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此时此刻 罗素 | 自由思想十戒 attach_img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本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生于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世家。父母是思想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祖父罗素伯爵是辉格党(自由党前身)著名政治家,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曾两次出任首相。 罗素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在祖母照管和教育下长大。家庭的自由主义传统和祖母的独立不羁的性格对罗素思想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罗素的童年很孤寂,他经常在家中荒凉失修的大花园里独自散步冥思,是大自然、书本和数学把他从孤独和绝望中拯救出来,特别是对数学的迷恋,成为他的主要兴趣。 罗素一生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无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在对真理的求索中,罗素从无门户之见,善于向各方面学习,善于自我省察,不断修改自己的观点。但他又从来不是关在书斋里不问世事的学者。从青年时代起,他一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追求并捍卫社会主义。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哲学-数学-文学》)。 罗素一生追求思想自由,在《自传》(第3卷) 中,他提出的"自由思想十诫"至今仍对我们大有裨益。 1. 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 Do not feel absolutely certain of anything. 2. 不要试图隐瞒证据,因为证据最终会被暴露; Do not think it worth while to produce belief by concealing evidence, for the evidence is sure to come to light. 3. 不要害怕思考,因为思考总能让人有所补益; Never try to discourage thinking, for you are sure to succeed. 4. 有人与你意见相左时,即使这些意见来自你的丈夫或孩子,也应该用争论去说服他们,而不是用权威去征服,因为靠权威取得的胜利是虚幻而自欺欺人的; When you meet with opposition, even if it is from your family, endeavour to overcome it with argument and not by authority, for a victory dependent upon authority is unreal and illusory. 5. 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authority of others, for there are always contrary authorities to be found. 6. 不要用权力去压制你认为有害的意见,因为如果你采取压制,其实只说明你自己受到了这些意见的压制; Do not use power to suppress opinions you think pernicious, for if you do, the opinions will suppress you. 7. 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Do not fear to be eccentric in opinion, for every opinion now accepted was once eccentric. 8. 与其被动地同意别人的看法,不如理智地表示反对,因为如果你信自己的智慧,那么你的异议正表明了更多的赞同; Find more pleasure in intelligent dissent than in passive agreement, for if you value intelligence as you should, the former implies a deeper agreement than the latter. 9. 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 Be scrupulously truthful even if the truth is inconvenient, for it is more inconvenient when you try to conceal it. 10. 不要嫉妒那些在蠢人的天堂里享受幸福的人,因为只有蠢人才以为那是幸福。 Do not feel envious of the happiness of those who live in a fool’s paradise, for only a fool will think that is happiness.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11-16 20:41 1564 0 2019-11-16
此时此刻 违背契约精神的代价!
​19世纪英国法律史家梅因说:“迄今为止,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梅因这句话,道出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根本区别:以契约来建构各种社会关系。 那么,契约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先看下面两个小故事: 一 一个被坚守了200年的契约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第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 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 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 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 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 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市长来到这里。 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他们的诚信观念。他们认为: 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天分和财富是不平等的,但是可以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来取而代之。 从而,让在最初状态不平等的个人,在社会规范和法律权利上拥有完全的平等。 二 “为冷漠付费“——契约与信仰 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 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一个案子。 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 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房的面包吗?” 老太太低着头,嗫嚅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饥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他们还是一些小孩子呀!” 听了老太太的话,旁听席上响起低声的议论。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肃静。下面宣布判决!”说着,法官把脸转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面对法官,为难地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说完,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 然后,他继续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地亚。 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听得到……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他人何干? 拉瓜地亚的话掷地有声: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没有契约精神的人,常常会冲破道德底线,为一己私利肆无忌惮,陷入诚信危机。 不尊重契约精神的国家,常常会为了一时利益出尔反尔,最终会失去信用,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10-17 13:56 1262 0 2019-10-17
此时此刻 张千帆 | 不尊重弱者,强者永无宁日 attach_img
​ 美国立宪的最大“奇迹”在于,立宪者遇到“卡壳”的时候还能耐心地坐着“谈”,而不是动不动就“打”。 美国传记女作家凯瑟琳·鲍恩的《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生动刻画了1787年联邦立宪的细节,故事娓娓道来,峰回路、跌宕起伏,很有看头。美国立宪者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成就一部联邦宪法,维系了美国社会两个多世纪的自由、繁荣和稳定,美国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今天这部古老的宪法依旧生机盎然,确实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美国立宪的最大“奇迹”在于,立宪者遇到“卡壳”的时候还能耐心地坐着“谈”,而不是动不动就“打”。某些因素看似偶然,却可能发挥关键作用。譬如领导人的气质往往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影响深远,美国也不例外。美国也经历过“八年抗战”(独立战争),总司令是华盛顿。众望所归的他正是费城制宪委员会主席。他端坐在那儿不想打仗,这个仗就打不起来;他不想当皇帝,美国就注定是共和制;他当了两届总统就功成身退、卸甲归田,两届制在很长时间内就成了美国宪法惯例,直至修宪把这一条明确写进宪法。除了主持程序之外,华盛顿对美国立宪并没有贡献什么思想,但美国有华盛顿,实在是它的幸运。 乔治·华盛顿(1732-1799) 不过这种幸运又不是纯属偶然。在中国历史上,战功卓著的军事领袖也多了去了,为什么从来没有出过华盛顿呢?事实上,别说华盛顿了,连拿破仑都没有;拿破仑虽然利用法国革命的混乱做了独裁者,但是毕竟主持制定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民法典》,为国家法治作出过重大贡献,自己也为此青史留名。袁世凯曾经信誓旦旦地表态,自己要学华盛顿,不做拿破仑,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又岂能和拿氏相比。然而,没人否认,袁氏是一个极能干、极精明的人;如果他在美国,说不定能有华盛顿的成就。 袁世凯(1859-1916) 为什么在中国就只能做权欲熏心的袁世凯呢?甚至即便华盛顿来中国,或许也会成了袁世凯。美国是幸运的,法国也算是幸运的,但是为什么惟独中国百年立宪的运气那么“背”? 和英美不同的是,中国长期奉行权力至上文化。凡事都要先决出一个“老大”,其余即惟命是从,否则谁也不服谁。中国谚语“一山不容二虎”就是这种普遍心态的写照。如果同一个群体出现竞争者,那就只有“一决雌雄”、以分高下。既然胜负已决,那么结果必然是“胜者通吃”,胜者是不会也不需要和败者的,因而也没有谈判的余地。在权力决定一切的文化背景下,谈判纯粹是多余,要求谈判是示弱的表现。因此,我们几乎从来不会通过谈判确立一套彼此都能接受的规则,然后按规则办事。恰好相反,我们把失败的后果设计得很可怕,所谓“胜王败寇”;政治斗争的败者轻则失去一切,沦为阶下囚,重则掉脑袋乃至诛九族。既然谁也承受不起失败的苦果,各方都只有选择无规则、无底线、不择手段的恶斗。 权力至上文化所衍生的一种现象是有权必用,过期作废。这是中国官场的普遍现象,无需赘述。这种文化首先会阻碍良性社会改革,因为统治者大权在握、呼风唤雨、自信满满,为什么要改呢?改革者是对既得利益的最大威胁,必欲赶尽杀绝而后快。满清保守势力无情扼杀立宪改良,屡屡错失改革良机,直至招来革命。1908年出台的《钦定宪法大纲》就是错误自信的最好写照,自以为江山稳固、“万世一系、永永尊戴”,没想到三年后就爆发革命。此前还不知好歹地搞了一个“亲贵内阁”,激起全国公愤,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不见棺材不落泪”,只要大权尚未旁落,统治者是不会允许改革的。 清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1908年8月27日)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由宪政编查馆参照1889年由明治天皇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旨意。 既然权力至上是一种文化,它便不局限于官场,而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造成平民百姓也信奉权力,而不是讲道理、守规则。譬如办事托人就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这首先意味着权力的触须无所不在,但凡办事都要找熟人、“拉关系”;所谓“熟人”,就是控制着某一块资源并为了亲情友情或以后的利益交换而愿意“帮忙”的人。托人办事的时候,我们考虑的并非这件事情是否应该办,而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将事情办成。上访人“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也是一样。这固然是因为司法不独立、法律不可信等原因造成的,但是也体现了长期形成的社会习惯思维,总是指望权力部门出来一个“青天大老爷”为自己撑腰,而不是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通过民主和法治渠道解决自己的问题。 权力至上文化所衍生的另一种习惯是恃强凌弱、欺软怕硬、不尊重弱者。这种习惯在平时走路、开车就可以看到。国外的规则是汽车让行人,但是到了我们这里,就成了行人让自行车,自行车让汽车,小车让大车……其实每次相遇都是一次较量,双方显示的实力瞬间决定了谁让谁。欺软怕硬看似十分理性的自然反应,但是这种习惯会强化权力至上,致使规则至上的法治文化无处生根,进而产生非理性的政治选择。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一下没了底气,急忙抛出架空皇权的《十九信条》,可以说是一夜之间从传统的实权君主制变为“虚君制”。这本来是空前的历史进步,一个弱政府对于建立法治、保障人权无疑是有利的,但是中国人容不下弱者,不再会给满清机会;夹在强人袁世凯和拒绝妥协的革命军之间,年仅五岁的“末代皇帝”很快退位。 末代皇帝溥仪幼年照片 假如当时各派能有1215年英国贵族的气度,或1868年日本维新人士的智慧,保留皇权并迫使其实施《十九信条》,中国早已走上英国的虚君共和之路。然而,我们信奉的是实力;一旦没有实力,还凭什么在位?而实力是靠打出来的,不然怎么知道你有实力?等到用枪杆子证明实力的一方控制了政权,权力游戏又开始了新的轮回,而胜者通吃的格局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执政集团垄断了所有的权力和资源,直至被下一个更强大的革命者武力推翻…… 美国立宪者能在利益严重对立的格局下不诉诸武力解决,确实是一个奇迹,但是这个奇迹并不能归功于华盛顿个人的英明,甚至也不纯粹归功于“立宪者”这个政治精英团体的睿智。归根结底,这个仗能否打起来,首先得问老百姓答不答应;如果使唤不动老百姓,精英们即便不共戴天又怎么打仗?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至多只能靠决斗、肉搏“私了”。 当年独立战争是为了殖民地所有人的自由,凑齐了邦联军队。这一仗打了八年,好不容易打完了,还要再打,恐怕是没有谁会答应的——为了什么?为谁而战?不要忘记,虽然那个年代的各州政府算不上任何意义的民主标本,但也都没有专制政权的神通,想抓壮丁就抓壮丁,想派劳役就派劳役;他们想多征点税都要考虑能否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独立战争就是为了抵制英国人的税才打起来的。和平时期要拉起一支军队,自己人打自己人,谈何容易?换言之,美洲政府在其公民面前并不比当年英王在其贵族面前更强势;没有后者的同意,既没人又没钱,是没仗可打的。 在这个意义上,即便端坐在制宪会议主席台上的那一位是权欲熏心的袁世凯,他要是聪明的话也只能老老实实做一个华盛顿。 美国制宪会议情景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究竟谁想打仗?又是谁承担战争的成本?当然是平民百姓。几乎在任何战争,他们都是炮灰。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不是杀得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是究竟为了什么?最后说白了,不就是为了在二三人中决出谁做他们的主人吗?胜者得天下不用说了,虽然有“胜王败寇”一说,其实即使败者也未必太惨,往往可以隐姓埋名、流亡海外保全自己。刘项之争不知死了多少人,项羽本来可以全身而退甚至东山再起。真正付出的是千家万户的平民百姓,但是如果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这个仗怎么会不打呢? 电视剧《楚汉争雄》剧照 换言之,一个国家之所以动不动就会诉诸武力解决问题,一定是因为老百姓的命太不值钱,太容易成为政治精英的炮灰;或更准确地说,他们无权主宰自己的命运,无法保护自己不被宰割,甚至在经过长期教育改造之后已经不能正常思维,幻想自己为国家卖命还是一种荣幸,以至鼓噪战争比政府还起劲。生命贬值只是缺乏权利的自然结果,我们之所以常常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挂在嘴上,实际上杀起自己人来比谁都狠,归根结底还是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公民回归自我本位,有权对侵犯其切身利益的政府行为说“不”,政治精英才不会为所欲为、胡作非为,以人民的生命作为争权夺利的赌资,才会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判,因为武力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选项。美国立宪者代表的可以是某个集团的利益,可以是某个地区的利益,但惟独不能纯粹是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说,在舆论监督的大环境下,他们的个人利益已经和某个集体的利益融合起来,飞扬跋扈、穷兵黩武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的政治自杀。 只有当不同利益的代表开始妥协、谈判,才有制定规则的必要;不然,昨天刚谈完,今天就翻脸不认,或者各方出于各自的利益在已经谈妥的“权利-义务”边界上扯皮,岂不前功尽弃?利益妥协需要明文规则界定,而宪法就是最基本的规则。也只有这样的国家才会真正实施宪法规则——规则终于讨论出来了,大家都眼巴巴盯着怎么做呢。 归根结底,立宪是为了界定各方的利益,而不是给任何人作秀;如果不按宪法规定的方式办事,肯定有人不干的。 最后,立宪是为了界定和保护利益,但这种利益不是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是更加长远的利益。这个结果可能是规则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抽象的规则一般不会规定某个具体人群一劳永逸地享受某种特权。 美国立宪者并不是躲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背后制定宪法规则,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利益,但他们毕竟相信这部法则是要流传久远的,如果不是永恒的话。按中国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利益格局是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的,现在看起来对自己一时有利的规则难保以后也有利。这次选举是多数,下次选举可能就成了少数;如果认可多数人可以剥夺少数人的财产,那么下一次受害者很可能是自己。大西部原来是不毛之地,应该支持小州“以地为本”的立宪模式,但是谁会想到今天的西部沿海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工商业中心?因此,立宪必须立足于长远利益,而不能局限于眼前的既得利益,否则只能作茧自缚。 最大的长远利益莫过于忠实施行这部宪法。一旦宪法确定了权利边界,各方无论强弱,均需尊重宪法。作为规则,宪法的作用主要体现于防止强势集团越界侵犯弱势利益,但桀骜不驯、难以驾驭的恰恰是强势者的权力。强权是不需要规则保护的,宪法之于它看似是纯粹的障碍。但是如果不能驯服强权,如果一遇强权,宪法就为之变型、扭曲,那么宪法就如同一张废纸,立宪也就成了一场笑话。 其实,人不能过度自信,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维持强势;只要是凡人就有弱点,就有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弱势。但是如果自己在强势的时候摧毁了宪法,让它权威扫地、效力凋零,那么在自己弱势的时候又如何指望得上宪法的保护呢?宪法形同虚设,各种势力即回到无法无天、各自为战、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这种状态能对谁有利呢?强权看似强大,但是强行占有的既得利益能永远维持下去吗?美国立宪者的高瞻远瞩正体现于他们拒绝短期诱惑,自觉接受宪法统治。 费城独立厅,制宪会议会址 千虑一失,美国立宪者再远见卓识,也有自己的盲点。惟一致命的盲点就是蓄奴制。当然,联邦立宪时,它已经成为南北斗争的焦点,最后通过一种妥协安排暂时平息纷争,但是这并未解决实质问题,以至成为日后宪法危机的隐患,不得不通过一次内战终结问题。奴隶问题显示了立宪者的局限性。华盛顿总算在去世前释放家奴,杰弗逊到死也未把自由还给自己的奴隶,南部奴隶主则出于贪婪要把奴隶制永远进行下去。一旦一个社会中的一部分不被当人对待,而是和牲口一样任人摆布,他们不仅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且也无法控制自己主人的贪欲。然而,沉睡的人性终将觉醒;当时可以剥削奴隶的血汗,但是到他们起来的那一天,美国该怎么办?立宪者未能克制不正当的短期诱惑,致使宪法这部社会契约差一点被围绕蓄奴的南北纷争撕裂,也为美国社会留下困扰至今的无穷后患。 美国立宪的经验或教训在于,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强势,也没有绝对的弱势。就和再弱的国家也有一定的反抗能力一样,再弱的群体也有自己的报复手段。我们不尊重农民的权利,设置种种不正当的规则歧视这个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对此无可奈何,却可以用同样不负责任的行为给城里人输送有毒的大米、蔬菜、猪肉……一旦陷入相互投毒、以邻为壑的丛林状态,谁都别指望自己能维持强者姿态全身而退,剩下的出路就是逃亡。或者,我们也可以像美国立宪者那样,走到一起为自己立约,永远告别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9-11 21:22 1162 0 2019-9-11
此时此刻 优秀教师都是思想者 attach_img
​文:吴非 1、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就不能跪着教书 有位留学生很有感触地告诉我一件事:他在美国读博士,学习紧张辛苦,每天都很疲劳。一位非洲同学对留学生活有同样的感受,但这位非洲同学说:“你知道吗?每天早晨起来我都有一件最高兴的事——我眼睛睁开时就会想到:我有一位伟大的老师。” 是的,教师很平凡,我们教师也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们的学生需要最出色的教师,需要伟大的老师。一位优秀的教师,会像美国电影《春风化雨》(一译《死亡诗社》)里的基廷老师那样,让自己的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成为站立起来的人。当基廷被学校辞退不得不离开教室时,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站到了课桌上,大声地喊道:“船长!我的船长!”——影片的这个结尾,从1997年起,我看了大约有五十遍,我之所以反复地体味这个场面,是想到:真正的教师应当追求这样的人生境界。 电影《死亡诗社》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一生追求真理,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能不断地挣断缠绕过来的锁链,有自己的人格追求。教师给学生心灵世界种下一粒什么样的精神种子,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为他们打好精神底子。如果仅仅告诉学生“有了分数就有了一切”,那是多么庸俗猥琐啊! 我说过,要想我们的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自己不能跪着教书。优秀的教师应当无一例外是思想者。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所以,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来做瞒和骗的掘墓人。 什么是教师?难道指的是那种“叫你干啥就干啥”的人吗?我认识的许多老教师曾经发出过共同的感慨:许多错事不是我们自己要做的,只是学生缺乏独立意识,跟得太紧;而由于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教学,也就直接地把错误教给了学生。——教师固然不需要直接对民族的不幸负责,但是他的工作价值又在哪里呢?现在教师对学生讲“学贵乎疑”,而学生至多停留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这是很不够的。教师自己应当先学会读书,善于思考。读书也要站直了读。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 要引领学生成为精神上的人,首先教师自己要成为真正精神上的人。这些年我认识了一些青年教师,他们身上不像我们一样有那么多的历史阴影,没有精神的重负,他们崭新的价值观体现出时代的进步。无锡一位校长告诉我,他的学校有位年轻的外语教师,业务很不错,衣着比较时尚,说话有些“另类”,深受学生欢迎。有一天,她主动报名去西北支教一年,领导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学校从来没有把她当作“积极分子”或是“培养对象”。她去了西北之后,领导才知道:这位女教师资助三位贫困学生读书,已经好几年了。后来学校要授予她一项荣誉,她觉得极不自在,坚辞不受,她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破坏她平静的生活。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些平凡的教师的平凡工作中,感受到人的灵魂的伟大。 2、要培养健全的学生,教师自己就得是健全的人 前些天,刚刚结束军训的高一新生从营地回到学校,家长纷纷来接。我在校门口看到:凡是有父母来“接驾”的新生,他们最重的行李都是父母在吃力地扛着拎着拖着背着,而那些接受了七天军训的“兵”则趾高气扬地走在前面,旁若无人…… 你说这样的“军训”有什么效果?然而没过几天,语文教师就会看到学生充满激情的军训生活作文,那些话豪壮漂亮;再过些时候,他还会告诉你,他是怎样的爱自己的父母……你弄不清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你也无法判断他是不是有思想。很多学生,作为考试机器,可能是合格的;作为人,精神上并不健全。他们不会爱,也不会恨。 教育应该培养健全的人,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像一个人一样地站直了活在世界上。让学生懂得爱,懂得善良,教师自己必须有爱和善良的情感,必须是人格情感健全的人。 常常听到教师的模范事迹,说他们为了学生的高考,如何把自己没满月的宝宝丢给别人带;如何丢下家中重病卧床的老人;晚上如何把五六岁的孩子一个人关在家中,等等。这些做法,恰恰是缺乏人性的表现;宣传这样的人和事,等于是宣传反人道、反人性。我们在自诩祖国为“礼义之邦”时,不能以为“礼义”只是“君君臣臣”一类的政治纲常,应当注意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相敬如宾”怎么就不是礼义呢? 我曾对学生说:你们爱自己的父母,最好直接表达出来,要能向父母说一声“我爱你”。有位女生回家后对母亲说:“妈妈,我爱你!”母亲不耐烦地说:“去、去、去!数学只考了65分,还说‘爱’我!”我问这位家长:“你女儿数学少考了一二十分,可是毕竟她还爱你;如果她考了一百分,但是不爱你,你会觉得怎样?”——麻烦可能也就在这里:在一些家长眼中,孩子是否懂得爱并不重要,考试分数低了才是不得了的事。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心理往往会出问题。即使学生能有一个极高的“分数”,但若人格不健全,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而言,他也只能是个次品甚至是废品。 