五十岁时最不想面对的。”既然如此,如何指导孩子选择专业,才会让他们不感觉后悔呢?“两个标准,一个是孩子自己喜欢,每天都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激动人心,为了发自内心喜欢的事业而去奋斗;另一个是孩子擅长,可以做到最好,成为那个领域的翘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拥有面对和战胜工作和生活中一切挫折和磨难的自信。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可以分为成长(0-14岁)、探索(15-24岁)、建业(25-44岁)、维持(45-65岁)和退出(65岁以后)五个阶段。

在个人成长阶段,孩子主要是通过与家长、同学、老师等周围人的接触,通过这些人给他/她的反馈, 开始逐渐明确对自我的认知,了解自己是谁、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在探索阶段,孩子则需要通过学习和业余的或全职的工作(包括做义工的机会),反复探索和确定自己到底喜欢和适合什么专业;到了建业阶段,最理想的状态是大学所学专业、或者自己从事的第一份全职工作,就是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专业,但很多人可能没有这么幸运,仍然需要继续尝试和摸索;有的人甚至可能到了维持阶段,还觉得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仍然感到迷惑,仍然在探索。


SFU商学院终身教授赵斌老师

应该说,一个人越早确定喜欢和适合自己的专业越好。等到建业后期甚至维持阶段再换专业,显然比较尴尬,也更困难。赵斌教授表示,“年轻就是犯错的资本。一个人在探索或早期建业阶段,一定要抓紧时间,将想尝试的职业都尝试一遍,通过不断的试错,找到或者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的话,到了建业或维持的阶段,才不会后悔或懊恼,才不会老是去想:‘也许当初如果我选择了我喜欢的专业,而不是父母为我选择的专业,可能今天我会更成功、更幸福。”

赵斌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她在读博士时,有一位同学顺利至极,从上大学到读博士都是保送,令别人羡慕得不得了。可是,这个同学在读博阶段却毅然选择了退学。同学们非常不解,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放弃。经过深入交谈,才知道他真的很苦恼,他说自己实在太顺利,一直被保送,到了最后都不知道到底喜欢不喜欢这个专业,更不确定读博士、做学术、做大学教授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赵斌教授说这个同学的选择就是告诉我们, 别人眼里的“成功和顺利”并不一定是当事人自己的感受。合不合适,喜不喜欢,只有自己知道。

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选择喜欢的专业呢?赵斌教授说就像性格会决定命运一样,我们的性格也会影响我们的择业。赵斌教授结合专业知识,介绍了人的六种择业倾向,即追求实际、爱研究推理、喜社交、重条例规则、爱影响说服、重艺术追求。这些择业倾向会影响我们喜欢和擅长什么样的工作。比如说追求实际的人,可能喜欢从事林牧渔业;爱研究推理的人,可能喜欢和擅长研究工作,比如做化学或生物研究,或者到大学或研究所任职;喜社交的人,一般喜欢和人打交道的职业;重条例规则的人,可能喜欢和擅长做会计类的工作;爱影响说服的人,可能适合做管理工作或做律师;重艺术追求的人,可能适合从事音乐、美术等工作。

赵斌教授还介绍了人的五种择业喜好,即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由型和安稳型。安稳型的人喜欢安全感,比如可能因为喜欢在熟悉的环境工作或学习而放弃在别的城市更好的事业发展的机会;自由型的人喜欢把握自己的人生,适合创业或当教授;技术型的人喜欢在一个专业里做大、做强,适当做某个领域的专家;管理型的人喜欢做职业经理人,他们职涯的终极目标就是做CEO或高管;创造型的人喜欢富有创意的工作,适合当建筑设计师、品牌设计师等。

赵斌教授强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如果孩子不知道或不能确定,也很正常,因为他们就是在探索阶段,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择业倾向和喜好,为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不要担心孩子犯错,年轻人只有不断试错,才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一时选错了专业方向也没有关系,家长应该理解和支持孩子换专业,尽快调整就好,而不是阻碍孩子重新选择。如果不尊重孩子的喜好和选择,硬逼着孩子去学、去从事父母喜欢的专业或职业,那么后果不止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可能赔上的是孩子身心的健康(比如抑郁症的折磨)和一生的幸福。


孩子初到北美,语言和心理最重要

孩子能够成功申请北美大学,入读世界名校,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也是每一个家长的寄托。但是,现实有时并不一定能如人所愿。不少学生进入北美大学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适应环境,不但无法取得理想成绩,而且还有可能完不成学业。