1999年5月下旬,就在高三复习准备高考时,班上有位学生毕彦波突发心脏病,在夜间去世。学校考虑到我是老教师,会做工作,要我去向学生们宣布他的死讯,这在我是多难的一件事啊!全班同学的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我终生不能忘记,谁也不相信乐于助人的好同学毕彦波就这样离去了。 当时有人主张“淡化处理”“尽量保密”,理由是“不能影响高考”。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教会学生直面人生苦难的课堂,如果他们不去送别,就说明他们作为人的情感仍然是有欠缺的。那天大雨倾盆,全班同学都去为他送行,男女同学都哭红了眼睛,把一朵朵白玫瑰放在他的身边。不可否认,这件事对学生刺激很大。高考结束时,我和班主任周老师看了一下成绩,一些同学可能是低了几分,但是和此前相比,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教育要培养的是有人性的人啊! 文革初期及后来的插队经历,对我的思想刺激很大。人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尊严,没有了人格。中国有过那种没有健全思维的教育,所以就在历史上写下了荒谬绝伦的一页,让我们一想起当年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再发生那样的劫难,我们应当把人道主义写在教育的旗帜上。 教育不像工农业生产,工农业生产上一个错误的决策会立刻导致严重后果。而教育的失误,会隐蔽在一个漫长的时期里!“十七年”的失误导致文革的疯狂,大批青少年没有得到“人”的教育,而文革中长成的一代,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暴露思想素质的缺陷。持续10多年的应试教育会给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困境,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3、只看学生的考分,这是落后的文化 袁隆平是我们学校五十多年前的毕业生,我拜访过他两次,详细地问了他在校时教师的教学情况,他的回忆很有价值。我想不明白,现今物质条件这样好,为什么教育、教学观念反倒不如那时候?如今的风气,就是考分第一、竞赛第一,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不重视人的发展。其实在我看来,学校培养出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或者培养出会种水稻的农民,都是教育的成功。 当今教育界弥漫着一种市侩哲学,好像高考升学率是衡量一切的标杆,更有一些人把高考升学率当作了“政绩”。为此有些学校搞所谓“强化训练”,让高三学生从早上6点半忙到晚上11点,一个月只让学生休息一天。进入五月,有的学校教室里汗臭熏人,因为学生没有洗澡的时间。 这就不得不说到教育观和人才观了。我对门下学生高考考了多高的分一般没有什么印象,我也没有给班上的学生排过名次。在一个公平的社会,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只看学生的考分,这是落后的文化。 有一位少年预备班的学生,平时也就满足于八十来分,但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欲通天文下欲知地理。他常在晚自习时溜到我的办公室,政治局势,中外历史,和我无所不谈。每次劝他回教室看书,他总是说:“那点事好办”。他那两年高中读得潇洒大气,直到高考前还在看闲书,我认为他以后会有大出息。他在28岁那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可惜的是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那样的学生今天几乎就看不到了。我常想,我们的教育不止是为了学生的今天,更是为了学生的未来。谁如果不懂得这一点,他可能很难承担起教师的责任。 让人遗憾的还在于过去许多有效的做法现在也不被人们理解。有位老教授曾对我说,他以前偏爱男生,可是现在学校的男生似乎和以前不同。我有点懂他的意思,他可能是想说现在没有那种敢做敢为、敢负责任的小男子汉了。 想起20多年前的一件事。有一次晚自习结束,一个调皮的男生跑来找我,他和同学在教室打闹,手背受伤,掌背皮肉绽开,鲜血淋淋,露出了骨头。我立刻骑车带他去医院。医生说要立刻缝合,谁知急诊室把麻醉药用光了。医生提出转院,可是万一下一家医院也有没有麻醉药呢?于是,我鼓励他不用麻药缝合,说:“你要是鬼喊鬼叫,我明天告诉全班。”说完让医生动手,这孩子硬是没吭一声。医生忙得一头汗,嘀咕了一句“我还没见过这样做教师的呢”,我说,所以中国的教育落后呀,缺的就是男子汉的教育。 这事要是放在今天,一定有官司等着我:晚自修你为何不在现场?学生受了伤,为什么没通知家长?为什么不给学生打麻药就动手术?……再加上小报狗仔队添油加醋,兴风作浪,不知道会弄出多大动静来!我经常感慨,对我们的教育而言,好像一个时代结束了。早先教育上很多可行的做法,现在听起来像奇闻轶事一般。 有人问过,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下一辈子会干什么?我说还是当教师。于是听到的人作感动状,说这些教师一生奉献啊,灵魂高尚啊!——他们理解错了。我说来世还会选择当教师,是想到当今中国教育还有很多困难,以我有生之年可能仍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而我太想太想知道结果,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来生,继续看,继续实践。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9-9 19:10 1141 0 2019-9-9
此时此刻 林炎平 | 现代文明的DNA——在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毕业典礼上的讲演(中英双语) attach_img
​ 林炎平博士应邀于2019年6月16日在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毕业典礼上作演讲,在此刊登演讲全文和中文译文,以飨读者。中文由作者本人亲自翻译,英文原文附在后面。 现代文明的DNA在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毕业典礼上的讲演2019年6月16日 我非常荣幸在这个伟大的大学和这个神奇的系做毕业典礼讲演。 你们现在也许会怀疑今年系里是否把讲演者搞错了,因为看起来他既不像希腊人,他的博士学位也和古典学无关。不错,难道一个具有亚洲文化和冶金工程领域背景的人与古典学或古希腊有什么关系吗? 这样的怀疑显然是合理的。正是为了这些理由,今天我要告诉你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无论他是希腊人还是中国人,无论他的学科是古典学还是工程。原因很简单,古典文明是我们现代文明的DNA。它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它属于整个人类社会,从北到南,从西到东。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带给你一个令人兴奋的东西例子:中国浙江大学刚刚赞助翻译并出版了著名的世界级学者的一系列作品,约书亚·奥博【1】的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他精彩的中译本《民主与知识- 古典雅典的创新与学习》。完成这项工作花了6年时间,期间我们有时觉得由于客观环境而无法完成。但我们最终做到了。那么,现在我们有了另一个类似于先前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将古典研究和学术引入中国? 我将尝试通过两个有趣的视角提供答案,这两个视角是:中国文化和工程。 自从我接触到古希腊以来,我一直非常喜欢古希腊文明,我怀疑我的前世一定与此有某种联系。我记得一个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巴顿将军的故事:他确信他曾经是古罗马军官,曾在2000年前在北非参加了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之间的战争。我不确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拥有前世,但是当我2004年第一次访问希腊时,我觉得它是如此似曾相识,以至于我肯定以前曾到此地。当然,我此前从未涉足。这种熟悉感可能来自我对希腊文明的认识和热情。当然,如果巴顿的信念是现实的,那么我也可能在2500年前在伯里克利时代就在古雅典。在他那著名的“葬礼演说”【2】中,我也许就在观众席上。诚然,我们不管过去是否和古希腊文明有联系,但只要我们热爱自由和持有对自由的理念,那么我们都是希腊人。 我不得不说,对古典文明的热爱是没有时间限制和地域边界的。著名的华裔美国数学家陈省身在临终前告诉他的亲密朋友和家人:“我要回希腊去了,那里是数学的故乡”。我有幸在中国攻读硕士学位时听过他感人至深的讲演。他既爱中国也爱希腊。在中国传统中,一个人在他去世后应该被埋葬在他的家乡,但陈教授选择了永远与希腊在一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物和理念超越了你的家乡、你的文化、你的种族、你的国家、你的信仰。对我来说,这就是古希腊。 类似这样的经历令我希望亲身体验西方,因为那里是希腊文明得到继承、发展和弘扬的地方。这就是我去加拿大的原因。我有幸获得加拿大大学的赞助,得以前去攻读博士。我一无所有地来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除了一张耗费了我父母一生积蓄的单程机票和口袋里的60美元。 我对古希腊文明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拜伦勋爵的诗很好地表达了我的感情: 雅典的少女呵, 在我们分别以前, 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 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 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请听一句我临别前的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这么热爱希腊。简短的回答是:在黑暗中度过最长时间的人最热爱阳光。 在灾难性的人为的政治动荡期间,我父亲因言获罪被送到劳改营,而我被送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小村庄去当农民。我的生活比驴更糟,而且由于父亲的背景,我几乎没有希望离开那里。它实际上是一个劳改营,另一个村庄有一位学生绝望而自杀。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时期,除非经历,否则难以置信。我试着对我孩子谈这些事情,他们无法理解。 后来,事情开始发生变化。我进入中国的大学后,第一次遭遇古希腊文明。那时年轻的学生们正在寻找答案: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伟大民族居然会如此自虐。那是一个艰难的反省时期,我意识到中国在其悠久历史中一再经历这样的灾难。而且,不仅中国,在几乎所有的人类历史中,几乎所有民族都遭受了基本相同的灾难。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古希腊。 毋庸讳言,古希腊文明并不完美,因为它有奴隶,而妇女也没有选票。但我们不应该因为其奴隶的存在和对妇女的歧视而贬损古希腊文明。理由很简单,所有其它文明都有类似古希腊的问题,但古希腊所作出的贡献却独一无二。 我们必须把历史事件放在其当时的背景下进行评估,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它们。如果我们不遵循这一原则,那总有一天我们都将被视为罪犯。我预测,在100年内,屠杀哺乳动物将是犯罪,更不用说食用它们了。 我们无需粉饰古希腊,但是,正是这个独特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现代”的理念。而它们正是我们现代文明的DNA。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现代文明将不复存在。 当我还在中国念大学时,有一门哲学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教我们马克思主义。古希腊历史只是该课中的极小一部分。但正是这一丁点关于古希腊及其后来的文艺复兴的蛛丝马迹引起了我的注意,使我联想到了所有那些数学中的希腊符号和人物。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严肃的问题:古希腊人做了什么,他们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经过多年的探索、思考和反思,我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得出了以下结论,并与我所知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比较。古希腊文明的独一无二体现在了如下的4个公理、2个定理和1个原则: 这是4个公理: 1)批判精神: 没有任何其它文化如此推崇批判。在别的文化中,如果你批判,你会受到惩罚。 2)竞争精神: 奥运会是最好的例子。竞争,公平公正,而不是斗争。 3)思辨精神: 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是至高无上的例子。 4)人本主义精神: 伯里克利的葬礼演说和希波克拉底誓言就是最好的例子,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 以下是从公理推导出的2个定理: 1)科学:没有任何其它文明接近过这一境界。 2)民主: 没有任何其他民族敢于梦想这种形式,而古希腊人竟然付诸实践。 由以上,得出一个原则: 1)公民: 这一切都归结为人类的价值。当其他民族只有统治者和臣民时,古希腊发明了这种独特而现代的概念——公民。 有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理念,如果你不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去观察,便可能错过一些东西。在这里,我想举几个例子: 1)白痴:在别处,人们称一个非常关注公共事务的人是“白痴”。在古希腊,他们称一个不关心公共事务的人是“白痴”。 2)剧院: 在别处,剧院的舞台比观众席高。而在古希腊,舞台处于最低位置,观众席比舞台高而且越远的座席越高。 3)自由与食物: 在别处,如果你想用自由作为激励人们战斗的口号,你几乎找不到志同道合者。而希波战争期间的古希腊的战士只为自由而战。 4)对话与一言堂: 对话是希腊人崇尚的方式。世界上别的地方找不到这样的想法或实践。孔子不要对话,他只要弟子遵循他的说教。 5)有用与无用在别处,如果某样事物不能立即产生实效,那么它就被视为“屠龙之术”。由于龙不存在,它就意味着“无用”。这就是为什么华夏从未有过真正的数学或科学的原因。然而,希腊人从不介意无用。阿波罗尼研究的圆锥曲线,当时毫无用处,而且它此后1500年内仍然无用。那又怎样?在开普勒和牛顿之后,我们开始知道太空中的物体必须遵循圆锥曲线,即圆、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之一。 这几个古希腊科学巨匠是我们工程人永远景仰的: 1)阿里斯塔克: 他测量了地球与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并得出宇宙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的结论。 2)埃拉托塞尼: 他通过观察这样一个事实来计算地球的周长:在夏天的中午,亚历山大的一个旗杆有一段阴影,但在赛恩(现代的阿斯旺)却没有。 3)欧几里得: 他为科学提供了最强大的逻辑工具。如果没有他的《几何原本》,科学就不可能诞生。 4)阿基米德: 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不再赘述。 不胜枚举,古希腊产生了这么多伟大的学者,他们改变了世界,并给了我们现代性的基本概念。当然,我只提到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巨匠。我在这里并没有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或其他伟大哲学家,因为我仍然不太了解它们。你们对他们的了解应该远远超过我。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工程与艺术之间应该架起桥梁,这些学科在古希腊曾经浑然一体,现在是时候让它们破镜重圆了。 我们可以将历史上的人类社会分为3类: 1)以统治者为中心的社会: 我认为这是最糟糕的社会形式,统治者就是一切。今天的北朝鲜就是一个例子。 2)以神为中心的社会: 这个形式虽有问题,但比前一个更好,因为至少被统治者仍然有机会以上帝的名义质问统治者。 3)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这是古希腊首先发明的独特形式,人是社会的中心,公民是社会最终目的,而不是神,更不是统治者。古希腊开创性地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这个社会形式,它至今仍然是我们的目标。 我想现在我已经回答了之前提出的问题。 由于所有这些原因,我不认为所有形式的社会都具有相同的价值。由于我非常推崇古希腊文明,因此受到了一些中国同胞的批评。我知道我的说法让他们感到不安,甚至生气。但我这样做是因为关心中国民众,因为我相信批判是一种关心的形式。我认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只把自己视为人类,而不是按国家、肤色、文化或宗教来把我们割裂为对立的群体。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估不同的文明和文化,而不会因此感到被冒犯。 不幸的是,在21世纪,许多人抛弃了古希腊的价值。正如欧洲千年前所做的那样,欧洲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看到了古希腊价值观的重生。从此开始,我们进入了启蒙,然后进入了工业革命。其余都是历史。 但是,我们可能会再次失去这些价值观。我觉得批判精神和竞争精神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我们失去了科学和民主,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果失去了公民理念,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对话,我们的自由表达又会在哪里?但是,当我看到在我面前的毕业生时,我重新获得了希望。 我们有责任接过这文明的火炬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对于今天即将毕业的人来说,今后这也是你的责任:你不能让希望之火熄灭。 你们都将开始新的生活,开始你们的职业生涯或继续深造。你们可能将成为教授、教师、教育家、学者和企业家。凭借你们具有的古希腊精神,无论你选择做什么,你们都应该所向披靡。对于你们来说,你们已经具备了批判精神、竞争精神,思辨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因此你们没有理由不成功。 经典意味着久经考验,饱受风霜,去伪存真。你们将为我们的社会带来其迫切之需要。我衷心祝愿你们在未来的奋斗中硕果累累! 最后,寄语我们所有人:让我们共同努力,走向再次文艺复兴,让世界变得比现在更美好。 注【1】斯坦福大学古典系主任注【2】公元前431年伯里克利的《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的演说》 附讲演英文原文: The DNA of Modern Civilization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at Department of ClassicsStanford University, June 16, 2019 It is great honour for me to give this commencement address here at this great university and wonderful department. It is justified for you to question that why the hell this guy should address us in classics, because it seems that he neither looks like a Greek nor is his Ph.D. related to classics. Indeed, what does a guy with an Asian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field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classics or Greece? This is a legitimate suspicion. Exactly for these reasons and doubts, today I am going to tell you that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is important to each of us, regardless if he is Greek or Chinese, or his discipline is classics or engineering. The reason is very simple. Class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DNA of our modern civilization. It matters to all and everyone of us, and it belongs to whole human society,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from west to east. To prove this point, I bring you something exciting. Here is an example, Zhejiang University in China just sponsored the publication of a series of works by renowned world-class scholars, of which Josh is an important part. Here is his wonderful book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Democracy and Knowledge –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in Classical Athens”. It was translated by a very good scholar in China. It took 6 years to complete the work. Sometimes we thought it would not be done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here. But we have done it. Now we have another question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doubts: Why do we need to introduce Greek studies and classical scholarship into China? I will try to provide the answers by 2 interesting perspectives: Chinese culture and engineering. I have been so fond of Greece and Greek civilization since my university years in the Far East that I suspected that I must be somehow related to them in my previous life. I remember a story about General Patton, a WWII American general, who was convinced that he was in North Africa 2000 years ago in the battle between Romans and Carthaginians, as a commander on the side of Roman army. I am not sure if a person can have a previous life, but when Ifirst visited Greece in 2004, I felt it was so familiar and amiable that I must have come here before. Of course, physically I had not. The feeling of such familiarity could be from my acquired knowledge and passion for Greek civilization. Certainly, if Patton’s conviction were real, I could be there 2500 years ago during Pericles’ time. I could be there in the audience during his renowned Funeral Oration. We may or may not have previous connections to Greek civilization, but we share the value of freedom. As long as we love Freedom, we are all Greeks. I have to say that the love of classical civilization is beyond the limit of time and border. The famous Chinese American mathematician Shiing-Shen Chern told his close friends and loved one in his death bed that “I am going back to Greece, the birthplace of mathematics”. I was moved by his story. I happened to listen his lecture in China when I was doing my Master’s degree there. He loved both China and Greece.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a person should be buried in his hometown after his death. But Prof. Chern chose to be with Greece forever. This story tells us something. Something is beyond your hometown, your culture, your race, your nation, your faith. For me, it is Greece. Many such things convinced me to experience for myself the West, where Greek civilization was inherited, advanced and expanded. This was why I went to Canada. Two universities in Canada agreed to sponsor my Ph.D. program, so I went to Montreal with one-way ticket that cost my parents all their savings and with $60 in my pocket. It has been a love affair for me with Greek civilization. Iliked Lord Byron’s poem immediately when I read it and I can recite it since: Maid of Athens, ere we part, Give, oh give me back my heart! Or, since that has left my breast, Keep it now, and take the rest! Hear my vow before I go, Ζωή μου σας αγαποώ Maybe you will ask why I love Greece so much. Let me tell you this in short: The person who has travelled through the darkness for the longest time will love the sunshine the most. During the disastrous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other manmade political turmoil, my father was sent to labor camp for his criticizing people in the government and I was sent to a small remote mountainous village, forced to live like a peasant. My life was even worse than that of a donkey and with my father’s background I had little hope to get out of that situation. A student at another village hanged himself. It was literally a labor camp. I could have died there. It was a very miserable period. If you did not live through it, you would have difficulties to believe it. I tried to talk this to my sons. I realized that I had little chance to convince them all these were true. I will wait a bit longer and try again. Then Mao died in time, which was too late anyway, and things started to change. I first encountered Greek civilization when I entered a university in China. Young students were seeking the answers to why a great nation like China could do such irrational things to itself. It was a difficult soul-searching time. I realized that China had experienced such disasters through out its long history of autocratic government. And it was not only China, almost all nations, during almost all of human history, had had suffered basically the same things. There was one great exception and that is ancient Greece. We can always argue that Greek civilization was not perfect because it had slaves and women had no votes. I agree that it was not perfect, but we should not discount Greece because of its systemic slavery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All other cultures had problems similar to those of Greece, but Greece contributed what other cultures never did. We have to evaluate the historical practices in their context. We cannot use our moral standards of today to measure them then. If we do not follow this principle, one day we all will be regarded as criminals; I predict that in less than 100 years, killing mammals will be a crime, let alone eating them. While we should not paint Ancient Greece with rosy colors, it was the unique civilization that provided us with the concepts that we now call modern. Those concepts are the DNA of our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without them our modernity would be impossible. When I was still at my Chinese university, I took a philosophy class that was mainly aimed at teaching us Marxism. Greek history was a tiny part of that class. But it was that tiny mention of Ancient Greece and its later Renaissance that caught my attention. I thought of all those Greek symbols and characters in mathematics. And it all gave me a question: what did Ancient Greeks do and what do they mean to us? I ca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fter many years of searching, thinking and reflection, from a very different angle and perspective and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culture that I know. I concluded Greek civilization is unique and I summed up that uniqueness in 4 axioms, 2 theorems, and 1 principle: Here are the 4 axioms: 1)The spirit of criticism:No other culture fully appreciates and promotes criticism. In other cultures, if you criticized, you would be punished. 2)The spirit of competitiveness:Olympic games is the best example. 3)The spirit of rationality:Euclid’s geometry is a supreme example. 4)The spirit of humanism:Think about Pericles’ oration and the Hippocratic oath. Here are 2 theorems that are deduced from the axioms: 1)Science:No other early culture had such a rich concept of science. 2)Democracy:No other nations dared to dream about this form of government, but Greeks put this into practice. Then, there is 1 principle: 1)Citizenship: It all came down to the value of human. When other nations had only rulers and subjects, Greece invented this unique and modern concept, the citizen. You know a lot more than I do about classics and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but you may miss something if you do not observe from a different culture. Something that you take for granted may not be so on the other side. Here I would like to just give you some examples: 1) Idiot: In China, they call a person who pays much attention to public affairs an “idot”. In Greece, they call a person who does not care public affairs “idot”. 2) Theater: In China, the stage in a theater is higher than audience who are on ground. In Greece, the stage is on the lowest position and the audience is sitting on the raising seats. 3) Freedom vs food: In China, if you want to use freedom as a slogan to motivate people to fight, you will get few. Think of the contrast in ancient Greece during Greek-Persian Wars. 4) Dialogue vs. monologue Dialogue is a central Greeks idea and practice. I find no such idea or practice in Chinese history. Confucius did not engage in dialogue; he never encouraged or promoted dialogue; perhaps he lacked the very idea of dialogue. 5) Useful vs. useless In China if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applied to generate some practical merits, then it is dismissed as a “Dragon killing skill“. Since dragons do not exist, it means “useless”. This was why China never had real mathematics. However, Greeks never mind uselessness. Apollonius was studying conic curves, when such study was practically useless then and it remained useless for another 1500 years. Then what? After Kepler and Newton, we started to know that a body in space must follow one of the conic curves, circle, ellipse, parabola or hyperbola. Let me remind you of the names of just a few giants of Gree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Aristarchus: He measured the distances between Earth and Sun, Earth and Moon, and concluding the center of universe was Sun not Earth. 2)Eratosthenes: He measured the circumference of Earth by observing the fact that on the summer day at noon a flagpole in Alexandria had a shadow but in Syene (modern Aswan) it did not. 3)Euclid: He provided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of logic for science. Without his “Element”, nothing would be possible in science. 4)Archimedes: He contributed too many to mention and you know probably many of them. There are too many more of them to mention. I remain astounded by the fact that Greece could produce so many great scholars who actually changed the world and gave us concepts fundamental to modernity. I only mentioned a few great scholars on natural science side. I hesitate even to mention Socrates, Plato, Aristotle or other great philosophers here because I still do not really understand them. You know much more about them than I do. This is also why I have been thinking that building bridges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ity,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arts, is so badly needed today. These disciplines were united in ancient Greece. It is the time to bring them together again. I suggest that we can categorize historical human societies into 3 kinds: 1)Ruler centered society: This I consider the worst form of society, godless and inhumane. The ruler is everything, an example is modern North Korea. 2)God centered society: Whoever has the power to interpret the god, rules the society. This is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 one, because at least the subjects still have the chance to question the rulers in the name of god. 3)Human centered society: This is the unique approach that was first formed in Ancient Greece. The human is the center of the society and citizens give society its ultimate purpose, not god, even less a ruler. This was what Greece first brought to human society. It remains the goal of our Western society today. I think by now I have answered the questions raised before. For all these reasons, I do not think every form of society has the same value. Since I value Greek culture so highly, I have been criticized by my fellow Chinese. I know that I made them feel uneasy and sometimes even angry, but I do that because I care for them, because I believe that criticism is a form of caring. I always tell them this: We have only one earth and we should consider ourselves only human beings rather than dividing us by nations, colors, cultures or religions. We should be able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and cultures without feeling offended. The tragedy is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 many people have lost sight of Ancient Greek values. We may lose Greece, just as Europe did over thousand years ago. We lived without it, until the Renaissance saw the rebirth of Greek values, which took us into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rest is history. But, we may lose those values again. I say this because I feel the spirit of criticism and the spirit of competition are in danger. Without science and democracy, what kind of world would it be? Without citizenship, what kind people would we be? Without dialogue, where would free expression be? But when I see before me students who have studied the classics, I regain hope. So speaking first for myself and for your teachers: It has been our duty to carry the torch and to relay it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speaking to you who are graduating today, that duty is now also yours: you must not let the light go out. You all will start new lives, beginning your careers or continuing further study. You may be on the way to becoming professors, teachers, educators, scholars and entrepreneurs. With the spirit of classics, you should be able to do very well regardless what you choose to do. For eachone of you, with such preparation in the spirit of criticism, competitiveness, rationality and humanity, there is no reason for you not to do well. Classics means tested, seasoned and true. You will bring our society much that it badly needs. My best wishes to your future endeavours! Speaking finally, for all of us together: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the bridges to a second Renaissance: Let us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han it is now.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7-7 21:44 1547 0 2019-7-7
此时此刻 为美、加国庆而作:从故乡走向世界——旧大陆和新世界,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 attach_img
从故乡走向世界——旧大陆和新世界,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 文:林炎平 7月在北美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先不说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在严寒之后的夏季是多么珍贵,而这个月份也含有加拿大的国庆日和美国的独立日。 这两个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途径抵达了今天的成就,一个通过铁血刀兵的洗礼,一个通过年复一年的坚韧。这两个国家的伟大成就和卓绝历程让世人肃然起敬。这是两个让世人敬仰和羡慕的国家。不管世界上有多少伪善之徒对这两个国家如何进行诋毁,他们在诋毁同时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家人和钱财送往这两个国家。他们知道,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他们的后代才可以在他们的特权失去后仍然得到公正的对待。 在这里,你不需要腰缠万贯,便能体面生活; 在这里,你不需要位高权重,即可得到尊敬; 在这里,无论你多么卑微,也有途径尽显优秀; 在这里,无论你如何穷愁潦倒,也可以平视达官贵人; 在这里,不管你多么富有,也可以排队买个汉堡而不被人侧目; 在这里,无论你受到什么指控,都可以寻求法律公正的判决。 毋庸讳言,这块土地并不完美,只是知道何为公正,并且努力前行。而已。 正是如此,这是一块可以称作故乡和祖国的土地,尽管你并不世世代代生长于斯。 当你把这块土地和你的故乡对比时,当你把这块土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时,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所有的对土地的爱都是从故乡开始的,但是却不局限于故乡。这样的爱,也绝不永远无辜。有一种爱,从故乡出发荼毒他乡;有一种爱,从故乡滥觞泽被世人。前者有成吉思汗,后者有大不列颠。也许你会说成吉思汗也不都是罪恶,而大不列颠也并非没有罪恶。这都大可争议,有哪个考生会错到100%,又有哪个考生永远做对100%。但是,世人今天都愿意把家人和钱财放在曾经是大不列颠泽被之地,也许这说明了什么。 我知道,如果就此争论下去,一定会使得很多人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因此,不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我们脚下的土地,那就是音乐。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和北美以及这个月份似乎无关却无法割裂的两位音乐家,他们都是捷克人,或曰波西米亚人。一位是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另一位是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我特别喜欢这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伏尔塔瓦河》和《自新大陆》。 斯美塔那的《祖国组曲》在捷克家喻户晓,其由六首彼此独立的交响曲组成,其中的第二首《伏尔塔瓦河》举世闻名。我相信,在《伏尔塔瓦河》乐曲响起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说从未听过,因为你一定曾经在某个场合听到过。 斯美塔那的墓塚。笔者摄于2019年 斯美塔那的墓塚侧面,记录了他的《祖国颂》交响组曲的曲目。笔者摄于2019年 德沃夏克则以他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闻名于世。德沃夏克在旅居美国纽约时,写下了《自新大陆》。这首曲子按照德沃夏克的创作时间顺序排行第九,因此也称作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也许所有排行第九的交响曲都是作曲家成就最高的作品,一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创作时间晚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很久,但是它们从两个不同的侧面诠释了文明的进程。文明是普世的。 《伏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别名,斯美塔那以伏尔塔瓦河的名义歌颂了他的故乡:流经波西米亚的伏尔塔瓦河,是如何从淙淙泉水变成涓涓溪流,然后汇成浩荡大川,她流淌出乡村的苏醒和城市的繁荣,给波西米亚带来了希望和繁荣,最终流出了波西米亚,流出了作曲者和听众的视野——逝者如斯!此程何去?整个曲子一气呵成,加上其妙莫名的结尾,给予听者的感受非常深刻和震撼。对故乡之爱,莫过于此! 从高堡俯瞰伏尔塔瓦河 德沃夏克则以《自新大陆》更多地赞美了故乡以外的新世界。他同样热爱故乡,但更为远离故乡的开拓者喝彩。远方有希望,征程有责任:这是谁的执意,一定要背井离乡?航程漫漫、阴云密布、骇浪惊涛,而或云开日出,彼岸依稀。奋力向前,彼岸彼岸(第一乐章)。故乡渺渺,乡思难收,魂牵梦绕,如泣如诉,故乡依旧挥之不去,新大陆却立足不移(第二乐章)。努力奋斗、乐观向上、在新大陆重塑和超越故乡的成就。这是神奇的土地,任何奇迹皆有可能(第三乐章)。 绝不止步,向西、向西、再向西,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开拓者的足迹,就是文明的新边疆。是的,新边疆!新大陆!新世界!(第四乐章)。 德沃夏克的墓塚。笔者摄于2019年 《自新大陆》的向西、向西、再向西,让我想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向东、向东、再向东。这位诞生于公元前356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一直从地中海的巴尔干半岛越过两河流域、波斯帝国、横扫到印度河流域。今天的阿富汗城市坎大哈曾经就叫“亚历山大城”,亦即很多“亚历山大城”之一。亚历山大大帝也没有忘记向南扩展到了埃及,创建了最著名的至今仍未更名的“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港。那里后来成为了希腊化时期的中心。他东征再也没能回到故乡,而是在公元前323年英年客死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回顾历史,其实亚历山大大帝的不少做法并不文明,我宁可是伯里克利而不是亚历山大来征服世界。但是,当我们回首历史俯瞰世界,亚历山大大帝无疑是一个文明的传播者,只是不完美而已。当然,历史至今也没有一个完美的,将来也不会。 《自新大陆》也让我想起了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阿姆斯特朗就携带了《自新大陆》的录音和阿波罗11号一起飞往月球。那应该是:向上、向上、再向上!向着人类文明的最后前沿——空间。 在布拉格国家音乐厅前面的德沃夏克塑像。笔者摄于2019年 世界的历史就是文明和野蛮的搏斗史和扩张史。如果文明不扩张,野蛮就会扩张。如果健康肌体不去占据,癌细胞就会滋生扩张。 如果我们说斯美塔那是热爱故乡的榜样,那么德沃夏克就是热爱世界的典范。捷克有幸为世界贡献了这两位杰出的音乐家。而我,有幸在几周前再次在布拉格瞻仰了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的墓塚。布拉格我造访多次,那里既无生意也无朋友,就是想看看这片似乎和我毫不相干却魂牵梦绕的土地。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显然是造访的理由之一,他们的墓塚所在的高堡令人流连忘返,在瞻仰他们的墓塚的同时,也可以俯瞰伏尔塔瓦河,布拉格城区和对岸远处的城堡。 如果你爱故乡,请你爱得和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一样;如果你爱世界,请你爱得和《自新大陆》一样。激情洋溢,理由充分。 从爱故乡到爱新大陆到爱世界,亚历山大、凯撒、旧世界和新大陆,未必没有过失,但究竟还是文明的足迹和抱负。 这都是思辨,都是想象。是该回到脚下土地和此时此刻的7月了。加拿大和美国,这是人类历史上奇迹。美国是按照理想主义设计的国家,尽管并非总是理想的。加拿大是按照平和妥协立世的国家,尽管也并非永远平和。但是,作为从来并且永远不可能完美的人类来说,我们还可以奢望比美国和加拿大更美好的国家吗? 别忘记高歌一曲加拿大国歌《O!Canada》和美国国歌《The Star-Spangled Banner》。它们的底蕴,就包括《伏尔塔瓦河》和《自新大陆》。 2019年6月30日成于《自新大陆》的乐曲中 - END -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6-30 22:02 1065 0 2019-6-30