Alice Wang女士八年级来到加拿大留学,后毕业于UBC。她在沙龙现场回忆说,自己刚到加拿大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无法适应环境。对中学就转到加拿大就读的学生来说,这既是人生的一个转折阶段,又是全新环境的一个适应阶段,面临的挑战非常大。“在中国,学生上课有固定教室、固定老师和同学,但在加拿大,学生都是跟着所修课程走的。你在一门课里认识的同学,可能下一门课就不在一起了。”对于习惯了按部就班的中国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巨大冲击。



Alice Wang女士

一般来说,家长送孩子进入北美大学后,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成绩能不能跟得上,但实际上,Alice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中学从国内到北美来的孩子,数理化成绩不会有太大问题,家长首先需要关心的,是如何指导孩子适应环境,帮助他们找到朋友。”孩子有了朋友,就能够有安全感,在新的环境里开始生活和学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有朋友在身边,不会孤立无助。

北美教育注重个性化,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不会管学生的作业,也不会管学生的成绩。成绩好坏,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留学生至关重要。

一个留学生要想顺利融入北美教育环境,还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迎接挑战,保持强大的自信。在尝试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和失败,家长和学生都要学会坦然面对失败,敢于从挫折中站起来,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UBC土地与食品系统研究生院副院长许兆民教授表示,刚刚进入北美大学的国际学生,最痛苦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不是靠考高分、多做题就能解决的,一个学生的托福或GRE成绩很高,并不代表他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北美大学很多课程是没有课本的,完全靠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和记录,如果英语水平不够,不要说是理解,听懂都有困难。同时,很多课程需要英文写作,授课老师不会因为一个学生刚刚来到北美,会降低要求。所以,要想让孩子到北美来留学,一定要确保他们拥有足够的语言能力。


UBC土地与食品系统研究生院许兆民教授

留学生来到北美,需要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北美大学一年级会有很多的大课,学生多达上百甚至几百,老师根本不可能记住每个学生,学生能不能理解老师所讲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最好主动请教老师。很多中国孩子受传统文化影响,把老师看得非常高,不敢轻易与老师交流,“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只要你有礼貌,真诚地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一般都会耐心解答,帮助学生。”

积极与老师沟通,不仅可以答疑解惑,也有助于未来请老师撰写推荐信。很多学生平常根本不与老师交流,到了毕业时请老师撰写推荐信,老师就会感到很为难。老师根本不了解他们的创造力、思考力,即使勉为其难,答应帮助撰写推荐信,效果也不会理想。当然,学生要真诚地向老师请教问题,不能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为了撰写推荐信,才与老师去沟通和交流。实用主义太明显,结果会适得其反。

许教授最后表示,部分留学生进入北美大学后,从来不想着去了解社会,一放假就回国,到了大四下学期,才考虑如何找工作、找什么工作,这是完全不合理的。留学生来到北美后,应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社交或兼职,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提前为就业奠定基础,不能满足于沉浸于中国留学生圈子,漠不关心社会变化。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UBC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毕晓涛教授,特别强调了留学生的身心健康。他表示,作为家长和老师,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身心健康。很多优秀孩子,上了英国名校、美国名校,但是因为身心方面的问题,不得不退出,非常令人痛心。所以,家长送孩子出来留学,确保其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UBC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毕晓涛教授

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送孩子过来后,仍然延续国内思维,不关心孩子的承受能力,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只是不断给孩子加码。毕教授表示,这是不合理的。他自己从孩子五岁时,就关心孩子身心健康,为她提供各种各样的业余活动,尽量使她保持快乐、健康。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在UBC读到大三的时候,没有和父母商量就更换了专业。对此,毕教授很宽容,认为孩子喜欢就行,心理健康是第一位的。

毕教授在教学中了解到,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大三甚至大四,都不喜欢所学的专业,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所学专业,大部分学生回答是父母让自己学的。家长应该认识到,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是不明智的。如果孩子没有兴趣,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很难获得成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长处。毕教授强调,作为家长,不应该要求孩子都去挤一条羊肠小道,而是应该抓住孩子长处,发挥孩子优势,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失败,保持宽广的心胸,学会与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总之,从沙龙现场各位专家和代表的发言来看,家长要想将孩子培养成才并非易事。只有关心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以及优秀的分析、选择和领导能力,才能顺利进入北美名校并圆满完成学习。

来源:北美报告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2
反对/踩
反对/踩0
村长小助理~

1关注

240粉丝

15627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