此时此刻 曲卫国 | 2019复旦毕业典礼的发言 attach_img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像每年一样,代表复旦外文学院向大家表示热烈祝贺,我还是继续重复我每年在毕业典礼上说的话:请允许我代表外文学院的教师对你们最初选择复旦或中间加入并坚持在外文完成自己的学业表示由衷的感谢。正是由于你们的选择,外文学院才发展得越来越好。 这些年的毕业典礼,我每次都反复絮叨非正式版的民间复旦校训:自由而无用。遗憾的是,翻看前几次的发言,我发现我的心情一年比一年沉重。2017年我主要谈的是无用,non-instrumental。2018年我发现有必要对于自由好好地思考一番,因为说到自由,大家似乎更关注自己的自由权利。 自由而无用 去年我在解读自由时强调说,我们要捍卫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自由的权利,我们更要捍卫他人同样的自由权利,因为当他人的自由权利遭到蹂躏的时候,我们的自由实际上也名存实亡了。这也就是freedom from imposition。 本来今年不想说了,可是前几天参加的答辩和网上各种议论,当然还有刘欣接受Fox的采访,我突然发现,也许还是该再说说我们自己的自由,说说freedom of,自由只能是个体独立意志和思想的体现。现在太多的集体绑架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竟浑然不知freedom of 后面的名词被换成了复数。 前几天参加同学的论文答辩,有同学在论文中谈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有引用Markus, Kitayama,Matsumoto,等学者的理论去讨论东西方文化差异,说东方人是collectivists, 而西方人则是individualists。 持这些观点的当然还有Hofstede, Triandis等大学者。我的研究涉及跨文化,有一段时间几乎也是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假设。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形势的发展,我发现现实比理论复杂,如日本人和中国人的collectivism就非常不一样。我在明治大学讲学的那个月专门和日本学者讨论了这些问题。 这几年我开始讨厌起文化差异的假设了,首先,这种假设咋看起来是出于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但实际上却把人类文明的某些特点和成果全部划归到了某一文化之名下,看似开放的讨论,其实是discussions of denial,是对人类共享资源正当权利的剥夺。 其次,文化差异的讨论表面上是形而上的思考,但实际上更多地是形而下的算计,因为大家不方便明说的是,所谓的文化实质上指的就是族裔,而族裔的认定基本是生物学的事情。 如果我们接受这类文化差异假设,那就难免要同意其中暗含的一个悲观的宿命结论:我们的生理构成决定了我们的文化特性。有些族裔是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发达程度。这完全无视历史发展现实。 稍有历史常识的都知道,不管哪个族裔,任何发展都是靠互动的。互动的一个结果其实就是hybridity,杂糅。文化之间的互动发展常常是暴力的,因为互动的结果常常意味着改变,而被改变一方里的统治者基本都是不情愿的。。诺曼征服彻底改变了英国语言文化发展的轨迹 我在英语通论这门课上也简单地提到过,诺曼征服彻底改变了英国语言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比对古英语,我们可以说诺曼法语几乎重构了英语和英语文化。没有Norman Conquest,能有今天的英语文明? 有意思的是,那些一心一意徒劳地在想按照生物界线维护族裔纯真的民粹分子竟然忘了生物学里的一个简单道理:近亲繁殖会使物种退化。闭门锁国文化发展的后果难道不是如此?文化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已经很难有纯真了。 记得那天我在答辩的时候,很过分地问那同学:你和父母思路很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你父母和爷爷奶奶也有差异,那谁更东方,谁更西方? 我现在厌恶文化差异的讨论还因为学者善意的差异讨论常常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了某种不合理方式的存在依据。 孔夫子也没想到啊 其实,稍稍动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我们是真心认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几千年前的思想或者一两百年前的思想怎么可能适合今天的社会?许多人口口声声地说厉害了我国,但如果我们真的厉害了,为什么还要靠几千年前没有微信的孔子来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 别有用心的人篡改跨文化差异的讨论基本前提是有想法的,他们企图用文化之间的对抗来掩盖了自身文化内的矛盾和冲突,用反对他文化的强权来遮掩自己的强权。如果真的是反对强权,尊重独立,那文化之间和文化内部的压迫,我们都应该一律摧毁之。 我的这些唠叨与复旦自由而无用的校训有什么关系?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在研究或学习中,我们的思想其实常常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自由。在繁杂思潮的影响、无耻强力的压迫和各种利益的诱惑的夹击下,捍卫自己的思想自由变得非常困难。 我们通常相信读书能使自己强大,但在读书过程中,我们的独立意志或思想自由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被绑架。大家都认为读书是好事,但如果读书时独立意志停摆,没有了自由思想,结果也许比不读书更糟。叔本华曾在On reading and books一书里说:许多人分秒必争地读书,都读傻了:they have read themselves stupid。你们都是如饥似渴的好学学生,明白这道理非常重要。 叔本华(1788-1860) 按叔本华的分析,我们常误以为阅读时我们在独立思想,其实,阅读过程中大多数是别人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是重复他的思维过程。When we read, another person thinks for us: we merely repeat his mental process。叔本华对阅读分析最精彩的、也是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不注意,我们读书时会把自己的脑子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But, in reading, our head is, however, really only the arena of someone else’s thoughts. 真心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句话。怎么防止出现这种悲剧呢?复旦人还得记住复旦的民间校训。自由的前提是无用。我在2017年讨论无用时,曾说过这样的意思:复旦的无用不是源于庄子的思想,不是像他说的,使自己变成无所可用的樗树,从而能“不夭斤斧,物无害者,安所困苦”。它是康德坚持的人非工具而是自身目的的意思。 读书坚持自由而无用,这就意味着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用于他人所规定的目的,而是为了自己独立的生命体验。读书不是为了寻找他人给出的答案,而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大的思想自由。 任何只读一类书、只效忠一个权威的人基本是在用书垒砌成一座关押自己思想的囚牢。祖先把书设计成砖块状,抑或也有这层意思?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潘光旦先生。潘光旦有一段话非常著名,是对复旦校训里“自由而无用”绝妙的注释:“自由教育下的自我只是自我,自我是自我的,不是家族的、阶级的、国家的、种族的、宗教的、党派的、职业的。”这话真是我们应该记取的。我们是为了好好做人而学习的。 潘光旦先生(1899-1967) 遗憾的是,大家都知道费孝通,可能不一定知道被费孝通称为老师的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卓然不群的学界泰斗潘光旦先生。这位本科在Dartmouth, 研究生在Columbia的学者在那场今天居然还有不少人想翻案的浩劫中,受到了红卫兵学生野蛮、非人的折磨。这些红卫兵和你们一样的年纪,其中有不少是饱学的高才生。 悲催的是,失去独立意志的红卫兵学生为他人所用,博学睿智的他们堕落成了打砸抢的罪恶实施者。每每说起潘光旦,我都非常激动。年近七十的潘光旦,这位中国学界的泰斗,在红卫兵的逼迫下拖着残废之躯,在清华园,我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里像动物一样爬着除草劳动。 他1967年病重时,他们竟然不准他看病,也不给止痛药。就在那年他疼痛难忍,用四个s开头的英文单词留下凄惨的遗言:surrender (投降)、submit (屈服)、survive (活命)、succumb (灭亡)。也就是在那年,费孝通仰天哀叹“日夕旁伺,无力拯援,凄风惨雨,徒呼奈何”。他抱着老师直至他停止呼吸。 可见自由而无用是多么重要,但它又是那么地脆弱。它不仅仅能使我们追求自己的生命体验,它更能防止我们堕落成犯罪的工具。它是人性的第一道,或者说最后一道防线,实际上也是唯一的防线。 守住这条防线可能么?我们大概做不了潘光旦,但我们能做自己。今天上午来学校正值上班高峰,拥挤的地铁使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动弹不得,但我看见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拿出了手机,在这么压抑的空间或者说零空间里居然争得了一小片任意网游的自由。 也许因为要毕业典礼发言的缘故,我突然感动了。自由不是靠施舍获得,它靠的是我们的意志。You can lock up my body but you can never imprison my will. 该打住了。谢谢大家。末了还是一如既往和大家一起共享我人生的座右铭、Edward Everett Hale的名言: I am only one, But still I am one. I cannot do everything, But still I can do something; And because I cannot do everything I will not refuse to do the something that I can do. 这是我最后一次作为院长致辞了,突然有点欲罢不能。你们任重而道远,再加上一句吧,还是Edward Everett Hale的嘱托: Look up and not down.Look forward and not back.Look out and not in.Lend a hand 谢谢大家。 说明:本文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曲卫国教授在2019年6月17日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经作者授权发布。文中图片为编者所加。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6-18 21:20 901 0 2019-6-18
此时此刻 邓晓芒 | 在中国,康德的意义何在? attach_img
康德哲学对中国启蒙的意义 文:邓晓芒 我之所以对康德哲学感兴趣、对整个西方哲学感兴趣,是因为从小生长在一个不讲道理的文化环境里,吃够了苦头。并不是说中国人不愿意讲道理,而是不会讲道理, 只会讲眼前的道理,不会严格推理。因此眼前的道理也是似是而非的。我们先看一段相声,是刘宝瑞和郭启儒讲的有名的相声《蛤蟆鼓》: 甲:你这么有学问,我请问你,蛤蟆那么点小,叫声为什么那么大?乙:蛤蟆叫声大,是因为嘴大,脖子又憨。凡是嘴大脖子憨的叫声都大。甲:我家的字纸篓也是嘴大脖子憨,怎么不响呢?乙:那它是竹子编的,竹子编的它都不响。甲:和尚吹的那个笙管也是竹子编的,它怎么就响呢?乙:它虽然是竹子编的,但它上面有眼,所以就响。甲:竹子编的,有眼,就响。那我家的筛子也是竹子编的,也有眼,它为什么不响?乙:它是圆圆扁扁的,圆圆扁扁的它不响。甲:那唱戏的打的那个锣,也是圆圆扁扁的,为什么又响呢?……甲:泡泡糖为什么响?乙:那是有胶性的,才响。甲:有胶性的,胶鞋底为什么不响呢?乙:那它挨着地了,不响。甲:挨着地的三轮车胎,放起炮来怎么又那么响?乙:什么乱七八糟的!…… 上述回答中,每个细节都是很认真的,似乎都说明了一种道理,但经不起推敲,总的来看是一团“乱七八糟的”。这样的争论或讨论,是绝对没有希望的。艺术家所反映的是现实生活,这段相声之所以如此引人捧腹,是因为它把我们周围的日常所见的现象提炼出来,加以典型化了。 其实,中国人的一般思维方式就是这种状况,碰到什么就想当然地是什么,明明错了也不知道反思。这种思维方式为人们非理性的情感情绪留下了大量的空间,而将理性挤压成了类似于条件反射的碎片。你不能说中国人不动脑筋,但中国人动脑子只动一下,然后就想到别的东西,通常都是情绪、体验这些不可言说的东西。这些东西未经认真思考,飘忽不定,渗透一切,它可以是大气磅礴,也可以是极精至微,它不需要用脑子,只需要用“心”。 人们通常喜欢赞美中国人的“诗性智慧”,但却很少有人看到这种诗性的负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的种种怪事,包括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 等等,完全不合理,却渗透着“诗性精神”。我当时的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以往的种种荒唐事件不能让它们就这样白白地过去了,而必须加以清算,包括自己做的,身边的人做的,整个民族所做的事,它的来龙去脉,为什么会这样,都要搞清楚。为了搞清楚就必须读书,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在读研究生以及后来参加工作时,我深研了康德哲学。其实按照我的兴趣来说,我更喜欢黑格尔。但我深知,要真正懂得黑格尔的思想,康德哲学是一项基本功。连康德的“纯粹理性”都没有搞清楚,谈何黑格尔的“辩证理性”?当然,康德哲学这项“基本功”也不是好对付的,康德和黑格尔都是人类历史上被公认为最难读懂的哲学家。然而,促使我不断地对他们、尤其是最近十几年来对康德哲学锲而不舍地钻研的,正是我当年由于不会思维而感受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以及对周围非理性社会环境的那种反叛精神。我知道,这种反叛光靠说怪话是不行的,它不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而是成人的一种深思熟虑,是对理性思维的一种熟练掌握和恰当运用。所以它是一种反思,一种彻底的清理和颠覆,一种重建。 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我在读康德的书时内心常常有一种感慨,觉得这正是我们民族所迫切需要的。当然不是指康德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和他所做出的解答,而是指他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我力图在研究他的过程中,把他这一套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学到手,然后用来影响国人。 康德哲学的普遍意义就在于,他交给每个人一件锋利无比的思想武器,让他们学会开展“纯粹理性”的批判,就是对任何哪怕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都采取批判的眼光,不盲从,而是要问一个“为什么”,问一个“何以可能”。 因此,康德哲学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这种启蒙意义,首先就表现在对理性的运用上。康德对启蒙的定义是:“启蒙就是人们走出由他自己所招致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对于不由别人引导而运用自己的知性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知性!这就是启蒙的箴言。”在这里,所谓“知性”大致相当于理性。但理性在康德那里不仅仅包括知性,而且还包括超越的“勇气”。为什么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知性?因为知性作为一种被“运用”的工具性的能力,本身不具备超越自身的能动性,它只是逻辑理性,而非超越理性。它只有作为超越理性的利器才能发挥其无坚不摧的作用。超越理性的勇气首先体现为怀疑精神,即像笛卡尔那样,对一切既定的规范原则加以摧毁。这就是批判精神。笛卡尔是西方近代第一个勇者,康德的批判哲学更是体现了大智大勇。而这种勇气最终归结到人类本源的自由精神,表现在认知上和行动上,就是每个人都愿意相信由自己亲证的道理,都愿意做自己自愿的事情。一切由他人或者环境、历史、传统给他预设的樊笼都是不能长期忍受的,都势必要加以突破。 那么,有了这种勇气,如何做呢?如何运用自己的知性呢?其实每个人只要是成人,都已经具备自己的知性,也会懂得如何去做。但这里做一点归纳也不是没有必要的,可以使我们更加自觉。 我认为,一般知性的运用有三个要件,第一是良好的记忆力,第二是敏锐的计算能力,第三是综观能力。 先说记忆力。是人都有记忆力,甚至动物也都有一定的记忆力,有的动物比人的记忆力还强。但动物的记忆力是外在的,只是外部事物刻在动物神经系统或大脑中的刻痕;而我这里说的记忆力是指内在的记忆力,是人对自己的行为思想的记忆力,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有过的念头不忘记,而能够保持住,随时能够返回。这是动物不具备的,动物只记得外界的事物,它的记忆只是为了应付外界的生存条件,动物不记得自己的记忆。动物可以记得一条路,一种谋生技巧,一个对它好的同伴或主人,当这个主人在它面前时它可以认得出来。但是动物不可能在自己的心理活动中主动调用自己的记忆,将这种记忆和现实中的事物作比较、进行抽象或类比,从而凭借记忆进行思维活动。而人的记忆具有反思的意味,人记得一件事,就可以对这件事运用思维,记忆是反思的前提。自我意识本身就已经是内在的记忆了:当他把自己看做对象的时候,他记得这个对象当初正是自我设立起来的;因此他也可以在这个对象身上随时返回到自身。 在读康德的书的时候,这种内在的记忆力是特别要注意训练的,否则你无法进入。当你跟着康德的思路前进时,你要尽可能记得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在理解后面的话时,要时时把前面说过的摆在面前,加以比较。如果不记得了,就要翻到前面去,加以查对。因此我在翻译康德的书时,特别强调应该有详细的术语页码索引,就是为了便于读者查证。《纯粹理性批判》后面有50多页都是索引,聪明的研究者就会善于利用这个索引来做学问、写文章。康德自己也说过,读他的书如果只抓住一两句话,也许会认为他有矛盾;但如果全面地来作总体性的把握,这些表面的矛盾就自然消解了。 因此,我的讲解康德采用了一种我称之为“全息式”的讲解法,就是讲到每一个地方,都尽可能前联后挂,联系其他地方相应的说法,特别是把康德前面已经讲过的话提出来,放到一起来理解。 同时,我们读康德的书本身就是对这种记忆力的超强训练,因为康德的句子是有名的长句子,连德国人都嫌太长、无法卒读。如果一句话你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那是根本无法理解的。我们中国人就特别缺乏这种训练,因为中国历来都是短句子。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节省字,言简意赅;但这同时也是它的缺点,就是不适合于表达那些特别复杂和精确的关系。当然,文言文的这种特点也使它成为了一种适合于背诵的文字,由于句子短小,每个字的含义又都很丰富,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把它背下来。中国古代做学问其实是很强调背诵的,这叫“童子功”;但这种背诵只是一种外在的记忆,即从小在脑子里刻下刻痕,到老不忘。这不用动脑子,和动物记得它的主人的声音气味没有什么不同。直到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在花大力气训练这种记忆,在这方面中国人举世无双。这就压抑了人的内在记忆。如果用这种方法治康德哲学,就会发现根本是南辕而北辙。有的人把整本《纯粹理性批判》抄下来,有的据说读过20遍,但还是无济于事,搞不懂。他们缺少的是内在的记忆,就是把前面读到一句话、一个词时所理解的意思从记忆中随时拉回来,与现在所理解的意思相比较,而不仅仅是把背熟了的那句话、那个词回想起来。我们开头提到的刘宝瑞的相声也说明了这一点: 你要确立一个事物发出声音的原理,就必须在各种场合下记得这个原理,如果场合一变就可以随意改变甚至忘记了先前的原理,那就不是真正的原理,而只是想当然的意见。 下面再说计算能力。通常认为学数学的人比较理性,这在一般意义上也没错。理性这个词,reason,本来就有计算的意思。只不过这种计算不一定是对于数的计算,而且也是对于概念的一种掂量,对逻辑的一贯性的一种敏感和坚持。比如说,你连着说两句话,你要能够察觉到后一句话的意思比前一句话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能够算得出来。一般说,结果不能大于原因。你如果要说“因为”什么,“所以”就怎么样,你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 如果要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此,这就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比如前面讲的那个相声,本来说的是蛤蟆叫声大是因为嘴大脖子粗,后来又加上了不能是竹子编的,再又加上了不能有眼、不能是圆圆扁扁的,……这样不断地增加,每遇到一种情况就加上一条,可以没完没了。但加得再多,仍然是原因小于结果,因为总还是可以再加一种情况来解释物体为什么发声。 我们很多人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这样,他们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凭感觉定一个意思再说,然后发现概括不了,就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延伸和扩大自己的定义,搞得定义越来越长,以为这样最后总可以把所有的情况都收揽进来,结果变成了一种泛泛而谈,甚至不知所云。比如说,李泽厚先生给“美”下的定义:“美是包含着现实生活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用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包括社会形象、自然形象和艺术形象)。”就够累赘的了,他后来说这还不够,又不断地作了补充。真正的本质定义只能是唯一的,就是属加最近的种差(例如我对美的定义:“美就是对象化了的情感。”),当然有时候这可能只是理想,事实上有可能同时并存好几种定义,但这几种定义必定要相互归摄或者相互冲突,而不能和平共处。而这种归摄和裁判的标准就是逻辑上的不矛盾性、同一性,也就是一种逻辑计算能力。 也正是由于缺乏这种逻辑计算能力的训练,很多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偷换概念,偷换论题,在和人辩论中,拼命反驳人家没有说过的意思,拼命捍卫人家没有攻击的观点。在读康德的书时,这就表现为不注意康德一句话中的逻辑值,任意减少和增添。康德的长句子最需要把所有的成分都考虑在内,他之所以要写那么长也正是出于这种意图,即将复杂的意思组织成一个固定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当然也不能多。有很多时候,读康德书产生的疑惑都是由于没有注意他的一个句子成分,如一个从句,一个修饰语,一个状语或一个条件。有的翻译也是这样,为了图省事把一个小词漏掉了,或者为了好理解把一句话截成几段,因此而意思大变,读不懂了。康德有次说到,一个命题如果有它的限制条件,它就是一个有限命题;但如果把这个限制条件加进去而形成一个命题,那么这个加了限制的命题就成为一个无限的命题了。而读者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个限制条件,或者译者把这个限制条件放在命题之外译成了另一句话,那么这个有限的命题就被误以为是一个无限命题了。 最后是综观能力。什么是综观能力?最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把两句或数句话合并成一句一针见血的话、同时又保持话语的一贯性和同一性的能力,又叫做概括能力。我们在日常谈话中是很随意的,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这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在学术交流中也限于闲谈或漫谈,最终你会发现一无所获,纯粹是浪费时间。中国人非常喜欢把学术讨论变成漫谈和闲谈,把学术文章写成随笔和散文,而不习惯于咬定一个主题追根到底,觉得那样太累。我们看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会惊异于苏格拉底从头至尾保持一个论题不走样,有时候看似跑马似地走远了,但一会儿又回到了原来的论题。苏格拉底的谈话对手经常抱怨说,我跟不上你的思路了,说明这样的交谈是很累人的。但人们为什么还是爱读,正是因为它使人能够有所收获,即使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也能够把前面所讨论的内容作一个综观,说明我们的讨论已经达到了哪个层次。康德的思维方式就是这种严格逻辑方式发挥到极致的产物。由于心中有坚强的逻辑支撑,他不怕走得更远,这往往使那些缺乏逻辑训练的人跟不上他的步伐,丢失了逻辑线索。但正因为如此,康德的著作在今天就是中国读者最好的思维训练营。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这种综观能力追溯到自我意识的本源的统觉能力,它实际上表达了人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人决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给予的认识材料,而是主动地综合这些材料以形成有规律的知识,这种主动性体现的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所形成的一种超越理性的精神,即努斯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至少是很稀少的,中国人理解的超越精神是一种什么也不干的清高,一种没有责任、置身事外的散淡,而不是努力进行高层次的精神创造。康德的努斯精神则一方面体现在人为自然立法的主体能动性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人为自己立法的道德自律上。 这就回到了我开头讲的,为什么康德说“要有勇气”? 要有勇气已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最终是一个道德问题、自由意志问题。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知性,干什么呢?做一个自由人,进行道德自律。而这就是启蒙的真义。通常认为启蒙理性就是专门着眼于科学技术,是唯智主义的,而它的负面就是败坏淳朴的道德。其实,康德的启蒙理性恰好是要重建道德,他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道德哲学家。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第一次把道德从一种天经地义的教条、风俗习惯或信仰变成了自由意志的法则,使得启蒙的道德高于任何以往的道德。 我们中国人历来认为,中国文化的道德水平举世无匹。然而,儒家道德基本上是一种前启蒙的道德,它不知自由意志为何物,而是诉之于天经地义的天理天道。它也讲意志的选择,但前提是选择的标准已经预定了,这标准强加于每个人,就看你接受不接受。接受了你就是君子,不接受就定为小人。这是不自由的选择。反之,康德的道德本身就是自由意志自律的产物,人们并没有一个先定的道德善恶标准,这标准还有待于人的自由意志去建立。 自由意志如何去建立?也不是从外部选择一个标准,而是从自身的逻辑一贯性中形成标准。自由意志不受任何外在标准的束缚,而只受它自己的束缚,即在时间中保持一贯。自由意志必须做到不自相矛盾,自我取消,这才是真正自由的。 我们设想有一群人,素不相识,也没有什么文化,不知道德为何物,也没有任何天经地义的教条,只有每个人的自由意志。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要组成社会,他们只有凭借对他人的自由意志的认同,去寻求如何能够使各人的自由意志延续的有效法则。在不断磨合中他们终于会认识到,只有这样做,使你的行动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才最能保持每个人自由意志的一贯性。于是这对他们来说就会成为一条“定言命令”,建立在这一原则上的行为就被称之为“道德行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康德的道德哲学具有了超越文化和宗教的普世价值的因素。 康德的这一道德革命具有极其震撼的启蒙意义。原来,道德并不是我们历来所以为的,似乎就等于一种习惯或风俗,需要人从小被动地去适应和服从。真正的道德正好是人的自由意志所建立起来的;人性并不是天地自然或神的产物,人是人自己造成的。这种道德原理颠覆了东西方数千年的传统,赋予了独立自由的人以最高的尊严。今天有不少人以为,通过返回到我们以前所具有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就可以改变今天社会的道德状况。但这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以往传统中国几千年的道德固然也有秩序井然、民风淳朴的时代,但那是有代价的,其代价就是牺牲广大老百姓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所有的人都去顶礼膜拜一个至高无上的皇权。 最后我想说,我并不认为康德哲学就是终极的真理,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它只是一种思维训练工具,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的观念。西方近代不只是康德,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都有这样的作用。也许康德在这方面比较突出一点,但他也有自身固有的毛病,这是必须也可以加以批评和分析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搞懂他,才能超越他。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6-8 21:26 1070 0 2019-6-8
此时此刻 轰动全球的两个真实故事,震撼!
《乔布斯的死亡真相》 2009年年初,苹果总裁乔布斯被查出肝硬化晚期。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进行肝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乔布斯同意了肝移植手术方案。院方马上为乔布斯在加利福尼亚州肝移植中心进行登记,等待肝源。 可院方发现,要进行肝移植的病人很多,如果排到乔布斯至少需要10个月时间。 为了尽快挽救乔布斯的生命,院方马上又为乔布斯在其他州进行了登记。这种跨州登记在美国是法律所允许的,目地是争分夺秒地抢时间,尽快的挽救病人的生命。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4555963026/1000 几个州最快的是田纳西州,只需要6个星期就可以等到。于是,乔布斯被排到需要肝移植的人中最后一个。 对于急需肝移植的病人,每一秒都显的那么宝贵。 于是,有人找到医院院长杜尔先生,希望杜尔先生行使一下院长的特权,让乔布斯插个队,先给乔布斯移植。 院长杜尔先生听了,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十分惊讶的神色,他两手一摊,无奈的耸耸肩,说道: “我哪有这个特权让乔布斯插队?如果让乔布斯先移植了,那么其他病人怎么办?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啊。” 说情的人,只好郁郁寡欢的离开了杜尔的办公室。 有人又找到田纳西州州长菲尔·布雷德森,希望布雷德森能帮帮忙,行使一下特权,给院方打个招呼,或写个批条,让乔布斯先移植,否则,乔布斯会有生命危险。 布雷德森听了,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严肃的说道: “我哪有那个特权?打个招呼?批个条?什么意思?我不懂!谁也没有什么特权能让谁先移植,谁可以后移植。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大家只能按排队秩序来进行。” 有人对乔布斯悄悄的说道: “看能不能花点儿钱,给有关人员打点打点,让您先移植?” 乔布斯听了,吃惊的说道: “这怎么行?那不是违法了吗?我的生命和大家的生命是一样的,大家只能按照秩序来排队!” 没有任何人能帮助乔布斯,包括他自己。那些排在乔布斯前面需要肝移植的病人,有的是普通的公司职员,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老人,还有的是失业者,他们都在按照顺序排队,等待可供移植的肝脏。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宝贵。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4555963235/1000 六个星期后,乔布斯终于等来了可供移植的肝脏。可是,由于等待时间太长,乔布斯的癌细胞已经转移。这次移植,只延长了乔布斯生命2年多点时间。 但是,乔布斯无怨无悔。 他在生命最后2年多的时间里,依然为苹果公司开发出更加新颖的产品,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艾萨克森深情的说道: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平等不是口号;平等不是作秀;平等更不是交换;它是生活中最生动、具体的体现。它如明月般皎洁,光可鉴人,散发着圣洁的光芒,它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直抵我们内心的柔软。” 《历史上最严重的“以貌取人”》 在美国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 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等在那里。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 校长很有尊严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 “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 “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像墓园一样。” 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 “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超过750万美元。” 这时,这位女士沉默不讲话了。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 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 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由来。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055023770/1000请不要轻视你身边的任何人,藐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 今天,流传于美国人中的一句话:有钱成绩又不错的读哈佛,真正的世家更爱斯坦福——源于两家名校骨子里的气质不同。 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真正的巨人,一定俯身做事。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5-9 21:53 885 0 2019-5-9
此时此刻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attach_img
​文:林炎平 2019年4月15日傍晚,我登上去巴黎的加拿大航空的航班AC870,从蒙特利尔直飞巴黎。在此几个小时之前,巴黎却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 这是非比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并非由于有什么值得庆贺,而是由于值得愤怒和哀悼,我尚且不知道应该更多选择哪种。巴黎圣母院被烧毁了,尽管只是一部分,但是损坏非常严重。外部标志性的塔尖坍塌,内部也损坏严重。 法国总统马克龙闻讯,立即取消正在进行的公务,直奔巴黎圣母院。巴黎满街的人群都难以置信地盯着一个方向——巴黎圣母院;全世界无数人都通过网络和电视,错愕地盯着屏幕上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当然也有那样一些人,却在欢呼。这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有人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欢呼,现在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可以肯定,在911事件和巴黎圣母院火灾中欢呼的是同一群人,是一群具有同样理念的人。 我们应该理解:文明和野蛮之间的决斗并不曾结束,也许在可见的将来还不会结束。 为什么巴黎圣母院的损毁会如此直击人心。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她太著名了,也太美丽了。但这仅仅是极为表层的。巴黎圣母院之所以令人景仰和牵挂,有比这更多的理由:她是天主教的极为重要的象征,她80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世纪、大翻译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巴黎公社,直至一战和二战以及今天。人类从中世纪开始的几乎所有重要事件,巴黎圣母院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者或见证者。 毋庸讳言,巴黎圣母院是天主教堂。正因为如此,让我们宣称:“今天我们都是基督教徒,都是天主教徒。”这并非由于我们突然有了这个信仰,而是我们理解这个信仰曾经的历程。我没有宗教信仰,因为我念念不忘宗教在历史上的负面作用。我不会忘记,两千年前基督教徒在亚历山大城杀死当时著名的古希腊女数学家西帕提娅,仅仅由于她是知名的女性异教徒;公元6世纪伊斯兰教徒焚烧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那个下令焚烧图书馆的奥马尔那令人绝难忘却的狡辩至今令人愤怒:“那些和可兰经上说的一样的没有必要留下来,那些违背可兰经的当然应该被消灭。” 大火中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和野蛮的较量并不总是文明获胜。实际上,文明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败给了野蛮。 在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对基督教进行改良后,基督教变得开明。尽管后来仍然有火刑布鲁诺和禁言伽利略这些罪行,基督教已经可以容忍文艺复兴了。当时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基督教教廷的默许是不可能成功的。 拉斐尔名画《雅典学院》 梵蒂冈博物馆里,拉斐尔的著名壁画《雅典学院》没有一丝的宗教气息,而是充满了对异教的古希腊的称颂,而且,被基督教徒杀害的西帕提娅也在画中。这样一幅画,居然在基督教的最高机构里被容忍,可见当时教廷的宽容。基督教容忍了文艺复兴,容忍了文艺复兴对自己的批判。但是教廷的容忍终于被布鲁诺和伽利略逼到了极限。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而教廷对伽利略的道歉晚了整整500年! 文艺复兴中的艺术和学术重现了古希腊时代的精髓和风采,也折射了当年基督教和文艺复兴的较量,以及基督教对文艺复兴的无可奈何的宽容和若即若离的拥抱。有人因此为中世纪辩解,说其并不黑暗。我要说的是,中世纪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奥古斯丁和阿奎那,比如他们引进到基督教的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诚然,中世纪的欧洲和世界别的地区相比,完全可以说是不黑暗的。但是,和古希腊和共和的罗马相比,中世纪的黑暗是无可争辩的。 巴黎虽然不在文艺复兴的中心,但是巴黎是文艺复兴的巨浪最先波及到的几个中心之一。而巴黎圣母院,始建于中世纪,见证了文艺复兴。正是因为这些理由,我们无法接受巴黎圣母院就如此陨落。当然,她也不会就如此陨落。 马克龙发誓要重建,远在美国的重要政治人物,尤其是共和党保守派,包括总统川普,立即支持马克龙的重建宣言。几位法国富翁今天便宣称要捐赠数亿欧元。我相信,重建物质的巴黎圣母院并不困难,但是,重建理念上的巴黎圣母院就不同了。 记得鲁迅曾经写过《论雷峰塔的倒塌》。雷峰塔的倒塌更多是价值观上的倒塌,诸多民众每日偷砖不已,一个砖塔怎么会不倒塌?雷峰塔的倒塌是理所当然的,其倒塌首先是民众心中道德的倒塌。如今新造的雷峰塔真是一个怪物,和旧雷峰塔风马牛不相及,却在一个“新建古迹”的时代引领风骚。雷峰塔是彻底倒塌了,也绝不可能真正重建了。 作为历史文物和开明宗教象征的巴黎圣母院是绝对不应该式微的,更不应该倒塌。但是,一个没有民众再去景仰的价值,即便还耸立着,其和倒塌又有何异?在这个意义上,满大街的黄马甲和满校园的圣母婊就意味着巴黎圣母院已经在道义上倒塌了。基督教并没有代表文艺复兴的价值,但其也许是唯一向古希腊理性靠近的宗教。在今天错综复杂的人文环境中,基督教也许是唯一可以成为再次文艺复兴同盟军的宗教。 什么是道义,那就是文艺复兴要复兴的古希腊精神:批判精神、竞争精神、思辨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自由、思辨、理性,让思想冲破牢笼,这就是文艺复兴的精神。今天这样的价值观还是主流吗?至少在法兰西和主流媒体那里已经不再是主流,甚至成了逆流。在政治正确的口号下,所有和欧洲文明有关的象征都被贬低为: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 重修巴黎圣母院是必须的,而重建文艺复兴的价值观是更加重要的。理由很简单,所有物质文明都是精神文明的成果。当精神倒下,则物质不再。 文明是脆弱的,所以我崇敬废墟。我曾经游历希腊本土、克里特岛和古希腊的爱奥尼亚地区(如今的土耳其),我所到之处都是废墟。那苍凉,那肃穆,但是你可以体会到那永不屈服的文明的意志。只要精神不曾倒下,废墟也是丰碑。 巍然屹立的雅典的废墟 废墟,废墟又怎样?贝多芬的一曲《雅典的废墟》交响曲是如此摄人魂魄地告诉所有听得懂的人:她们是废墟,但更是丰碑。 这也许是上帝的旨意:既然你们在心里已经离我而去,那么为什么还要在物质上留有这样的摆设。 我们需要再一次文艺复兴。人类的精神正在被侵蚀,文艺复兴所追求的价值,就是我们今天亟需重建的价值 重建巴黎圣母院吧!我们责无旁贷。 重建文艺复兴的价值吧!那是人类真正走出野蛮走向现代的价值。那是永恒的丰碑。我们的校园早已充满戾气,我们的社会早已浑浑噩噩。让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4月15日的不祥火光成为一次真正的警钟。 也许在多年之后,人们会发现,这次火灾是一次洗礼,确实应该再有一次文艺复兴了。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我说的是价值观。 - END -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4-16 20:30 1572 0 2019-4-16
此时此刻 傅国涌 | 只有聪明人的世界是没有希望的 attach_img
傅国涌 记得《红楼梦》有两句诗,“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几乎概括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的所有奥秘,所谓“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就是要让一个人学会世故,学会圆滑、乡愿。明哲保身、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大凡媚权、媚俗,泯灭个性,磨去棱角,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所有这些都被视为聪明、成熟的标志,相反,则被看作是幼稚、天真,或者就是“傻瓜”。 从章立凡回忆其父亲的文章《章乃器在“文革”中》(《老照片》总第三十九辑)可知,章乃器这位“大右派”即使到了“文革”时期,还不止一次地要求公民权。当派出所警察警告他“不许乱说乱动,接受人民群众的专政”时,他竟然不无天真地回答:“我有公民权,不是专政对象。”因为1957年周恩来曾代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亲口向他保证:“你们(指章伯钧、章乃器、罗隆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为此他冒着严寒、乘公共汽车进城,要到中南海当面问问曾是“患难之交”的总理:“这话还算不算数?”结果是——“铁桶江山,进不去!” 只有读了他下面的自述,我们今天才会理解章乃器先生在“文革”当中仍在争公民权、捍卫尊严的举动: “我踏进社会五十多年了。在这五十多年中,‘傻瓜’的徽号和‘学生腔’的讥讽是不断的,我始终不改。因为我最厌恶的是‘世故甚深’、‘暮气沉沉’和‘老气横秋’,那就不能不喜爱‘傻瓜’和‘学生腔’。” 这番话出自1971年3月章乃器写给周恩来的万言书中,当时他已74岁。可以看作是破译他一生作为的精神密码,也正是他精神底气的所在。正是不怕“傻瓜”、“学生腔”的嘲讽,所以他的生命才会一再呈现出那种与猥琐的乡愿不可同日而语的亮色。 章乃器 让我们倒转时光看看, 1946年他在写下《我想写一篇小说——二十年一梦》时,他发起民主建国会,创办《平民》杂志,要在国、共之外再造“第三种势力”,“替中国建立起一个政治上和平奋斗的典型”,坚持“不右倾,不左袒”时,无不可以看出他的“傻瓜”气和“学生腔”。30年代国难当头之际,他好好的金融界的大好前程不顾,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号,终于锒铛入狱,成了有名的“七君子”之一。更让我忘不了的是1927年11月,在银行界服务多年、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章乃器偏偏不安份守己,独自创办了“一个小规模的言论机关”《新评论》半月刊,批评时政,激浊扬清。从写稿、编辑、校对到发行,几乎都是他一个人,而且完全利用业余时间。他的职业、环境足以让他养尊处优,他办刊纯粹是激于义愤、出于一种责任感,他独立坚持了一年多,直到被禁止发行。这样的往事今天听来仿佛如天方夜谭,那年头却确实发生过。要知道,那时与“四一二”屠杀相去不远,黑云压城、血腥弥漫,上海还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如果不是有“傻”气,凭“傻”劲,谁会去干这样的“傻”事。 “我所欠缺的就是不会喊‘万岁’,……我认为歌颂一个人总应该用点脑筋,举出具体的事实加以肯定。空喊‘万岁’‘伟大’,不能不是无原则的捧场。”1974年,在泰山压顶、沦入地狱的日子里,章乃器仍然说出了这样“学生腔”的话。凭他这样的性格,后半生的命运自然早已注定,聪明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不需要思想、更不能拒绝喊“万岁”的时代,只有“傻瓜”还要坚持做人的“原则”,还要自己“动脑筋”。然而正是在章乃器这样的“傻瓜”身上,后世的人们才看到了知识分子或者中国人的一点气节,一点做人的尊严。 我曾写过一篇《“傻瓜”推动文明》的小文,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停滞不前,缺乏创造力,尤其是皇权制度经过十几轮循环依然不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太早熟、太世故了,每个人都把生命的主要精力都浪费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上,而且都以信奉中国式的犬儒哲学、乡愿哲学为荣,所以我们自古以来就少有特立独行者,少有甘做“傻瓜”,以“傻”为荣,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物,这样的人即便出现了,也往往是以悲剧收场。难怪鲁迅会如此沉痛地指出:“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质言之,我们缺少的是一种凡事认真、认死理的“傻瓜”气,一种天真的“学生腔”。中国的许多问题之所以积重难返,就是因为国人太世故、太老成、太聪明,暮气太深造成的。 1933年5月,当希特勒权势显赫、如日中天时,爱因斯坦没有停止对法西斯主义、对野蛮暴政的公开批评,有朋友善意地劝他,他断然回答:“我不同意您的看法,以为科学家对政治问题——在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事务——应当默不作声。……试问,要是乔尔达诺·布鲁诺、斯宾诺莎、伏尔泰和洪堡也都是这样想,这样行事,那么我们的处境会怎样呢?我对我所说过的话,没有一个字感到后悔,而且相信我的行动是在为人类服务。”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永远属于“聪明人”的,然而,我深信文明的每一点滴进步几乎都和这样的“聪明人”无关。甚至可以说,文明从来都是的“傻瓜”们推动的。那些皓首穷经、探索学问奥秘的人显然不是“聪明人”,那些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的科学家大半也都是“傻瓜”,那些不为一己私利、真诚追求理想的人,那些为民请命、舍生取义的人在“聪明人”眼里只能是“傻瓜”。正是他们,正是这些与“聪明人”作出了截然不同选择的“傻瓜”们,在日复一日悄悄地推动着文明,推动着历史。我常常想,如果不是包括爱因斯坦、章乃器这些“喜爱‘傻瓜’和‘学生腔’”的人,一部人类文明史将不知怎样的不堪入目。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对喜爱“傻瓜”和“学生腔”的章乃器们保持敬意。遗憾的是,与处处明哲保身、苟安图存、永远将眼睛盯住钱和权的“聪明人”相比,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傻瓜”和“学生腔调”实在太少了。一个只有“聪明人”的世界是不会进步的,如果没有“傻瓜”们付出的努力与牺牲,文明将会停滞,历史只能重复。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4-6 21:57 1383 0 2019-4-6
此时此刻 大灰机,灰呀灰!一一德国政府专机的八卦 attach_img
默克尔总理正在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位在位时间最长的德国总理将会晤在位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单凭这一点,这次访问无疑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可是,上周有德国媒体更关心的不是会晤本身,而是敬爱的默总理能否按时启程、按时归来。为什么呢?不是总理安排搞不定,而是她乘坐大灰机– 政府专机–实在让人操碎心。 德国政府专机真是一个很具喜感的话题。据报道,德国共有大小八架政府专用飞机,供总理、总统和内阁部长公务使用,其中两架空客A340飞长途,最长飞行距离约为15000公里,有143个座位;另外两架空客A310,飞行距离大概是7600公里,飞中远距离,有44个座位。还有四架庞巴迪Global 5000小型机,虽然飞行距离可达9000公里,但只有13个座位。 德国空军负责执行专机飞行任务,就是说,专机机组属于空军。 两架长途机,一架以联邦德国第一届总理阿登纳的名字命名,另一架则以联邦德国第一届总统豪斯的名字命名。它们都服役已经快二十年了,而且都是二手货!头十年,它们是汉莎公司普通的客机。2011年联邦空军买下了它们,经过整修、改装和现代化安全升级,脱胎换骨,改头换面,就给联邦政府当专机用了。另外一架中途飞机也是旧改新的货,而且年头更老。毕竟预算有限,2009年政府总共批准了10亿欧元的专款,计划买八架专机。钱不够用咋办,那就买旧的吧,好在德国有专门改装飞机的专业公司,德国政治家们要求也不敢太高。 但是,专修工手艺再高强,也不能把老机器整成新家伙,就像灵丹妙药可以延年益寿,但绝无可能让人返老还童一个道理。近两年,德国政府专机经常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出故障掉链子,耽误了领导人的重要日程,也让政府专机成了大众笑柄。 最出名的是2018年11月份,默克尔总理带她的副总理及一大队人马,要乘政府一号专机阿登纳号去阿根廷开G20峰会,会期两天。途中,总理正在飞机上和随员开会,空乘过来悄悄耳语,总理,咱们去不了阿根廷了,飞机有故障了。不过别紧张,咱们还在德国国内,就近在科隆紧急降落吧。最后,总理不得不精简人马,坐民航客机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因此还被网红了一把。但是他们迟到一天,成为与会各国领导人里唯一一拨迟到的,来自以准时著称的德国!其实在此之前,副总理乘同一架飞机去印尼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峰会,飞机已经出了故障,当地疯狂的老鼠把飞机的重要导线给咬断了。 前不久,联邦总统施坦因迈尔乘坐二号专机豪斯号出访埃塞俄比亚,返程时涡轮机不转了。当然这情况对总统来说不陌生,2014年,时任外长的他,在访问该国的时候,飞机就在那里“掉过链子”。最近总统出访白俄罗斯,临出发了,发现专机液压装置失灵,只好临时换飞机。其他的内阁成员比如国防部长、经济部长和发展部长等人,都曾经在旅途中有过因为飞机故障滞留并耽误行程的经历。 对此,大家都感到头痛,而发出最愤怒吼声的是发展部长缪勒。他去非洲计划访问三国,马拉维、赞比亚和纳米比亚,坐的是小型专机庞巴迪。到了第二站,飞机上的一个阀门坏了,不能起飞。让德国赶紧送替换零件,结果送零件的飞机也有问题,歇在南非了。部长只好取消第三站计划,乘坐非洲当地的民航飞机回国。于是他发飙了:这种故障对具有高科技之国之称的德国来说是大走麦城啊!太有损于“德国制造”品牌的名誉了!发展部长的愤怒可以理解,毕竟他是以发达国家的身份,去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的,结果没办法坐着自己的飞机回家。 新年伊始,作为联邦军队最高长官的国防部长冯达兰终于发话了:“总有那么一天,不管维护得多好,机器材料的寿命总会到头的。内阁成员的共识是,得购置新飞机了。我们正紧锣密鼓地张罗这事儿”。 媒体报道说,国防部直接在空客公司订了三架新的最先进的A350。据估计,每一架的价格最高可达1.8亿欧元。然后需要改装,包括改装卧室、会议室,增加专门的安全和通信设施。这些工作大概使每架飞机的费用再增加大约1亿欧元。制造和改造这样的飞机是个技术活儿,需要时日,第一架新飞机大约在2022年才可以交付使用。 到那个时候,德国政府的专机应该不会来不来就歇菜了吧,希望如此。 可是,现在咋办,特别是默克尔总理咋办?她的任期就到2021年,等不到新飞机的启用,但是总不能成天为飞机故障发愁吧? 天才的德国人啊有办法: 第一, 把一号专机老总理阿登纳号拉去检修,彻底检修!三月底要完成! 第二, 给默总理再买一架二手飞机,一架18年工龄的空客A321!现在这架新的老飞机已经送去改装了(见下图),然后还要通过军事认证。估计今年11月份,默克尔就可以坐上这架“新”专机了。 除了飞机本身,德国政府的专机大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员配置不足,每架专机只配一个机组,没有备份。去年11月默克尔总理乘坐的飞机因故障在科隆迫降。理论上说,如果当时有一个替代机组顶上去,政府团可以转乘另一架专机去阿根廷开G20的峰会。可是飞行员工作时间有限制。通常两个飞行员的机组最长允许连续工作13到14个小时,三个人的机组允许大约18个小时。其中不仅计算飞行时间,还要包括起飞前准备和降落后的收尾工作时间。默总理的飞机迫降后,专机机组人员上去下来的已经消耗掉了一些小时数,所以他们不能紧接着继续长途飞行。最后,转乘民航成了唯一的选择。 有人问了,跳个芭蕾舞,喜儿还有个A角B角呢,为啥不能再建一个备份机组给专机服务?国防部说了,专机组执行的是特殊的任务,不是普通的航空机组可以替代的。增加人员需要的投资甚巨。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太贵了,没钱! 所以,德国政府即使有了新专机,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吃瓜群众还是不省心啊。 德国政府专机的八卦之旅,引得吃瓜群众一遍遍惊叫,引得舆论一阵阵沸腾。可是执行飞行任务的德国空军却格外淡定。那里的一位发言人最近说,大家对飞行故障很生气,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出故障的航班是很少数:“在过去的两年中,总共为政府议会飞行了1600航班,出故障的也就18个航班,俺们是低于2%的”。呵呵!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3-15 19:55 1516 0 2019-3-15
此时此刻 轻信就是道德犯罪 attach_img
作者:Francisco Mejia Uribe 翻译:取经号 Believing without evidence is always morally wrong. 缺乏证据的信任在道德上总是错误的。 威廉·金盾·克利福德认为“无论何地,无论是谁,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基础上,相信任何事情永远都是错误的。”在当今世界,几乎每个人都能以最低的成本将他们的信念立刻分享给全球的受众,每一种信念都能切切实实地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你仍然认为克利福德在夸大其词,那么想想社交媒体上漫无边际的言论,对你个人的日常行为产生了何种影响。在我们现在居住的数字化地球村里,错误的信念能够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交网络中,因此,克利福德的论点在他一开始提出时可能显得夸张,但在今天不再如此。 你或许从来没有听说过威廉·金盾·克利福德这个人。尽管他可能由于33岁就英年早逝而没能位列伟大哲学家之中,但他的思想与我们当今互联且受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时代联系非常紧密,我想不出还有谁能够企及。这看起来可能很奇怪,因为我们谈论的是一位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其最著名的哲学著作是一篇写于将近150年前的论文。然而,现实证明了克利福德的前瞻性。“无论何地,无论是谁,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基础上,相信任何事情永远都是错误的。”克利福德这一曾经看似夸张的说法,现已不再是夸大其词,而是活生生的技术现实。 在《信仰伦理(1877)》一书中,克利福德提出了三个论据,用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道德层面有义务去负责任地相信,也就是说,只能相信证据充分且经过认真研究的内容。他的第一个论据始于简单的观察——我们的信念会影响我们的行动。每个人都会同意,我们的行为是由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受制于我们所相信的事情。我如果相信户外正在下雨,就会带上一把雨伞;我如果相信计程车不支持信用卡支付,就会在打车前准备一些现金;我如果相信偷窃是错误的,那么就会在离开商店前为自己购买的商品付款。 因此,我们所相信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关于自然或社会事实的错误信念会导致我们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这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危及我们的生存。如果歌手劳·凯利真的相信其成名曲“我相信我能飞翔”(1996)里的话,那么我可以向你保证他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 但错误的信念并非只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存亡。作为社会动物,我们传递的信息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不正当的信念会使我们的同胞陷入危险之中。正如克利福德警告的:“因为维持和支持错误的信念及由其导致的致命错误行为,我们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害……”简言之,草率地形成信念,在道德层面是错误的,因为作为社会动物,当我们相信某事时,所冒的风险非常高。 对上述第一个论据最自然的反驳是,尽管我们的一些信念可能确实会导致对其他人造成毁灭的行为,但事实上,我们相信的绝大部分内容对我们的同胞来说可能无关紧要。因此,克利福德主张“缺乏充分证据的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似乎就有点牵强。这样反驳放在以前是有道理的,但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在当今世界,几乎每个人都能以最低的成本将他们的信念立刻分享给全球的受众,每一种信念都能像克利福德料想的那样,切切实实地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你仍然认为这是夸大其词,那么想想在阿富汗的一个山洞中形成的信念如何导致了纽约、巴黎和伦敦发生的杀人行为吧。或者想一下,社交媒体上漫无边际的言论,对你个人的日常行为产生了何种影响。在我们现在居住的数字化地球村里,错误的信念能够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交网络中,因此,克利福德的论点在他一开始提出时可能显得夸张,但在今天不再如此。 为支持其主张的“缺乏充分证据的信念绝不可取”,克利福德提出了第二条论据:在信念形成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会让我们变为粗心大意且轻信他人的信徒。他解释得很到位:“任何真正的信念永远都不会不值一提,无论它看上去多么微不足道或支离破碎;因为它会让我们准备好去接受更多类似的事物,会对以前和它类似的事物更加确信,反之则会降低信任。渐渐地,这种信念会在我们内心深处埋伏下一连串隐秘的想法,也许终有一天它们会爆发,表现成我们外在的行为举止,并在我们的性格中留下印记。”如果在当今互联时代的背景下解读克利福德的上述警告,他是在告诫我们:粗心大意的信念会让我们在面对虚假新闻贩卖者、阴谋论者和江湖骗子时很容易上当。如果我们让自己怀有这些错误的信念,从道德层面上讲是错误的。原因在于,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种错误给社会造成的代价可能是毁灭性的。相比以往,认知警觉性在当今尤其显得更加宝贵,因为人们需要从对立信息中进行筛选,现在这一需求已陡然大增;而且,现在人们只要点几下智能手机,就有可能陷入轻信的境地。 克利福德提出的第三条论据是:作为信念的传播者,我们在道德上有责任不去污染集体知识的源泉。在克利福德所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演讲和写作,将个人信念组织成存放常识的“宝库”。通过上述交流能力,“我们的文字、词组、表现形式、思维过程及模式”会成为“公共财产”——克利福德称之为“传家宝”。但如果人们向其中注入错误的信念,导致它被颠覆,这就是不道德的,因为最终每个人的生活都将依赖这种至关重要的共享资源。 不过,尽管克利福德最后一条论据听上去真实可靠,但是,如果认为我们怀有的每一个微小的错误信念,都会在道德层面对常识构成冒犯,似乎就有些夸大其实了。然而,现实再一次印证了克利福德的主张,他的言论似乎都变成了预言。如今,我们确实拥有一个全球范围的信念宝库,所有人都在将自己所相信的事物点点滴滴地注入这个宝库中:它就是“大数据”。你甚至无需成为一个活跃的网民去在推特上发文或在脸书上夸夸其谈: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越来越多地被记录并被数字化,从这些数据中,算法很容易在我们阐述观点之前就推断出我们所相信的事物。反过来,算法还能使用这个巨大的信念存储池替我们做出决策,或者做出事关我们的决策。同时,当我们寻求问题答案并获得新的信念时,搜索引擎也会利用上述资源。你如果在大数据食谱中添加错误的食材,很会得到一份可能有毒的食物。在当今社会,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道德层面的要求,轻信则是一种灾难性的犯罪。 注:本文转载自北纬40°网站。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1-30 21:43 1001 0 2019-1-30
此时此刻 徐瑾 | 在历史三峡的2019,相信未来 attach_img
岁末年终,即使再汲汲于日常生活的头脑,也会停一下,总结过去,思考五分钟未来。 在时代的节点,无视宏观的,多是妄人。宏观重要,但是并不等于宏观可以把握。在大历史回归的当下,小概率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已经不再新鲜,预测未来也成为危险之举。2018年初,中国国内顶级券商的分析师对于2018预言,十个预言被认为错了9个半。 是啊,你我皆凡人,谁也没有水晶球,然而,太阳底下无新事,一切发生的,不过曾经发生的变奏。即使2019年被认为是经济周期的谷底,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仰望一下星空,回望半眼历史,想象一刻未来。 一、这个世界,会变好么?   这是一百年前的提问。 这句话曾经是思想大师梁漱溟的父亲梁济的疑惑,他曾经如此亲口问过梁漱溟。那是1918年的11月7日,当时梁漱溟二十五岁,少年得志,已以《究元决疑论》而获得蔡元培赏识,成为北京大学的老师。那天,梁漱溟梁济谈及当时甚是热门的欧战时事。梁漱溟当时回答是这样的:“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这是年轻人特有的乐观还是大师的洞察?百年云烟过眼,一闪而过,有时候却让人怀疑,世界其实还是那个世界,并不太平。 2018年双十一在中国是购物节,在海外则是一战百年,这可能构成一个新时代的隐喻:旧世界仍旧沉湎哀悼于旧秩序的失落,而新世界则试图以消费主义以及体量优势营造新秩序。新与旧,并不等于进步与落后的置换,只是代表时间的序列。 今天看来,梁漱溟的回答,有点类似欧洲的趋势研究者马蒂亚斯.霍尔茨的乐观主义;“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世界每天都为我们带来了一点点小奖赏”,也映射着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俏皮话“我是怀疑主义者,因此我不可能是悲观主义者。” 这种乐观主义,或许是人类从古至今,所赖以生存的根基之一。在哈佛教授史蒂芬•平克著作《当下的启蒙》(中文版湛庐近期推出)中,平克试图用数据和事实说明,从食物健康甚至财富很多方面来说,世界越来越变好,即使大家感受不是如此。 二、重申自我启蒙  启蒙主义,在平克笔下也成为人类英雄史诗的一部分。在保守主义看来,平克代表了进步主义浅薄的乐观,但平克有一点是正确的,即知识好过迷信与无知。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重申古老常识并不是老生常谈,正如经济学家哈耶克就认为理念需要在不断重新讲解中得到生命力,“如果要让旧的真理保留在人们的大脑中,就必须在后代人的语言和观念中不断加以重申。” 1784年,康德如此定义“启蒙”:启蒙是指人类从自己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中解脱出来。在他看来,这需要克服懒惰和怯懦,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智。在当下,知识分子已经告别了舆论中心,启蒙的功能更多成为个体化的努力,自我启蒙与自我教育,其实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技能。 2019年是巴黎和会百年,也是中国五四运动百年,在年初的讨论却如此之少,国运之类想象反而位于舆论中心。即使有人还记得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的简化叙事,也无力提及这一叙事背后其实掩盖了自由与秩序。 八十年代,思想家李泽厚提出救亡压倒启蒙论断,今天也许并未过时,但是即使李泽厚这个名字,对于普通网民已经陌生。可见,观念的迭代总是充满了诡异时间差,也许一百年改变不了什么,也许一代人的时间就足以解构太多。 2019年开始,各类展望密集出现。作为中国人,新年都是要说一些吉祥话与彩头,即使在寒夜中,也希望寻找春天的痕迹。不少展望,其实也就是心理按摩,而自我启蒙恐怕首先得从放弃心理按摩开始,这是直面现实的第一步。真正的知识是什么?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在他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对理性知识的追求。” 三、2019,软阶层习惯慢下来的一年  小时候读杂文家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看到他批评国人的慢性子,每一代人都叮嘱下一代说“中国的未来就看你们这一代了!”,他总结“一代复一代,一代何其多?到哪一代才能真正好起来?”当时读到,觉得非常有道理,成年之后重新审视这句话,其实倒是暴露了国人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特点,这往往使得激进压倒渐进。 如果将中国社会转型看作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三峡,我们的道路还在中途,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并无问题,每一年完成每一年的计划,这才是常识,也是社会的正常化,一两代人之间发生剧烈转型,往往会留下各种隐患。 经济也是一样。经济烈火烹油之时,也就是加速折旧的时代。风口趋势赛道迭代不仅是各类投资机构的话术,也是普通人热衷的流行词。在高速增长的中国,一切都习惯快,很早就有人统计在中国一年相当于国外七年,无论资本还是用户都怕来不及,唯恐慢了半步,就被时代抛弃,力争上游是集体心态。于是,提前跑步入场成为人生常态,儿童提前进入成年人的世界,青年人提前进入中年生活安排,而过了三十五岁,不少人考虑最多的是退休与养生。 这样的速度,真的很美好么?具体看2019年之后的经济,如果从此慢下来的,未尝没有好的一面。繁华时代追求速度,反而导致了诸多结构扭曲,透支未来支撑当下,既谈不上高效也谈不上公平,人心惶惶不亚于一场兵荒马乱。慢下来的经济,一方面需要为此前的账单付费,另一面,在高速增长时期因为高速增长而被掩盖的问题,此刻也不得不正视,慢下来也可以成为整顿的时机。 随着经济下行,日本化成为很多财经段子手的口头语,我在东京大学研究题目就是中日比较,这些年也一直在写日本经济的书。日本化意味着什么,恐怕多数谈论的人并不能准确理解,无论日本经济真的是否陷入失去的二十年,日本当下的社会,对于普通人而言,是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与尊严的社会。 2019如果是经济下滑的开始,这未尝不是一个调整的机会,而不是再次强行扭转趋势。政策而言当下更关注的是,如何不要浪费这一次难得调整的机会。 对于面临从职业与财富到家庭压力的广大软阶层而言,2019将是阶层下移的软阶层社会展露面容的开始,软阶层之软,在于根基不稳,而中等收入群体诞生之短本身就注定其“中惨”命运。如果我们真正相信时间的价值,那么更不应该过于功利地臆想抢跑与逆袭,本身更应该关注如何从自己做起,营造一个更透明竞争的环境,更应该相信的是自我改变的可能性。 长远来看,一切最终都是公平的,这就像投资家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想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你自己配得上它。”。毕竟,我们和历史,社会乃至于自我的关系,最终大体都是彼此登对。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9-1-8 21:49 1180 0 2019-1-8
此时此刻 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体,还有头脑和心胸——新年与读者共勉 attach_img
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种。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王小波 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作者丨王小波来源 | 网络 现在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来比喻人的一生,现在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时从朦胧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时分,他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息。按我这种说法,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这个想法不是人人都能同意的。我知道在中国,农村的人把生儿育女看作是一生的主题。 把儿女养大,自己就死掉,给他们空出地方来——这是很流行的想法。在城市里则另有一种想法,但不知是不是很流行:它把取得社会地位看作一生的主题。站在北京八宝山的骨灰墙前,可以体会到这种想法。我在那里看到一位已故的大叔墓上写着:副系主任、支部副书记、副教授、某某教研室副主任,等等。假如能把这些“副”字去掉个把,对这位大叔当然更好一些,但这些“副”字最能证明有这样一种想法。 顺便说一句,我到美国的公墓里看过,发现他们的墓碑上只写两件事:一是生卒年月,二是某年至某年服兵役;这就是说,他们以为人的一生只有这两件事值得记述:这位上帝的子民曾经来到尘世,以及这位公民曾去为国尽忠,写别的都是多余的,我觉得这种想法比较质朴……恐怕在一份青年刊物上写这些墓前的景物是太过伤感,还是及早回到正题上来罢。 我想要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推荐给青年朋友们: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好处。相比之下,从金钱、权力、生育子女方面可以得到的快乐,总要受到制约。举例来说,现在把生育作为生活的主题,首先是不合时宜;其次,人在生育力方面比兔子大为不如,更不要说和黄花鱼相比较;在这方面很难取得无穷无尽的成就。我对权力没有兴趣,对钱有一些兴趣,但也不愿为它去受罪——做我想做的事 ( 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写小说 ),并且把它做好,这就是我的目标。我想,和我志趣相投的人总不会是一个都没有。 根据我的经验,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在这方面,我倒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干什么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写小说,这是和我抢饭碗。当然,假如你执意要写,我也没理由反对。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我总觉得国人对这后一方面不够重视,这样就会把工作看成是受罪。失掉了快乐最主要的源泉,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因之变得灰暗…… 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体,还有头脑和心胸——对此请勿从解剖学上理解。人脑是怎样的一种东西,科学还不能说清楚。心胸是怎么回事就更难说清。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觉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我同意他的意见: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种。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中国人喜欢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从一些电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活着》、《找乐》……我对这种想法是断然地不赞成,因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可能活成任何一种糟糕的样子,从而使生活本身失去意义。高尚、清洁、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好的,人们很容易得到共识。卑下、肮脏、贫乏的生活是不好的,这也能得到共识。但只有这两条远远不够。我以写作为生,我知道某种文章好,也知道某种文章坏。仅知道这两条尚不足以开始写作。还有更加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某种样子的文章对我来说不可取,绝不能让它从我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8-12-31 09:11 1280 0 2018-12-31
此时此刻 林语堂 | 中国人之聪明 attach_img
林语堂 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也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中国人为世界最聪明之一民族,似不必多方引证。能发明麻将牌戏及九龙圈者,大概可称为聪明的民族。中国留学生每在欧美大学考试,名列前茅,是一证明。或谓此系由于天择,实非确论,盖留学者未必皆出类拔萃之辈,出洋多由家庭关系而已。以中国农工与西方同级者相比,亦不见弱于西方民族。此尚系题外问题。 惟中国人之聪明有西方绝不可及而最足称异者,即以聪明抹杀聪明之聪明。聪明糊涂合一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滑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水远打不倒,盖老滑巨奸之哲学无疑。该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此种道理,自亦有其佳处。世上进化,诚不易言。熙熙攘攘,果何为者。何若“退一步想”知足常乐以求一心只安。此种观念贯入常人脑中时,即和让成为社会之美德。若“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以极精微之道也。 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世上究系糊涂者占便宜,抑系聪明者占便宜,抑系由聪明转入糊涂者占便宜,实未易言。热河之败,败于糊涂也。惟以聪明的糊涂观法,热河之失,何足轻重?此拾得和尚所谓“且过几年,你再看他”之观法。锦州之退,聪明所误也。使糊涂的白种人处于同样境地,虽明知兵力不敌,亦必背城借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日人一战。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以张学良之聪明,乃不位置。然则聪明是耶,糊涂是耶,中国人聪明耶,白种人聪明耶,吾诚不敢言。 无所知者,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吾读朱文公《政训》,见一节云: 今世士大夫,惟以苟且逐旋挨事过去为事。挨的过时且过。上下相咻以勿生事,不要理会事。且恁鹘突,才理会得分明,便做官不得。有人少负能声,及少经挫抑,则自悔其太惺惺了了,一切刻方为圆,随俗苟且,自道是年高见识长进…… 风俗如此,可畏可畏! 可见宋人已有此种毛病,不但“今世士大夫”然也。夫“刻方为圆”,不伤人感情,不辨是非,与世浮沉,而成一老滑巨奸,为个人计,固莫善于此,而为社会国家计,聪明乎?胡涂乎?则未易言。在中国多一见识长进人时,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时;多一聪明同胞时,便是国事走入一步黑甜乡时,举国皆鼾鼾睡到晓,憨憨直到老。举国皆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圣贤,而独无一失计之糊涂汉子。举国皆不吃眼前亏之好汉,而独无一肯吃亏之弱者,是国家之幸乎?是国家之幸乎? 然则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蒂,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呜呼,吾焉得一位糊涂大汉而崇拜之。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8-12-27 23:19 979 0 2018-12-27
此时此刻 自由不可阻挡 ,却命运多舛——托克维尔的世纪预言 attach_img
文 | 千字君转载自 | 千字文华自由不可阻挡 ,却命运多舛——托克维尔的世纪预言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UITjSvZLYHzxHaKCl1GZgwNWVziaoXH5WdWmeEhAkJqNdzJTuzWPyB4xapF9GSkLOh7VJtkHZRliaZjpX6jrktMg/640?wx_fmt=gif 先知的诞生 1805年7月29日,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一座古老的贵族城堡中,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孩子的母亲有些失望:她想要一个女儿,上帝却给了她第三个儿子。孩子的父亲以玩笑的口吻安慰她:“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伟人,有朝一日他会成为皇帝。”这个玩笑有些“大逆不道”,因为就在8个月前,拿破仑刚刚加冕成为法兰西皇帝。 父亲的预言应验了一半:这个孩子后来的确成了伟人,但是他的伟大,却是因为反对皇帝——他的名字叫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两个世纪前的预言 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柏克等人不同,托克维尔是从政的哲学家,还见证了初生的民主。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书写旧时代,却预言了至少200年的人类趋势:英国的秩序传遍全球,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最强国家,亚洲各国渐次衰亡,俄国走向专制扩张,嗜血的法国大革命成为各国转型的榜样…… 大革命的专制轮回 为了让鲜血尽快流走,巴黎郊区的杀人工厂专门开凿了沟渠。——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 托克维尔一生中最重要的事,竟然发生在他出生之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雅各宾派上台后立即掀起了大屠杀。因外祖父曾经出庭为国王路易十六辩护,托克维尔的9位亲人被株连入狱,其中5人因为“不爱国”被送上了断头台,新婚的父亲一夜白头,母亲找人画好了遗像…… 拿破仑终结了大屠杀,却野心勃勃地想要取代大英帝国成为世界霸主,将国人绑上扩张的战车。此后的100多年,法国从未获得安宁:粗鄙和暴力成为引以为傲的品质,国家机器肆意践踏个体尊严。 他重新定义了人类政治 革命浪漫:嗜血的专制轮回 托克维尔一生经历四个王朝、两个共和国,却始终对宣扬仇恨、残杀同类的主义深恶痛绝。他坚决抵制君主专制,并预见了大众民主的风险;他无比珍视财产权和市民团体;他的政治哲学被奉为“托克维尔定律”;今天的人们无论谈论美国、民主还是革命,都争相引用托克维尔……毫不夸张地说,他重新定义了人类政治。 预言世界民主大潮 1831年,为了寻找“有益于人类的政治”,26岁的托克维尔赴美国考察。他在这里发现了法国丧失已久的贵族气质:公民精神。他高度赞扬美国的有限政府,以及“以自然、法治和教会为依托的民主”。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日渐蔓延的平等精神”,必将对欧亚大陆的等级特权制度造成巨大冲击。 抨击乌托邦 1848年2月,乌托邦主义者在伦敦向私有制宣战。身为议员的托克维尔,却在巴黎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坚决反对计划体制:自由与私有财产须臾不可分离;全世界最自由的是美国人,因为他们绝不接受乌托邦主义;乌托邦主义没有民主,更没有自由;民主带来平等的自由,乌托邦只会带来平等的奴役! 反对君主专制 1851年,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登上皇位。托克维尔联合议员们集会抗议,被以“叛国”的罪名逮捕,但因为巨大的国际声誉,他很快被释放。心灰意冷之余,他决定隐居乡间,著书立说。他以两部半著作让世界记住了自己:一部外国游记,一部回忆录,还有一部未完成的历史评论《旧制度与大革命》。 革命时代的民主先知 《联邦党人文集》记载了美国的起源,《论美国的民主》却可以预测美国和民主的未来。——沃林 早在1835年,30岁的托克维尔便以《论美国的民主》轰动世界。36岁时,他凭借此书成为法兰西文学院最年轻的院士。1840年,他发表了更为深刻的第二部,告诫人们要警惕“多数人暴政”。令他失望的是,该书遭受了冷遇。 《回忆录》是托克维尔至死都不愿发表的作品——书中对很多著名的革命人物(包括他的师友)都作了尖锐的批评。 不合时宜的人 路易十六被斩首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托克维尔晚年的著作,后世的几乎所有革命者和统治者,都曾读过此书。他以详实的史料证明:革命“就像一个弹簧”——不是发生在压迫最甚的时期,而是压迫开始减轻之时;经济繁荣不会赋予专制以合法性,只会加速革命的到来…… 托克维尔告诉妻子:这本书不会讨好任何人,只有爱自由的人才会喜欢它。1856年该书首次出版,却出乎意料地一版再版。革命派读了以后,生气地大骂托克维尔:“如果政府真的在改革,我们还用得着革命吗?你不仅教唆政府停止改革,还反对革命!”而保皇派读了以后,也纷纷大骂托克维尔:“我们创造了经济繁荣,并且一直在改革,你却在反对改革、鼓动革命!” 1859年4月16日19:15,法国戛纳的一座别墅里,饱受肺病折磨的托克维尔在亲友的陪伴下,在修女们《又圣母经》的祷告声中,安静地离开了人世。他的痛苦与挣扎终于结束,他的高贵、天才与良知,却穿越两个世纪,直至永世。 被遗忘的先知 先知与时代的疏离,与其说是他的悲剧,不如说是人类的狂妄和短见所致。托克维尔去世后,巴黎爆发了乌托邦革命。在他被遗忘的这两个世纪里,恰恰是暴力革命最频繁、极权灾难最深重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转型国家,都重蹈了法国大革的覆辙——保守派中断改革导致革命,革命派高喊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却以“人民意志”施行最彻底的专制。 几亿人非正常死亡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托克维尔对革命和民主的审慎,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根植于他的诚实、悲悯和谦卑。 自由的守夜人 他的英国妻子玛丽·莫特利(1830) 他书中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成了传世经典:权力无论如何产生、归多少人掌控,只要不受制约,就必然作恶;激进革命很少带来自由,却时常带来新的专制;民主是实现自由的最佳方式,也可能沦为多数人的暴政;即便人们“痛恨自由、喜欢被奴役”,自由体制也可以“让他们活到回心转意”;自由高于民主!必须时刻警惕并限制一切权力!…… 托克维尔现象 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读懂托克维尔,却总是谦卑的表示:我无法理解他的生平,更不敢自诩读懂他的思想。 在恒河沙数的研究中,千字君精选了两本世界级的著作以飨读者——《托克维尔传》记述了这颗伟大灵魂的前世今生,《两个世界的托克维尔》深度解读了他的思想,以及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 为什么要读托克维尔? 时至今日,很多国家的转型之路依旧布满荆棘,危机一触即发。所有关心政治的人们,都应该谨记托克维尔的告诫、深究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改革一旦开始,万万不可中止;民主的陷阱,恰恰就在于民主本身;私有财产是自由的基石,市民社会是自由的屏障;为面包而放弃自由的人,既得不到面包,也得不到自由;贵族精神缺失的社会,必然陷入弱肉强食的丛林……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8-11-19 22:25 1210 0 2018-11-19
此时此刻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资中筠先生写真 attach_img
视“独立人格”为人生最珍惜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所在部门是中国外交部;对教育体制有自己的见解,敢于批判,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她就是“八十后愤老‘资中筠’先生”。 即便是毛主席周总理的翻译,资中筠也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一件骄傲了不起的事。 退休之后也闲不下来,投入在翻译以及写书的工作中。 做事有原则,甘愿舟车劳顿坐十几个小时长途汽车去看望幼儿园孩子,也不愿接受官气太重的“站台”性质的名流邀请。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描述的就是资中筠“先生”。 接下来请看一看资中筠先生的传奇人生经历。 作 者:荟琳 图 片:视觉中国 来 源:人人公益 “您觉得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什么?” 她不假思索地答:“独立人格!” “人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事是什么?” 她答得言简意赅:“离开行政岗位,做学术研究。” 寥寥数语,却赢得满堂喝彩。当年她离开的行政部门,是中国外交部。 关于孩子的教育,她的语录字字铿锵,句句戳心,却又一针见血。 “同样智力的儿童,在中国的学制下‘学傻’了,创造力、想象力尚未发芽就被扼杀。” “把‘成功’和‘升官发财’等同起来,这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 “中国教育再不改革,人种都会退化。中国家长常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她,是“八十后愤老”,著名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曾任所长,资中筠“先生”。 一、当毛主席周总理的翻译,并没有多了不起 1930年,资中筠出生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著名的金融学家,曾经留学日美。如宋氏三姐妹,她们资家姐妹三人同样出色。 二妹资华筠是知名舞蹈家,《飞天》、《孔雀舞》等经典舞蹈在一代人心中烙下了唯美的印记,同时,她还成了中国舞蹈界获得艺术、学术双正高职称的专家第一人。 小妹资民筠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 而大姐资中筠最为优秀,身为精通英法文的翻译家和外交官,曾当过毛泽东、周恩来的翻译。但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人们只要把她当作一个独立的学者,就够了。 虽然家境显贵而优越,但他们却从不趋炎附势。母亲热心对待穷亲戚朋友,不喜欢结交达官贵人,这一切都在小小年纪的她的心里,潜移默化地扎下了根。 在她就读的中学里,官二代富二代、贫寒子弟同在一起上课,袁世凯的孙女和穿补丁衣服的孩子,在老师眼里都一样,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受到大家的尊敬。 对现在校园里盛行的趋炎附势、嫌贫爱富、欺软怕硬等风气,资中筠很是反感:“当时如果有学生表现出来这样的习性,是要被老师批评的,也为人所不齿。那时老师很敬业,从来没有人给老师送礼,我们想都没想过这样的事情。” 考上清华大学入读西洋文学专业,她的老师是钱钟书、杨绛、雷海宗、温德(美国老教授)。他们从不带教科书、讲义上课,张嘴就讲得头头是道,而讲台下的资中筠也听得津津有味。 毕业那年,她的论文指导老师,就是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而当时身为班长的资中筠,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时间投入社会活动,竟向班主任请愿取消毕业论文。 幸运的是,她成了“文革”结束前最后一届写毕业论文的大学生。 后来,精通英法文的她在政务院文教委员会从事外事工作。然而没过多久,就遇上了“三反五反”运动,父亲被打成里通外国的“大奸商”。 组织要求资中筠揭发自己的父亲,可她绞尽脑汁仍一句话都写不出来。无奈之下,她唯有和家人划清界限,基本不回家,亲情就这样渐渐淡漠了。 即使改革开放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但她和父母在思想上已难以有密切的的深度交流:“我们的关系再也没有回到当初,这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50年代末60年代初,资中筠和丈夫陈乐民因公派驻维也纳,听说国内闹大饥荒,他们毫不犹豫申请回国:“自己在国外养尊处优,吃那么好,心里非常不安,这是非常真诚的。” 然而“文革”期间,她全家都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本应在字母间遨游的翻译家,此刻却只能在河南农场里学习科学种田。 直到1972年,“把你的外交文捡起来!”随着周恩来总理的命令下达,精通外语、熟悉中美历史的资中筠被调回外交部下属的对外友协。尼克松及随后美国参众两院领导人访华,她全程负责接待工作。 基辛格多次访问中国,资中筠也都负责翻译接待。2011年,“基辛格先生访华40周年晚宴”在北京举办,多年后再次相见,觥筹交错间,他们亲切交谈。 风雨飘摇的时期过去了,外交事业正做得风生水起,资中筠却和丈夫双双离开外交部,放弃令人艳羡的外交官工作,转而到研究所投身学术研究。 在她眼里,最珍贵的并不是出席盛大外交场合的机会,而是拥有独立性,可以自由地读书翻译,追求真理,明辨是非。 二、我笔归我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离开了外交部,资中筠终于得以“我笔归我有”,埋首于从未见过的档案资料,在学术研究中“传递启蒙的光”。 申请调到国际问题研究所,资中筠去美国做研究,对方每个月资助一千美元。但她依旧省吃俭用,只给自己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回国后用剩下的美元买了一台复印机捐给研究所。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她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和博士生导师,出版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美台关系40年:1949-1989》(与何迪合编)等学术专著。 第一次写长篇论文,资中筠花了半年时间通读美国档案《美国对外关系文件》,把里头关于中国的电报,一页页手抄下来,写满了好几本笔记本。 她正是根据这些资料,撰写了论文《历史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台政策》,适逢中美关于售台武器《八一七公报》谈判,《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 之后五年里,资中筠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延展出专著《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 创办中华美国学会、担任《美国研究》杂志的主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她如饥似渴。 为考究某些问题,不断找资料、向相关专家请教,然后再将思考心得写成文章或著作,她一直竭力坚持着。 “我觉得现在学术界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求知欲。现在是课题先行,限期完成任务,然后分头写作,像工厂车间一样出活。” 她翻译《廊桥遗梦》,本想着玩票,翻译好之后没想着写真名,只在书稿上随意写了个名字。 没想到书一出版,就掀起了“满城争道”的热潮,可资中筠仍不愿承认自己是译者,并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 “因为它太热了,而我不愿以此出名。我做了那么多工作,哪本书都比这本重要。” 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一次“无心插柳”,而同时间出版的《战后美国外交史》,却是她和多名学者三四年来的心血之作。 但她在书店里找《外交史》的时候,店家却说:“这类书进得很少,售完即止。” 而书架和桌上最显著的位置,放着的是她在两个月的业余时间里翻译的《廊桥遗梦》。 退休之后的20年,她对民族的命运和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是她最有成就感的“黄金时期”。 笔耕不辍、后激勃发,她和丈夫携手编撰《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站在世纪之交,回顾世界百年来的曲折和缤纷。 在写《20世纪的美国》时,有一章涉及到公益基金会,资中筠跑到洛克菲勒基金会档案馆,收集了好几箱材料,发现内容太多,一个章节根本不够叙述。 后来利用到美国开会的机会,到福特基金会档案馆及其他基金会采访,最终写成了《散财之道》。 这本国内唯一系统讲述美国公益基金会的著作,在国内企业界和NGO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回首20年前写的这本书,对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她感到很可观。“我那个时候绝对不会想到,现在有那么多基金会成立,现在的企业CSR(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变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 但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不专业、企业家把做公益当作变相广告的心态,是公益发展的最大困难。 比如说企业家给母校捐赠巨额资金,资中筠则会劝他们:“你就别再捐钱给名牌大学了,他们不缺钱。” 中国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的,和美国的私立大学不同,要是发展某一个学科,可以指定把钱投入到某个项目中或资助某方面的贫困生。要是这一大笔钱被拿去盖大楼了,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二十多年间,这本书一直在不断修订补充。2014年,84岁高龄的她仍亲自到美国考察新公益的动向,增补了大量新的内容,汇集成这本书的第四版《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如今,每天花6个小时读书写作,间歇时弹几十分钟钢琴放松,成了她多年来的习惯。 “我不能不关心外面的事情,这是种本能,我看到很多问题,看不到解决的方案,一想到民族前途,我就忧心忡忡。”八十多岁高龄的她,精力大不如前,便要赶着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写出来。 公民社会、文化建设、知识界思想状态、追忆往事、读书随笔……我手写我心,资中筠展现的不仅仅是自己多年来的心路历程,更是近百年来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这些文章都是有所思而流诸笔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摆脱了命题作文之累。” 对于自由写作、专注思考的时光,资中筠尤为珍惜。 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邀请她回去,因为觉得形式官气太重,她婉拒了:当下的清华最以出大官自豪,聚天下之英才而摧毁之。 许多带有“站台”性质的名流邀请,她更是拒绝得干脆利落。但她甘愿舟车劳顿,坐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两个乡村幼儿园看望孩子们。 “人生不满百,常怀百岁忧”,这就是资中筠先生。就如作家毕飞宇所说:“先生思想是今天的,但她的风度和气质属于‘那个时代’,在今日中国几成绝版。”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8-10-1 21:47 1663 0 2018-10-1
此时此刻 鲍鹏山 | 这世界毁于好人的沉默 attach_img
“举凡弱者被欺凌的地方,必有沉默的大多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一 武大捉奸被踢伤后,潘金莲依旧和西门庆每日做一处。但他们也知道,武二总是要回来的。这让他们的好兴致骤然降温。好在,他们有王婆,王婆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让他们分两步走:第一步,把武大结果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第二步,等待夫孝满日,大官人娶了家去,做个长远夫妻,偕老同欢。 当天夜里,潘金莲就亲手用西门庆提供的砒霜毒死了武大。杀人不难,难在能不能做到干干净净、没有踪迹,这才是关键。 但是,要干干净净、没有踪迹地瞒住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早就四处透风了——紫石街谁不知这段轰轰烈烈的奸情?用《水浒传》里的话,是“街坊邻舍,都知得了”。 其实,王婆之聪明,不在于她有什么高招瞒住所有的人,而是她知道根本不用瞒住所有的人——因为,在没有人权保障的社会,人,在面对恶人恶行时,往往是沉默的。 所以,王婆的自信,不是来自对坏人能力的相信,而是来自对好人沉默的判断。只要确信好人在恶人恶行面前会沉默,那就可以无恶不作了。 二 我们往下看。 第二天一早,邻舍坊厢都来吊问。众邻舍明知道此人死得不明,不敢死问,只自人情劝道:“死是死了,活的自要过,娘子省烦恼。”潘金莲只得假意儿谢了。众人各自散了。 你看,“众邻舍明知道此人死得不明”,但是,他们怎么样呢?他们散了!连围观都没有!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如果没有武松,武大将冤沉大海! 当然,王婆还是担心一个人,那就是阳谷县殡葬协会的会长——团头何九叔。王婆对西门庆、潘金莲道:“只有一件事最要紧。地方上团头何九叔,他是个精细的人,只怕他看出破绽不肯殓。” 注意王婆的话,是怕他看出破绽吗?不是。邻舍坊厢都会看出破绽。要让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何九叔看不出破绽,是不可能的。 那王婆担心何九叔的是什么呢?是怕他“不肯殓”。因为,何九叔作为入殓师,干系在身,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不敢沉默。 但是,西门庆不担心。 三 何九叔来了,西门庆截住他,拉他到一个小酒店里,送给何九叔一锭十两银子。何九叔心中疑忌,但银子还是收了。何九叔并不贪财,他收西门庆的银子,是因为怕。一怕:西门庆是个刁徒;二怕:西门庆把持官府。 接下来,他现场确定武大定是中毒身死,他假装中了恶,昏迷不醒,被人用门板抬回家。声张起来,不敢,怕西门庆;不声张,又不敢,怕武二郎。 权力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区别是什么?权力社会里,一个人会怕另一个人。法治社会里,一个人不用怕另一个人。 何九叔明明知道武大是被毒死的,但是,他怕西门庆,选择了沉默。他之所以又保存武大的骨殖以作证据,不是因为良知,而是因为他也怕武松。又怕西门庆,又怕武二郎,何九叔是可怜的。在权力社会里,所有的人都是可怜的,都是满腹惧怕的何九叔。 因为怕,何九叔、武大的众邻舍们明知道武大死得不明,但谁都不愿意站出来揭开真相,还武大一个公道。大家都成了沉默的同谋。 这样的沉默,我们在林冲被迫害时看到过;在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欺凌时,看到过。在整个《水浒传》故事里,举凡弱者被欺凌的地方,必有沉默的大多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假如这个世界堕入黑暗,那么,吹灭最后一盏灯的,不是坏人的嚣张气焰,而是好人的忍气吞声。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8-8-18 15:36 1016 0 2018-8-18
此时此刻 郭于华 | 权力如何阉割我们的历史记忆 attach_img
郭于华,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2001年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0-200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人员;2000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民间文化与信仰等。著有《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在乡野中阅读生命》、《仪式与社会变迁》(主编)、《倾听底层》等作品。~ ♡ ~ ♡ ~ ♡ ~ 中国人是很骄傲于自己民族有久远的历史的,但是却又最拿历史不当回事,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人否认,说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候都说中国人民是既勤劳又勇敢、既聪明又智慧,难道独独我们就健忘吗?我们就是一个记性差、忘性大的民族吗?不是。我们健忘的原因是因为有人让我们健忘,我们记不住的原因是有人不让我们记住。 一、普通人在历史当中是没有声音的,是没有形象的 有这么几个事例,前几年官方媒体都有报道,当时我看到以后有非常大的震动,是一种很难以言表的心痛。 河北保定的一个农民叫李红旗,这个哥们儿喜欢收藏,还挣了点儿钱,没事到古董市场去转悠,在古董市场淘东西。有一次就淘到了五张烈士证书,是抗美援朝的烈士证书,在古董市场里,他就买下来了。他当时买的时候想的是这个东西有收藏价值,到时候能卖更多的钱。后来他看了以后心里不是滋味,他说这些人都是为国家牺牲的,怎么烈士证书没有送达他们的家庭,没有送达他们的亲属,却反而出现在旧货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卖?他经过一系列的思考以后就开始做一件事,自己往里搭钱,花了十年的时间,按照证书的姓名、大概的地点去寻找,寻找这些烈士的家人。 第二个例子,大家可能看过电影《集结号》。这个电影其实有一个原型。一位退休了的检察官,山西人,他在废品市场上发现了一个大本,里面有八十四份没有发出的阵亡通知书,是1949年解放太原牺牲战士通知书。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也是千辛万苦、散尽家财地去帮这些人送达通知书。 第三个例子,是湖北的,也是一个老警察,他的家乡那儿有一个墓地,里面埋葬着很多人,他也是用自己的钱财、自己的休息时间,帮他们去要“身份”。 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视角来看,可能这些人微不足道,因为死的人很多。可是从每一个家庭,从他们亲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这个家庭的唯一。那么我们就会问,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是这样?我们的媒体在报道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时——当然都是作为好人好事报道的,是不是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作为主体的人,不能仅仅作为数字存在,应该作为主体来存在,这是我们很核心的命题。其实当今社会很多人也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社会建设的问题、公民社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人当然也应该是社会当中的主体,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性的存在、一个工具性的存在。 作为后来者,我们需要了解和记住前人的经历,他们的功过,他们的是非,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我们需要知道这些,这实际上有着不言而喻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记忆实际上是思想的源泉,是理性的源泉,我们之所以要记忆,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记忆历史来明辨是非,我们需要以史为鉴。我们要知道、要了解历史,我们才能真正地明辨是非、以史为鉴,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没有记忆的话,就不会有记忆中的历史的比较,不会有记忆中的历史的分析、辨析和判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记忆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 记忆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忆和历史本身对权力是一种限制,对统治者有一种约束的作用。我们有时会谈论,说为什么今天很多历史研究方面书籍的出版会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甚至比一些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书遇到的阻力还大,很多历史题材的写作,去重新认识一段历史、重新去了解一段历史、去揭示历史逻辑的写作非常困难。我总是说历史具有一种力量,这是历史力量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这种制约,这让他们产生恐惧。 二、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 涂尔干说过这样一段话: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其实我们今天的人来认知历史,来写历史,也是这样,今天对历史有一个重新建构。历史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已经现成的东西在那里待着,等着我们大家去了解它、去熟悉它,历史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但是这个建构的过程是由权力来控制的。 我们说历史的重新建构依靠什么?依靠人们的记忆,但是记忆却是权力的产物,是治理的产物,决定什么被记录和什么被遗忘的是权力。就像奥威尔在《1984》当中说过的: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现在和未来。第二句话: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这样的一位作者,他在《1984》当中以一种近乎天才式的预言,描绘了这种集权主义所能够达到的,对于思想,对于心理,包括对于记忆的控制的极致。而对于记忆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权力技术之一,具体方式就是对社会记忆的消灭和对历史的篡改。奥威尔描述了在这样的国度中有一个部门就是专门来对历史记录进行有计划的销毁的,那就是真理部。历史记录被有计划地销毁,各种报刊被不断地修改、重写,这样的话使人产生执政者永远正确的印象。所以奥威尔说: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以权治者们所希望的样子存在。历史被修改了,而这种修改的痕迹又全被遮盖掉了,所以人们以为历史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样存在的。你可以知道权力和历史是这样的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三、宏大叙事的历史结构把记忆扭曲了 在历史和权力的关系下,其实我们不难理解遗忘怎么会发生。用大家常常说的话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今天要向前看,或者向钱看。实际上这是有意识地让人们遗忘。还有一个说法叫不争论,什么事都搁置,实际上就是不去讨论、不去思考,那么这个遗忘是必然发生的。搁在那里,没有人去想,没有人去思考,能不遗忘吗?还有一种说法——今天也有不少人研究知青的历史,研究知青的口述史,研究知青这样一代人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去劳动的经过;今天大家在探讨知青话题的时候经常会用这样的概念,一个叫青春无悔,一个叫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我听到这个“青春无悔”就来火。知道吗?那是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的生命啊。而且不止是一代人,他们的经历,对他们的后代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要只把眼睛放在成功人士身上,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很成功,比如成为领导人,当了大官,或者成为很成功的商人,成为很成功的学者,那是凤毛麟角。看看那一代人的苦难,有很多人的生命历程完全是混乱的:该读书的时候没有书读,到农村去了;该成家的时候赶快补读书、补文凭,或者说去工作;到了年富力强的年龄,四十多岁,正是成为家庭的栋梁,也应该是国家栋梁的时候,下岗了。整个生命历程都被打乱了,这样的一代人岂止是一句轻飘飘的“青春无悔”就可以概括的?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如果苦难不被记住,如果苦难不被讲述,如果苦难没有进入历史,完全消失掉了,怎么能成为人生的财富?所以对这样的一些说法都需要重新来理解,重新来反思。 这个当中也有一些扭曲的记忆,有些人说“文革”没有那么差,很多人也很开心,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有乐趣。实际上这要从更大的宏观的结构来看,很多记忆发生扭曲了。 四、制度如何影响个人生活和记忆 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怎样跟一个更宏大的历史结构发生关联,需要有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把它们进行贯穿。 文明本来是一个很宏大的东西,我们说某种文明是一个非常宏观的、一个结构性的东西,它怎样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发生关联?怎样把文明落实到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加以理解?可以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比如上一代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农村里每个人都要生活在一个人民公社当中,在农村你是一个人民公社的社员,在城市当中你是某个单位的成员。一方面有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这样的制约,另一方面有户籍制度的制约。户籍制度把人限定了,跟户籍制度相配套的有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的供给制度、各种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制度。要吃饭,得有粮票、米票、面票,没有这些票就买不到粮食。买豆腐得有票;买油得有票;布,甚至肥皂、火柴,这些东西都是按票来供应的。这样的一套制度当然跟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没有这些东西人是活不了的。你是人民群众当中的一员,不是阶级敌人,阶级敌人这方面就受到限制,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就必须在这样一个制度下生存,这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这种生活方式更高层面上是一种文明的方式,文明就是这样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既有宏观的制度层面的内容,同时也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我们要把文明落实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其实每个人所经历的这些东西,本身就跟宏大的社会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唯有把文明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那些看上去非常卑微的、琐碎的一些经历,那样一些记忆,才会成为非凡的记忆,可以成为宏大叙事的有机部分。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8-8-7 19:46 1274 0 2018-8-7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